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六十九节 调整第二季
    周学熙还是颇为吃惊的,补贴收音机那些小件,撑死了一台收音机也就是7、8两,但是一台车呢,可就是100两了,现在生产汽车的公司,主要就是斯柯达,或者叫做杨子汽车一家,东北张家的汽车厂,差的远呢,杨子汽车每年生产的小型车达30多万辆,东北汽车才能生产3万辆,还是卡车,小汽车几乎无人问津,全靠一些关系在卖。

    当然周学熙不认为杨潮是在给自己的汽车公司谋福利,毕竟主要还是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吗。

    但这样一来,财政支持又会增多,靠老百姓买债券,是不可能筹集到这么多资金的,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政府发行债券,大部分是央行买走了,换句话说,就是政府正在通过央行直接印钱。

    周学熙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以收音机等的情况看,补贴的话,汽车销量很可能会翻十倍,就算没有十倍,如果汽车产量到100万辆,每辆补贴100辆,总共就要补贴1亿两。”

    杨潮笑道:“是啊,这1亿两,可会带动2亿,甚至10亿的产出。钢铁厂、工人和消费者都会受益。而且可能带来另一个结果,那就是汽车工业的爆发。这几年中国就杨子汽车一家撑场面,上海、杭州其实都已经出现了汽车公司,大都是一些年产还不到千辆的小厂子,最大的业务都不是卖车,而是改装车。还不是他们发现没有市场吗,等他们看到扩大规模能够挣钱的时候,大汽车工厂就要遍地开花了。”

    上海等地出现的小汽车厂,主要就是从一些汽车修理厂发展来的,这些修理厂通过修理汽车慢慢积累了对汽车的经验,摸清了汽车所有的构造,研发可能还不行,但是仿造美国汽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他们生产汽车的愿望不够强烈,因为市场就那么大。

    而且这次跟上次的补贴兴致已经不一样了,上次是为了调控通胀,说白了,就是用收音机和菜刀的市场,争夺老百姓买肉的市场。

    这次的补贴,就完全是用来推动市场发展了,汽车将带动炼钢、橡胶、玻璃、电线电缆和包括机床制造在内的机器制造业等几十个行业,而且汽车工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就业行业,失去了纺织品就业的保障,汽车业的就业尤为重要。

    如果能在4年内,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300万辆以上,那么也就弥补了流失严重的纺织品就业了。

    当然,杨潮说了也不算,他只是制定政策,批准政策那是总统,甚至如此大项的资金支出,还需要国会的讨论投票。

    不过杨潮当了总理后,米青那边不可能掣肘,国会中一大半议员都出自富强党,没人敢不卖他这个理事长的面子。

    所以光是在效率一项上,杨潮就任总理后,就提高了不少。

    补贴收音机用了一年半,补贴汽车用两年时间应该够了,两年后则用房地产来推动,当然房地产杨潮不打算补贴,而是通过市场手段,他认为那时候市场基本上也就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了,应该足够有生命力了,他打算通过按揭贷款,让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变成房奴,有恒产者有恒心吗,有了房产,也就不会愿意接受别人把他的房子没收了,社会秩序会非常的稳定。

    汽车、房子,推动中国城市居民有房有车,足以制造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带动钢铁、电力等重工业超过美国不是问题。

    周学熙走后,杨潮召见了李富安,李富安是国家复兴发展公署的署长,所有的国家工程都是由他来负责的。

    包括渤海隧道工程,大运河治理工程,城市改造工程等等。

    渤海隧道等工程进展都很正常,但是大西南水电开发工程遇到了一些问题。

    杨潮访问美国结束之后,美国技术专家团队已经到了中国,他们效率很高,因为他们的技术人员主要是通用电气和西屋电气这两个公司的,大公司的组织能力往往比政府都要高效的多,在利益的驱动下,杨潮还在智利访问的时候,他们的团队就出发了。

    但是美国团队到来后,对原本的设计提出了大规模修改的意见,引起了中国技术人员,和法国技术人员的强烈不满。

    此前的大西南水电项目,法国人十分积极,因为这是巨大的利益,而他们恰恰在云贵川三省长期经营,甚至云南水电最早的开发建议,就是法国人提出来的,在美国人介入之前,杨潮已经允许法国人进入做前期测量和开发设计。

    原本的设计基本已经完成,可美国人到来之后,对中法工程师团队测量的数据进行了复核后认定,需要对设计进行重新更改。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