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小商河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鸽书越千里,陶书进万家。开战!
    杨再兴摇摇头,虽然他在岳家军中时就有所知晓,大宋一旦不能从大夏和金国买到马,便须以高价从大理、吐蕃买马,那边的番邦却不肯收银钱,与蒙古克烈部一样,也是只肯收茶、丝等物,但具体价格却是不知。

    “早年间大宋未败时,与各国交易,都以三十斤茶易一马,南渡后失却主要的买马榷场,夏国的马便入不得大宋,自靖康年后便只得向大理、吐蕃买马,初时还以茶八九十斤易一马。眼下已经增至二百斤茶易一马,此为大宋之隐忧。然北方却反之:茶贵马贱,是以罗将军才能以二十斤茶易如此好马,若是这等骏马到了江南,却不是四五百斤茶易一匹矣!”洪皓历数南北马匹交易的利敝所在,杨再兴听得心下大动。

    “先生说得的,如此这般,若我等以马匹南下换茶。再北上换马,岂不两处得利?”杨再兴问道。

    洪皓捋须大笑:“大人欺我,莫说抗金大计,只看这眼前军士,哪个肯让你将这等马匹送往江南?”

    杨再兴默然:虽然此中必有巨利,但眼下晋城军中实实缺一支强大地骑军,加上这两批共两千匹马,晋城中可用来训练骑军的战马已经达到近七千之数。但真要上得阵去,能够冲锋陷阵地却不足四千,这还不算逐渐的伤损淘汰,若要与大金国开战,大军能够一日数百里席卷河北。少不了两万匹好马,加上驮辎重的劣马,晋城若不足四万匹马,却哪里能够快速荡平河北地面?按眼下速度。每月增加近千匹马,也须两年以后才能够有所作为,若是再向江南输出马匹,必将大大影响晋城军建设!

    随后,三百余匹劣马驮上重重的铁鞍,再驮上茶叶,沿旧路返回大夏,再前往黑山威福军。与我彦在彼处交易。这等交易进行到第三遭时,一切已经纯熟,任得敬只是牢牢控制住自己应得的每月一万斤精铁,其余的事都任由杨再兴安排,毫不干涉,大夏本来也有禁令,不许往蒙古诸部输出铜铁,岂知杨再兴输往蒙古地精铁也藏在了马鞍中大摇大摆地通过大夏国境。三百匹马。每匹马背上藏了三十余斤精铁。每月也是万斤之数,恰解了克烈部地燃眉之急。

    三月间。汪古部内地族人有悄悄往克烈部报讯,虽说整个汪古部都在完颜亮辖制下,但要与塔塔尔人联手进攻蒙古诸部,特别是其中最为重要地克烈部,便是汪古部的族人也有看不过去的。据这些报讯的族人讲,塔塔尔人已经通过金人得到大量铁器,冬天里都没歇息,一直忙于打造兵甲,若非听说克烈部有汉人骑军隐藏在内,只怕已经攻了过来。但四月里塔塔尔人就一定会通过汪古部的草原,踏上克烈部的地面。

    不亦鲁黑汗自然不会畏惧,一边着古儿汗全程陪同罗彦,打造各式趁手的马上长兵器,以取代此前那些实在不堪应用地弯刀,另一面却大派信使,到草原上的各部报讯,要求蒙古各部施以援手。罗彦得杨再兴书函,晓得关窍所在,一则要让克烈部尽呆能的与金人冲突起来,消耗金人的注意力与兵力,二是要与蒙古人中最有希望成为最大部族的克烈部建立深厚地盟友关系,为将来的对金作战去掉一个可能的敌人。

    还有一个杨再兴不能宣之于口,也不敢留下笔录的原因:数十年之后,蒙古精骑甲于天下,当初金人南渡地那一幕还会重演,若是让蒙古人与金人、夏人多消耗一些,或者可以消弥这场宿命之战也说不定。当然了,打铁还须锤头硬,若是没有一个强大的汉人国,北方游牧部族迟早会兴盛而南下,这却不是人力可以抗拒的。

    “若天可怜见,让咱老杨能够在闭眼之前,在河北地面上建设一个强大的汉人版图,也许将真正的改写历史吧!”杨再兴在晋城仰天长叹,仿佛听得到在大草原上,罗彦率众建造土房,再大造兵甲,远隔千万里传来的打铁声。

    此时晋城中也有打铁声,却是郭铁匠率众弟子,在制造“晋城炮”之余,为洪皓制造印书所需要的各式金属活字,木版、胶泥版的活字已经做好了,洪皓一一试过,木活字最大地问题就是遇水则变形,加上用来雕刻的木块材质不一,甚至木料就不相同,一粘墨之后,便有些高下不平。胶泥字则易碎易粘连,装取皆不便利。最为好用的倒是一副陶活字,居然能够印出数千册书而不致出现大的损坏。

    有了这些实验,洪皓自然全心投入,并已经印制出了一些书籍,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大夏和上京客商,虽然雕工谈不上精美,却在有价格优势,遂有江南客商也开始向江南各分号下订,要求购买这种能够以二三十文出售的“盗版”书籍,临安陈氏虽然也听说了些风声,陈云亮看了几本晋城分号的新书,不由得嗤之以鼻:“这等样书,还能读么?纸质且不论,单就这雕工,当真见不得人!河北汉子,诗书都未读得几本,却就开始学人印书,也不晓得哪里聘的匠人,杨再兴此番花得冤枉钱了!”

    但晋城中虽然读书地人不多,江南至河北买书地人却越来越多,当初一直在买临安陈氏书籍的那些江南士子,初时仍坚守立场:“读书乃是雅事,此等书粗制滥造,若置于书案上,岂不掉价?”是以宁付高价也不肯去买这商号中地廉价书。但总归有些士子家中却不甚宽裕,闻说能够以不到市价三成的价格买到内容完整,只是雕工稍差的典籍,却不能顾面子,只能顾肚子了,还有许多家境贫寒的宋民,此前从来不敢提让子女读书之事,眼下见书价居然陡降,哪里还管什么风雅不风雅的,也掏出为数不多的铜子来,为孩子买了夫子诗书,开始做起送子求学梦来。洪皓见晋城用陶活字试印的书籍居然供不应求,也是心怀大慰,便是加班加点,也在所不辞,只是家中美婢照料得少了些儿。

    杨再兴原本期待洪皓早早发明出铅活字来,眼下却见洪皓满足于陶活字,连诸般金属活字的研发也停了下来,大惑不解,但自家却没有这等精力去参与活字研发,只得作罢。泽、潞二州春耕开始之后,北方传来消息:塔塔尔人进军克烈部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