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393章小说家
    等到齐国曲辕犁和水车普及,道路建好之后,国力上升一个层次都没有问题。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贵,不过可以理解,毕竟赵国要赚钱嘛!

    能够将这种国之重器卖给齐国,齐太后对赵国的警惕下降了三分,好感度提升不少,再加上收了赵国不少钱的后胜在旁边不停地说好话,齐太后也没有多加思考,就将秦国派来邀请齐国抗衡赵国的使者给赶了出去。

    和秦国一样,赵国在外交方面没少砸钱,不管对方是忠臣还是奸臣,砸钱总没错,反正灭了对方之后,钱又回来了。

    若是不能灭掉对方……那现在留钱也没用,就是帮敌人存钱。

    而且赵国现在比秦国有钱,花起钱来也痛快,金银财宝不停地送,原本倒向秦国的各国大臣在金钱的推动下,已经逐渐倒向赵国。

    赵国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只要各国不对赵国出手,给赵国留出足够的发展时间就行了。

    “那就好。”赵括点了点头,看了一晚天空,“天色已晚,若是没有其他事,两位就留在宫中吃完饭再回去吧。”

    “那就多谢大王了。”虞信和触龙都没有拒绝,宫中的大厨做出来的饭菜是公认的好吃,他们吃到的次数也不多,有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几人迈步朝宫中走去,虞信和触龙虽然是乘车过

    来的,但是赵括没有坐车,他们也只能在后面跟着。

    暮色降临,路上依然还有不少行人,两侧的酒楼上通火灯明。邯郸宵禁的时间经过几次延后,现在到亥时,也就是晚上九点才会宵禁。

    如果不是还是战争年代,赵括甚至想取消宵禁,夜生活才能真正带动大家消费好吧。

    赵括刚走了几步,突然停了下来,惊讶的看着前面不远处的一个酒楼。

    该说大家富裕了之后,自然会追求精神文明,酒楼中竟然出现了家在说书。

    家源于稗官,最早可以追朔到周朝采诗官,周朝安排他们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然后根据反馈来实施相应的政策。

    后来周王朝名存实亡,采诗官也就逐渐消失了,而家一应而生,他们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为主,代表平民社会的四方风俗。

    在诸子百家中,家虽然自成一派,但是实力弱小,并不入流,不为世人所重,后来也就逐渐消失了。

    周野也是走投无路了,恰好酒楼掌柜的邀请他,他才答应。不过效果却出奇的好,虽然说得都是从其他地方听来的街谈巷趣,但是大家听得都非常开心。

    这年头晚上没啥娱乐活动,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造小孩,大家晚上闲着没事干就只能拼命造小孩,身体早就吃不消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新的娱乐项目,怎么能放过,而且不少人一辈子都没出过邯郸,这些事周野觉得无趣,但是在他们看来都是非常新鲜有趣的。

    再加上赵人好酒,听书的时候必然要点一壶酒,俩小菜,连带着酒楼的生意也是爆火,即便是晚上依然座无虚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