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354章富贵要还乡
    他的母亲和父亲,虽然这些年一直与刘俭互通书信,且在书信之中,一直都说让他不要惦念,但是身为人父的刘俭,自然明白父母对于儿女那种迫切的思念之情。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嘴上不说,但刘俭知道,刘周和胡氏对他一定是迫切的想念着,思念着……

    而且不光是刘周和胡氏,他的从母,刘备之母现在也在等着儿子回去看看。

    按道理来说,历史上的刘备之母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去世了,但因为自己的嘱托,刘周对待玄德母亲非常好,再加上这个时期的刘备非常争气,如今已经名震天下,同比历史上实在强出太多。

    或许是因为儿子太出息了,再加上涿郡刘氏家族如今已经隐隐成为幽州大族,身为牧使母亲的刘备母亲,在家乡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当地从太守到各级官吏,对这个老太太都分外照顾,走到哪别人都是客客气气的。

    心情愉悦了,这寿命自然也就长了。

    平日里吃的喝的用的,也都开始高档货了,身体素质更强了。

    原先的破房子也不住了,换成了高门大宅,仆役婢女啥都不缺,妥妥的富婆阶级了。

    刘俭前一段时间,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让他将青州诸事暂时交付于程普,高顺等人,速速回邺城一趟,与自己同返涿郡。

    临夏之际,刘备终于赶回了邺城。

    兄弟二人相见,并没有先着急叙旧情,而是依照官场规矩,刘俭先听刘备将青州的情况做出汇报。

    青州的海盐业,印书业,桑蚕也,锦缎业从今年开始,终于开始厚积薄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继千字文之后,大批量的纸质经文开始在青州刊印,并向着中原各郡发行,固然因为技术问题,成本较高,但发行的售价也是极高的。

    而且现在的纸质经文并不愁卖,因为寒门之人为了能够取得他们梦寐以求的晋升之路,不论经文卖的再贵,他们也是争相抢购,在所不惜。

    这是跨越阶级的最好方式了。

    更可怕的,是刘俭说服了郑玄和卢植,将他们门下的经学用以刊印传世。

    此举代表什么?

    此举代表了,如今本就在民间广受士人推崇的古文经以及融合了今文和古文之所长的郑学学说,将要靠着纸质印刷而大兴于世!远远的超过独霸朝堂百年的今文阀阅之势。

    郑学和古文经大兴于世会造成什么结果?

    庞大的人群效应会摧毁垄断了学术晋升之路的阀阅之门的根基。

    这是怼到天下阀阅之门的根上去了……命根子!

    有见于此,那对于天下最顶尖的阀阅之门,他们要如何应付这个恐怖的局面?

    眼下看,只有两条路可行!

    一是政治操纵!

    利用朝廷的政令,立刻下令禁止纸质书刊印,将纸质印刷列为禁术,以人力延迟学术爆发式的传播!

    就犹如那个大辫子王朝为了私利,而做的恶心事一样。

    若是再往前推个几十年,阀阅之门或许用能够在朝堂之中运作此事,为了私人利益阻止时代的发展。

    但是现在,以政令来禁怕是行不通了。

    他们也不看看,现在坐在朝堂上的那个大哥是谁!

    相国董卓!

    董老大会惯着你们吗?

    啊呸!

    如果董老大不肯,以政令的方式无法禁止,那对于眼下的阀阅之门来说,难道他们就要眼睁睁的看着古文经学派骑在他们头上拉屎拉尿不成?

    坐镇朝廷的今文系阀阅之门,自然是不会允许这件事发生的!

    这是他们用百年时间堆积起来的坚实壁垒,他们决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如果古文经学派真的凭借印刷术在大汉朝成了大事,那今文学派所剩下的路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也与古文经学派一样,将他们垄断的典籍拿出来进行刊印。

    虽然典籍解释权依旧在他们的手里,但毫无疑问,这种行为也会使他们的根基逐渐被挖掘。

    当一部经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的时候,这个经学的解释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怎么可能还会完全落在原本的阀阅之门手中?

    所以,对于如今朝堂与民间这些凭借今文经解释权而垄断了晋升途径的阀阅之门而言,每一条路几乎都是已经是死路了。

    但是他们别无选择。

    远的不想,只能想近的。

    为了维持目前的利益,他们只能饮鸩止渴。

    参与印刷。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