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五百八十六章 东南人杰
    下邳,东城县,鲁氏故里中。

    一位身材高大,器宇轩昂的年轻男子正在指挥家奴们收拾行囊辎重,这位男子便是东城鲁氏之中的鲁肃,字子敬,现年二十二岁。

    去年,他的父亲刚刚去世,如今守孝期刚满。

    在鲁肃收拾行装的时候,一位妇人正在鲁肃房中,她有些犹疑地问道,“子敬,你真要因为一封信而举家北上去往东海?”

    妇人正是鲁肃之母。

    鲁肃闻言停下手中动作,对母亲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母亲,请相信孩儿。”

    鲁母虽然相信他的儿子,但终归还是眷恋故土的。

    她问道:“就单单因为那封信吗?”

    鲁母口中的那封信,是不久前由一名自称河北校事府的校士亲自送来的。

    那封信上只有短短数句话:

    “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犹宜今日。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吾辈纳奇录异,亲贤贵士,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备薄酒金樽,以待君北上也。”

    而信上并无落款。

    想起信中的内容,鲁肃感慨叹道:“单单仅是一封信,自然不能使吾于此。”

    “实是那信中内容,还有那送信之人,还有徐州今来发生的事情,让孩儿不由想起一人。”

    “普天之下,能行此异事者,恐只有一人也!”

    说到这的时候,鲁肃似乎有些激动。

    “母亲,纵观天下,何人可位列英雄之巅?”

    鲁母叹道:“我一介妇人,哪里知晓这个?”

    鲁肃言道:“在孩儿看来,抚远大将军克平北境,声威大振,爱民如子,行事如风雷,观其所为,确为明主,如今,有如此明主近在咫尺,我知之而不投,岂不惜哉?”

    按照鲁肃的意思来说,他之所以要往北,乃是因为有明主莅临。

    对于这点,鲁母倒是很信服鲁肃的看法。

    当初袁术占据寿春,鲁肃之父曾与未及冠的鲁肃论及袁术,欲举族往寿春投袁,但鲁肃却告知其父:

    “袁公路骄横无纲纪,非治乱之主,徒凭袁氏四世三公之名惩威而已,虽称霸一方,然必不久矣。”

    当时的袁术也算是兵多将广,与袁绍几乎持平。

    谁能想到,鲁肃竟然会有这样的眼光?

    鲁肃之父对他的话本是将信将疑。

    但后来事实证明,袁术败亡之快果真如鲁肃预料一般,真的就是其亡也忽,使人唏嘘。

    昔日的扬州之主,如今已是成了他人麾下之臣。

    从这件事以后,鲁父鲁母深深的相信了自己的儿子绝对是个高瞻远瞩的人。

    只是,鲁母对于另一点还有所迟疑。

    “吾儿,母亲信你的眼光,尽管如此,伱也无需如此急切,亦无须举家北上东海啊。”

    也难怪,校士来信不过三日,鲁肃收到信后到做出决定几乎就是两三日的事情。

    而且,他做出的还是举家北迁的决定。

    这个时代,离乡千里投奔之人本就不多,更别说鲁肃这种欲举族弃业的了。

    因为这意味这一点,将整家族的未来都押在了这位明主身上。

    鲁肃长叹口气,道:“母亲,孩儿之所以如此,一则乃是为了投奔英雄明主,做一番大事,二则也是为了避免族祸!”

    “族祸?”

    “母亲,我们不能继续待了,在这么待下去,怕是早晚会被曹军强逼着搬去江东,到时候,咱们鲁家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当此危急之时,必须速行!”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