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六百五十九章 刘丞相
    刘俭的意思是,现在的关中民生凋零,百姓们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如今朝廷拥立新帝,丞相也刚刚上位,通过一系列的粮食分发和安抚政策,使地方的百姓的生活稍稍安定了下来,但是接下来很多事情还是需要用到钱。

    在这种时刻,若是把大量的金钱用在给自己修建宅邸上,刘俭自己心中过意不去,关中的百姓们也不会原谅他的。

    长安城中本来就有一些旧的府邸,这些府邸的主人要么被处死,要们奔逃,所以自己只需要在这些宅邸中选出没有归属的作为自己的丞相府就足够了。

    刘俭捡了一座二手的丞相府,这在很多官员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堂堂一国丞相,居然不去修建自己的府邸,而是用二手的……这传出去多让天下人笑话呀。

    但是,刘俭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可笑的事情,相反,他还命令校事府将这件事广泛的传播于辖境之内,让所有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

    而事情也正如刘俭所预料的那样,新丞相一上来之后就致力于改善民生,将所有的钱和粮食都用在了政策以及百姓的身上,却不在自己身上花多少钱,甚至还要用长安城中废弃的二手府邸作为相府,这件事得到了关中各郡国的百姓们一致称赞。

    所有人都觉得刘俭是一个为了百姓全身心着想的人,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一个无私的人,这样的丞相是值得拥戴的。

    所有的百姓都以大汉朝能够有这样的丞相为荣。

    而新成立的丞相府也并没有多么奢华,刘俭将丞相府内所有的装潢简简单单的重新布置了一下,最后就在这里摆下宴席,宴请一众刘氏宗亲。

    宴席的规格也不是很高,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菜肴,并不是铺张浪费。

    大汉朝的奢靡之风,刘俭决定好好的改一改。

    宴席的流水席案从正厅中摆到了院外,毕竟刘氏宗亲和诸侯王们此刻在京城中的人实在太多了,将他们全都找来,光是相府的厅堂之内肯定是坐不下的。

    刘俭今天很高兴,他端着酒爵与诸位刘氏宗亲们推杯还盏,接受着他们对自己的祝贺,不过刘俭也尽量控制自己的酒量,毕竟每一个人都敬他的话,他也实在是喝不了那么多。

    也就是说让诸侯王们每十个人向他敬一爵酒,他回一爵,这样一来,他能够多少维持住自己不醉的状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俭突然将话题引到了正题上。

    “今番我等进京辅政,化解了朝堂危机,诸位觉得,大汉朝之所以经历了这么大的变故,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这话一问出来,在场的刘氏宗亲们和诸侯王都愣住了,怎么好端端的突然问起这么一句话?

    大部分的诸侯王都不明就里,但是真正清醒的人也并不是没有。

    类似于刘虞、刘繇、赵王刘豫这样的人物,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刘俭今日找他们,必然是有要事商议的。

    河间王道:“回丞相的话,依照寡人看来,大汉朝之所以这些年来屡经动荡,还是因为大汉朝没有得到一位英明的皇帝!”

    “先帝虽然有宏图大志,但是能力实在有限,而弘农王更是一个轻佻无礼仪的小子,在治国理政方面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在没有一位明君的治理下,大汉朝又怎么能够好的起来呢?”

    “现在的大汉潮,有大将军能够辅佐朝政,虽然当今天子也未必会是英明之主,但是有大将军在旁边指点辅佐,寡人相信大汉朝的江山一定会比原先更加稳固,也一定会焕然一新,诸位觉得寡人说的可对吗?”

    河间王这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是也不乏拍马屁的嫌疑,众人纷纷点头,表示他这话说的很是正确。

    待众人的话音落下,刘俭方才开口道:“河间王之言,只是其一,却未明其二。”

    “近年来大汉颇不稳固,一是没有明君治国,二是没有良臣辅佐,这第三正是因为我们这些汉室宗亲彼此间不团结,故而才让外人钻了空子。”

    “自我大汉建国,皇权几乎无法渗透于县以下,当然,这也是因为地方政治和风气所致,但主因还是因为地方豪右之势过甚,而历代天子也是一直受制于权臣外戚,有什么雷霆手段,有什么机谋才智,都施展不出来。”

    “就如我这次在朝堂上刚刚确立的新政,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将大汉朝治理的更好,但是只靠我一个人又有什么用呢?”

    “朝廷那些官员恐惧于我的实力,不敢在明面上与我对抗,但是他们的家族在地方又会不会阳奉阴违呢?说实话,我真的不敢想象。”

    “刘某人再是厉害,就是长了三头六臂,只怕也不能顾及到每一个郡,每一个乡,朝廷可以出政令,但是在地方落实到何种程度,却不得而知,没有人能够帮我,如此,只怕我这个丞相也未必能当的很随顺。”

    刘俭这话说出来,在场的聪明人还是很多的,他们自然能够明白刘俭的用意。

    刘虞站起身来,对着刘俭拱了拱手,道:“丞相的意思是想让我们刘氏中心在地方辅佐朝廷,监管地方的新政落实情况,随时向朝堂汇报,同时,朝廷方面若是对地方有什么特定的政令,我们这些刘氏宗亲在地方也要配合朝廷,使朝廷的政令能够上下通彻。”

    刘俭站起身来,向着刘虞长长的施了一礼。

    “伯安公此言甚是,朝廷的新政到底是不是为了大汉朝天下,又或是为了我一己之私?想必在场的每一位心中都有数,我刘俭为的是刘氏的江山,现在的刘氏江山已经是千疮百孔,根本不堪一击,只有改革才能让国家富强,才能让我们的江山更加稳固,在场每一位都是刘氏宗亲,若是我们刘氏江山倒了,你们这些宗亲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现在新政刚刚开始,我不指望别人能够在地方帮我,但是如果我们刘家自己人都不能在地方相助于我的话,这新政只怕实施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

    刘俭说罢,来回扫视着一众人道:“诸公之意如何?”

    刘氏宗亲们纷纷起身应道。

    “喏。”

    刘俭端着酒爵,漫步在场中一边走,一边说道: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其实与地方豪右望族交情深厚,这么多年来,彼此利益纠葛,很多豪右之家的利益之中也掺杂着我们刘氏宗亲的利益,这些我都清楚,都明白。”

    “可我要告诉伱们,特别是诸位诸侯王,利益再多,那都不过是暂时的,一旦没有了刘氏江山这面最大的后盾,你们在那些望族和地方豪右的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到时候,你们恐怕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了。”

    “我不反对诸公在地方扩充自己的利益,不过却也要分分时候,分分情况。”

    “现在,是大汉朝江山生死存亡之时,你们若是分不清主次的话,最终会灭亡的,只怕不会是大汉江山,更有可能是你们自己的!”

    “刘某人一向是以仁义待人,你们今日对我的恩,我来日都会十倍百倍的返还给你们。”

    “这一点,我希望你们牢记!”

    这番话一说完,在场的刘氏宗亲尽皆动容。

    这话,切切实实的说到了要害之处。

    就见所有人都朗声道:“喏!”

    眼见诸宗亲都如此表态,刘俭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在这个时候,却听刘繇突然问了一句关键的话。

    “丞相,凉州那边,董卓应如何处置?”

    道个歉,昨天的章节之中,关于太原王氏的情节出现了BUG,这是我的疏忽,多谢细心的书友看到,这个确实是我的问题,特此致歉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