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 第六十九章 天地三结义
    「这是要斩却「三尸」的征兆吗?」

    从洪荒至今,但凡成圣者无非就三种法门。

    第一种,功德成圣,如女娲娘娘,本身就是妖族大能,后来先有补天之功,后有造人之德。

    在鸿钧道祖的一众弟子中,她排名最末,战力也是最末,却是鸿钧之后第二个成圣的。

    第二种,就是最普遍的斩「三尸」成圣,比如三清和西方二圣接引、准提。

    第三种,一直存在于传说中,却未有一人达成。

    就是「以力证道」,指伟力归于自身,以己身强势镇压诸天万道,强行成圣。

    通俗点儿讲,就是战斗力强悍到了极致,你不给我成

    圣,我就打到你让我成圣为止。

    当年的十二祖巫不修元神,想走的就是这条路子,可惜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成。

    当然,七大圣人之首的鸿钧道祖,他是参透了盘古大神留下的「造化玉蝶」,得以成圣,并成为诸圣之长。

    亿万年了,镇元子也是已经斩去「二尸」的大能,像他这样的人虽说不多,可也总有那么几个存在。

    如今,「人参果」树死而复生,他也迎来了斩却「三尸」的契机,如此大利好,自然值得他将一个大大的承诺许出去。

    观音菩萨乃心静如水之人,听到镇元子这句承诺,愣是一阵激动。

    要知道,许诺的可是镇元子啊,从洪荒走来的大能,三界中圣人不临,那就是最顶尖的存在。

    有他一诺,简直就算是给观音菩萨多了一道护身符。

    在这个世界的诺言,可不是轻许的,尤其是他们这些修行中人,每一句诺言都会烙印在天道之上。

    「那贫僧就愧领大仙的厚赐了——」

    如此,观音菩萨也不再心疼她那小半瓶「三光神水」了。

    「诸位,贫道曾有言在先,如果孙悟空能够请人医活我这「人参果」树,贫道愿与他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如今「人参果」树已活,贫道自然不能失信,这就排摆香案,也好让诸位一同做个见证。」

    「另外,借着今日这个机会,贫道在此开一个小小的「人参果」会,还望诸位赏光。」

    好嘛,这镇元子一高兴,又让清风、明月前去摘「人参果」。

    唐僧师徒五人——小白龙这种时刻,是不会变成白龙马的——再加上观音菩萨,李治和镇元子,足足打了八枚「人参果」。

    李治还真没吃过,上一个分给了墨文和纯武,他自己也不过闻了两鼻子而已,这次总算是尝了个先。

    场中众人,孙悟空、小白龙和唐僧,居然当场突破。

    唐僧实力低微,仅仅「金丹」境界,再吃一枚「人参果」,突破到「化神」中期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观音菩萨见此,也很是无奈,这样的情景跟她设想中完全不一样。

    可是,事已至此,她也无计可施,总不能再硬生生废了唐僧的修为吧?

    反而当着众人的面,将佛门的「六字箴言」传给了唐僧。

    唐僧和李治见了,也不敢多说,其实唐僧暗中早就学会了「六字箴言」,如此一来,也算是落得个名正言顺。

    孙悟空回归了太乙境,达到太乙玄仙中期,而他最巅峰的时期,却是太乙金仙初期,完全恢复、尚待时日。

    小白龙就幸运了,在另一个时空里,他只能凭借一路驮僧之功,最终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时,才突破到了金仙。

    而在这里,连续两个「人参果」吃下去,再加上他所修炼的「九转神龙诀」,瞬间就突破了「金仙」。

    好在有了李治的前车之鉴,小白龙不敢怠慢,在「金仙」雷劫来临之前,赶忙向万寿山深处行去,他要找一处恰当的所在渡他的「金仙」劫。

    顷刻间,香案已经摆下,正中央依然摆放着「天地」二字。

    「镇元老兄,没想到不打不相识,俺老孙竟然有幸与您结为兄弟。」

    谁说猴子不识好歹了?

    虽然他心里也明白,与镇元子的结拜,可能更偏向于形式化一些,未必真的就有多深厚的兄弟之情。

    但是,结拜就是结拜,更何况上有天道为证,一旁还有观音这尊菩萨在场。

    「且慢——」

    一起准备停当,正当孙悟空纳头参拜之时,突然听到了镇元子的

    喝声。

    「镇元老兄,你难道想……」

    孙悟空有些不解,连一旁的观音和唐僧都眉头一皱。

    「哈哈,悟空贤弟莫要多想。贫道只是觉得,咱们之前的「约赌」,是因九郎而起,如今你我在此结拜,岂能让他置身事外?」

    镇元子笑呵呵道,眼神中分明透露着一丝耐人寻味的光芒。

    「阿弥陀佛,大仙的意思是?……」

    观音菩萨来到之后,自然也看到了李治。

    可是从内心来讲,她不愿意看到此人,尤其是不愿意看到此人出现在取经的队伍里。

    就因为此人的存在,让她觉得自己对取经团队,对整个西游的掌控越来越低了。

    更是因为前些日子,李治在「五庄观」渡的「天仙」劫,居然还是「九九雷劫」中的「紫霄神雷」,而且最终竟安然渡过了。

    这就更让观音菩萨上心了,甚至隐隐约约对李治有了一丝忌惮,看来,那件事情要加快进程了。

    镇元子同孙悟空结拜,观音菩萨自是乐见其成。

    好歹孙悟空现在是她佛门的人,二人结拜之后,至少在面子上「五庄观」一脉也算是亲佛一派。

    可是,在二人即将结拜之时,镇元子居然好死不死地提到了李治,他这是要闹哪样?

    「贫道没其他的意思,只是觉得与九郎甚是有缘,不知贫道可请得动李九郎一同结拜?悟空贤弟你说呢?」

    这还没结拜呢,镇元子就一口一个「悟空贤弟」地叫上了。

    孙悟空能说个啥,他巴不得把李治一块儿带上呢。

    「嘿嘿,小弟能有什么主意,一切任凭镇元老兄做主就好。小师弟,快过来——」

    说是没意见,恨不得直接下去抓李治上来。

    李治却被镇元子这一番操作给整糊涂了。

    过去这几天,算是李治修行以来最充实的几天,在镇元子这尊大能面前,李治就像是一个饥渴的饿汉一般,不停地吸纳着自身需要的一切。

    以前的修行,大多是自己在摸索,无论是「沧溟诀」、「破妄金瞳」、「化虹之术」或者「太阳真火」。

    这几日来,镇元子也没传他什么神通,只是将修行各阶段的注意事项,洪荒以来出现过哪些大能,以及李治本身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

    一下子,李治仿佛从一个初入门墙之人,变成了高高在上者,不是因为他的修为,而是因为他的眼界。

    甚至于,镇元子对他所修炼「沧溟诀」的出处,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虽然只是猜想,李治却无力反驳。

    难道真的是那位对自己的厚爱吗?

    现在,居然又当众邀请他上台,一起进行结拜?

    「九郎,莫非你嫌弃贫道年龄大了点儿?」

    见李治久久不肯上来,镇元子再次开口道,惹得周围众人个个白眼。

    还有比这更蹩脚的理由吗?

    修行之人,还会讲究什么年龄?

    再说了,您老那是大了一点儿吗?

    亿万年啊!

    「小子何德何能,岂敢……」

    「贫道就问你愿不愿意?」

    镇元子毫无大能风范,粗暴地打断了李治的话。

    「这个……好吧,恭敬不如从命,既然前辈不嫌小子粗鄙,那小子就斗胆僭越了——」

    或许是看到了一旁观音菩萨复杂的眼神,才让李治最终下定了决心。

    「哈哈哈,小师弟,还不快来。这以后我可要改口叫你「三弟」了。」

    这三人结拜,自然是镇元子行一,

    孙悟空排二,李治打末。

    跟镇元子结拜是另一种心情,跟李治那就是实打实的兄弟之情,孙悟空喜不自胜。

    就这样,三人祷告了天地,又在天道面前立下誓言,约定从此为兄弟,福祸不相负。

    再难舍的相聚,也终究会有散场的时候,取经队伍还是离开了万寿山,再次踏上西去的征途。

    依然是孙悟空前边开路,沙和尚殿后,猪八戒和李治将唐僧护在中间,白龙马则驮着行李。

    说来也奇怪,取经队伍都吃了两颗「人参果」,唐僧晋升的最快,小白龙也渡过了「金仙」劫,常规的「六九雷劫」,直接「金仙」中期。

    孙悟空恢复到了「太乙玄仙」中期,猪八戒即便懈怠,也已经「金仙」大圆满了,唯独沙和尚没见到任何变化,依然是他的「金仙」中期。

    众人虽然奇怪,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还一如既往地向西走着。

    常言道,唐僧一路西行,不是在大山中行走,就是在通往下一座大山的路上。

    这一日,面前又出现一座大山。

    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

    「三弟,这山中有一妖魔,你来玩玩,还是我来玩?」

    孙悟空冷不丁一句话,差点没把李治吓一个跟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