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 第二百零六章 施法太极图
    太上忘情,不是无情,而是殚精竭虑,欲忘不能。

    三清圣人之中,如今与三界联系最为紧密的,恐怕就要数太上圣人了。

    不仅将善尸常年留在天庭坐镇,太上老君更是幻化出分身老子,创立道教,教化万民。

    回首再看当年叱咤洪荒的东方三教,人教本就人才不济,截教更是名存实亡,阐教同样分崩离析。

    反倒是老子创立的道教,成为亿万人族首推的信仰,更是成为当初东方三教保留下来这些势力,在如今的三界共同的称谓。

    若论洪荒之中,何人最擅长推演之术,非眼前这位太上老君莫属,甚至就连圣人都有所不及,而远在「火云洞」之中的天皇伏羲,同样也要逊色几分。

    太上老君表现出来的「过分」谦和,让一旁的猪八戒很是不解,只是他也不好当场提出疑问,只能是矗立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这二人。

    「老君客气了,小子当初年轻气盛,同镇元老兄结拜也是一时孟浪之举,如今想来却是有些汗颜了。」

    李治不明白这方大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可不会认为太上老君这样的人物,还需要来讨好他这个大唐之主。

    「小友虽然初次到老夫这‘兜率宫来,事实上,你我之间的缘分早就注定了。」

    「先不说你李唐自认乃是老夫的化身李耳之后,难道当年洛水河畔‘碧落居内,七日传经之事,小友也忘记了吗?」

    洛水河畔,碧落居?

    随着太上老君此问,李治记忆的闸门打开,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冰天雪地,时近黄昏;洛水河畔,碧落居中。

    不速之客,盘龙扁拐;鼻有双骨,耳有六洞。

    食若饕餮,烧酒且斟;传经七日,元婴阴阳。

    「原来那位就是道门始尊?小子当年肉眼凡胎,不识真圣,却空得七日之惠,实在汗颜啊——」

    话都说的这么透了,李治自然也不能再装聋卖哑下去,冲着太上老君深深施了一礼。

    虽然给自己传经的是老子李耳,而眼前之人乃是太上老君,可是,谁又能真正去细分这些呢?

    说起来,太清圣人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他身为高高在上的圣人,自然就有三具分身,分别是善尸、恶尸和执念。

    只是通常被人们所熟识的就是他的善尸,也就是眼前这位太上老君,甚至很多时候,太上老君就代表着太清圣人。

    而太上老君又秉承了太清圣人的「癖好」,更是化身无数,据说那位老子也不

    过是他的第十八次化身而已。

    「呵呵,老夫之所以旧事重提,并不是要小友感恩的,缘分之事虚无缥缈,就算是圣人也未必能够说的清楚。」

    「算了,小友此来‘兜率宫,想必是为了那二郎真君吧?」

    聪明人点到即止,嘴上说不为了让李治感恩,谁敢信呢?

    跟这些活了无数年的大佬聊天,李治都加了一万个小心,生怕一着不慎就把自己给搭进去。

    「老君所言不错,二郎真君乃是小子的内兄,听闻他遭了魔族贼子重创,送至老君宫中救治,不知如今可无恙否?」

    李治此行的目的不是来认亲的,也不是来攀交情的,而是来见杨戬的。

    如果杨戬恢复如初了,他自然要把大舅哥给接回去,如果杨戬未曾得到救治,李治说不好也只能铤而走险了。

    「哎,老夫空有‘准圣之身,更是有仙丹无数,却无力将那二郎真君唤醒啊,你来看——」

    太上老君将手中的拂尘轻轻一摆,眼前呈现出一幅画面。

    那是一座高大的熔炉,狰狞的红色火焰正在熊熊燃烧,而在熔炉之旁,有一个童子正在有节奏地摇着芭蕉扇,以保住熔炉中火焰的温度。

    「杨大哥——」

    在那个高大的熔炉中,有着一个数十丈的人形火焰,若非李治有「破妄金瞳」,都未必能看清楚此人的面貌。

    果然,到现在为止,杨戬依然保持着「法天象地」之躯,也不明白他人都昏迷了,怎么还能调动法力来维持这样的躯体?

    看到此景,李治莫名地有些崩溃,难道说这位太上老君救人,除了喂金丹就只能扔八卦炉里来淬炼吗?

    「小友,二郎真君这样的情景,老夫也不曾见过,着实不知该如何下手啊。」

    「你若说他死了吧,三魂七魄俱在,甚至如今肉身也完好无损了;你若说他还活着吧,任凭老夫如何召唤,他都不曾醒来。」

    「‘大还丹、‘还魂丹、‘九转金丹,老夫已经一一试过了,却丝毫不见功效,倒是二郎真君的肉身被好好地淬炼了一把,此时他的肉身已经不次于普通‘准圣了。」

    好吧,折腾了这么久都没能把人给救过来,这老君居然还好意思在这里沾沾自喜了?

    「以小子之见,杨大哥如今的状况,就如同‘植物人一般,单炼肉身恐怕无效,尚需从神经和灵魂着手啊。」

    李治也没多想,只是凭着直觉就事论事道,太上老君却听傻了。

    「植物人」?「神经」?

    活了这么多年的「准圣」,太上老君表示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看到太上老君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李治才意识到自己方才说漏了嘴,不过,他也不想进行解释。

    因为,如果他真的去解释了,恐怕就更加说不清楚了。

    「老君可否为小子准备一处绝对隔绝的所在,小子想勉力一试——」

    事到如今,李治也顾不得许多了,说是要一处绝对隔绝的地方,哪儿找去啊?

    难道还能够把太上老君也屏蔽了吗?

    反正李治身上的秘密也泄露出去不少了,单单就那一把「弑神枪」,都够整个三界打破头的。

    为了解救杨戬,李治只好无奈地选择相信一次太上老君了。

    其实,李治也有更稳妥的办法,比如把昏迷不醒的杨戬带回长安去,「山河社稷图」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实不相瞒,小友除非有特殊的先天

    宝物,否则就只能等二郎真君自己觉醒,既然小友想试一试,就到老夫的‘太极图中来吧——」

    太上老君没有询问李治要如何救治杨戬,而是向着虚空一抓,手中就出现了一副「太极图」。

    顿时,整个「会仙福地」竟然置身于虚空之中,图外「大道谶言」环绕其上,图内「天道符箓」隐现其中。

    就这么看了一眼,李治都觉得自己似乎顿悟了许多,仿佛冥冥之中有着一丝一缕的牵绊,让李治的整个身心都融化在天地之间。

    无极生太极,太极化两仪,两仪演三才,三才形四象,四象变五行,五行成六合,六合定七星,七星出八卦、八卦通九宫......

    等李治再次清醒过来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灰蒙蒙的所在,这样的灰色他有些熟悉,似乎同自己「丹田」中那些灰色的气体相似?

    李治「丹田」中的灰色气体,乃是众多「体诀」和「心道」修行者为李治提供的,已经由最开始的一丝一缕,变成如今的盘根错节。

    只是,时至今日,李治依然不知道这莫名而来的灰色气体,到底有什么用处。

    而在李治的面前,赫然正横躺着昏迷不醒的杨戬。

    「杨大哥,我要带你进入我的识海之中,希望真能将你救醒。」

    看着果然如「植物人」一般的杨戬,李治心中默默念道。

    李治一静坐下来,就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虽然对方已经遮掩到了极致,却还是被李治感知到了。

    窥探之人,除了太上老君,李治不做第二人想。

    对方的心思李治很清楚,无非是「好奇心」在驱使,想看看李治到底是怎样把杨戬给救醒的。

    可惜,李治却不想让他知道。

    方才提出找一个绝对隔绝的所在,李治已经料想到对方会拿出「太极图」了。

    「太极图」是李治要用来屏蔽其他人的,而他马上要做的动作,却是要连太上老君也要给屏蔽了。

    只见李治心念一动,眼前数十丈长的杨戬已经消失不见了,而李治却缓缓地闭上了双眼,竟然入定了?

    「这是什么情况?」

    有童子和猪八戒在一旁,太上老君没有表露出任何的破绽,可是,他此时的内心用惊涛骇浪来形容也不过分。

    在自己的「太极图」中,数十丈长的杨戬就那样凭空消失了?

    问题是,因为杨戬已经处于完全昏迷状态,严格来讲,他比后世的「植物人」还要过分,连呼吸和生机都没有。

    若不是能感知到他三魂七魄的完好,真就是一个毫无生息的肉身而已。

    杨戬消失了,太上老君却感知不到他去了哪里,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太极图」中,是亘古未有之事。

    李治倒是安安稳稳地盘坐在那里,太上老君能够感知到他是入定了,甚至还主动封闭了自己的六识。

    这样的状态也很正常,很多修行者在闭死关的时候,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

    可是,李治不是要去救治杨二郎吗?

    如今,杨二郎不见了踪迹,而李治却选择了入定?

    太上老君无法解释他看到的一切,因为只有他自己看得到,又无从与人商讨,话又说回来,有谁能同他来商讨此事呢?

    「呵呵,李治啊,好一个狡猾的小家伙,老夫竟然上了你的当?......」

    李治的识海之中,杨戬正安静地平躺在十二品净世白莲上,而李治就站在莲台之侧。

    在李治的左右,却又有两名女子相陪,一高一矮。

    矮者一袭红衣,十三四岁的

    模样,正是「太阳真火」的火灵。

    而个子较高者,长发飘飘、白裙拖地、亭亭如莲,比起白素贞都要圣洁冷艳三分,却是一名从未见过的女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