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311章卷王贾琮
    贾琮在县试中所作的试贴诗令满京城的举子们震惊不已,十岁小童,竟然比他们还会拍皇帝老爷的马屁。

    这诗完全可以放在会试中助人登上皇榜,你这么卷,别人还怎么活?

    徐晋看着坐在椅子上抱着脸盘子大的芝麻饼咔嚓咔嚓的徒儿,不禁笑道:“诗不错,陛下说你要是会写就多写点,他爱听。”

    咔嚓咔嚓……嗝儿

    吨吨吨

    贾琮终于填饱了肚子,擦了擦嘴苦笑起来。

    “老师快别逗学生了,就因为这诗,这几日我就没闲下来过。您说那些贡士不好好读书准备殿试,跑来跟我一个童生论什么诗词文章。我二叔跟姑父说我将来要走科举的路子,不能轻易得罪人,非拉着我跟那些人吟诗作赋,都快把我榨干了!”

    听到小徒弟的诉苦,徐晋却是畅快的大笑起来。

    贾琮原本就有“宿慧”才子之称,随着县试中的试贴诗与这几日所作诗词的流传,自己在衙门没少被人恭维羡慕。

    之前跟自己炫娃的那些同僚,现在看自己的眼神幽怨的如同深宫妇人。

    若自己点个头,他们会立马抢了小徒儿回家。

    “林前辈已经跟为师说好了,此次恩科殿试结束后,他会以你的名义组织一场诗会。”

    这事贾琮早就听姑父大人说过,诗会只是一个名头,赴会之人除了林如海同年友人的子侄外,还有老师徐晋的同年子侄。

    这将是两方人马的第一次会盟,皇帝都已经安排好了,太子刘弘将“无意间”碰上这场诗会,到时候也算是君臣相得的开始。

    只见徐晋将一沓书卷翻开,面带欣慰。

    “在诗会那天,你便将你与林丫头写的《顺天府流民赈济安置疏》拿出来,论上一论,看看这份安置疏是否能在各省推行。”

    ……

    府试定在四月初二,时间还很充裕。

    三月三殿试结束,荣国府就开始准备三月十三这日的诗会。

    贾琮与黛玉抓紧时间完善着那份万言不止的《顺天府流民赈济安置疏》,林如海也好,贾敬也罢,包括徐晋在内,都没有打搅两人。

    他们三人都没有掺和这份奏疏的内容,这份凝聚着贾琮与黛玉心血的奏疏,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两人的抱负。

    “大灾之后必有疫病,林姐姐找的这些防疫治病的方子正好合适,就是这医士大夫还是太少了,而且药材无法做到量产,很难让百姓得到及时的治疗。”

    黛玉也点了点头,在防治疫病这块标注了四个字:缺医少药。

    贾琮倒是提出了人工培育药材以及建立医学院的设想,不过最终还是被现实浇了一盆凉水。

    只听黛玉说道:“不现实,先不说医术一般都是家传,敝帚自珍。就说人家有能力读书识字,为何不先试一试科举为官?别忘了那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大夏不是没有官办的医学教育,太医院就是。

    可惜历朝历代的太医院都有着很大的排外性,几乎是家族传承,年轻的民间医士们升迁的空间极小极小。

    “唉,这事先放放,改日我去宫中找四哥说一说,看有没有办法。”

    黛玉点了点头,翻过此篇,又说起了皇庄、官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事情。

    时间一晃就是数日,三月十三荣国府中门大开。

    今日恰逢休沐,政老爷带着府中的哥儿排排站,在荣国府的大门口迎接着赴宴的宾客。

    自从当年贾珠乡试报捷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文宴之后,宁荣两府已经很久没有来过这么多的文人墨客了。

    “学生拜见老师!”

    “青藤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家慈方才还说,若没有青藤先生的教导,我家这疯猴儿,还不知什么时候能沾一沾文气呢。”

    徐晋熟练地搓了搓小徒弟的脑瓜子,与贾政作揖回礼。

    “太夫人抬举了,有敬公与政公在,宁荣贾家哪里还缺了文气?政公的两位公子,哪一个不是惊才艳艳?”

    贾政与徐晋都在都察院任职,又有贾琮这个纽带,自然走的近。

    听到徐晋夸自己的崽儿,贾政罕见的与有荣焉。

    不想这孽障有一日会给自己这么长脸,看来自己这些年的大棍教育果然是有成效的。

    贾政看了看正与卫若兰等人说话的宝玉,心中暗道:既然有效果,那大棍教育还是得继续下去,能在县试考中第二,说不定将来在殿试也能来个第二名榜眼。

    “咦,我怎么感觉屁股有些疼?”

    刚刚将卫若兰等国子监的学子迎进了府中,宝玉偷偷揉了揉自己的臀部,打了个激灵。

    荣国府的前院与东跨院几乎坐满了宾客,不但有林如海与徐晋的同年,还有这些人的子侄,新鲜出炉的进士。

    还有国子监的学子,京城诸多书院的学子,贾琮与宝玉这一科县试的上榜者等等等等。

    一向宅居的敬大老爷也换了身儒服,坐在荣国府正厅招待宾客,后宅中也有老太太与黛玉邀请的公侯、督抚家的女眷。

    这场打着诗会名头的宴请,差不多把大半个京城的达官贵人惊动了。

    当刘弘一身常服乘车抵达荣国府时,忍不住跟一旁的五皇子刘硕说道:“这也就是荣国府了,若是其他家有如此的影响力,哪个君王能睡得着?”

    刘硕年纪小,根本听不懂这话背后的含义,不解的问道:“呃,四哥,父皇不是说,这诗会实际上是林、徐二公组织的吗?荣国府不过担了个名头而已。”

    “事是这么一回事,但赴宴的人到底是看在林、徐二人的面上还是有意结交宁荣贾家,谁又知道呢?”

    刘弘看着荣国府门前络绎不绝的马车,突然警惕了起来。

    许久之后,他突然扶额自嘲:“我真是疯了,竟然会想这些有的没的。”

    “四哥怎么了?”

    刘弘摇了摇头:“四哥我呀,有些魔怔了。父皇说得对,为君者不能有疑心病,否则将来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月票??推荐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