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 第一百八十二章点齐兵马,我兖州牧曹操将背水一战!月票】
    只是分兵把手的话……

    本来眼下力量就不足。

    握紧一个拳头,都还需要东奔西跑的,到处让别人出兵支援,集合各处力量,才能够与敌人一战。

    倘若还需要顾虑敌人走另一条路。

    要同时握紧两个拳头。

    那唯一的结果,就会是两个拳头都没握紧,被敌人一击而散。

    这下曹操有些为难了。

    ……

    正当他不知该如何安排。

    而厅堂中众人都在沉思琢磨之际。

    荀攸突然从座位上起身。

    快步来到场中央,这下顿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不由都将目光转向他。

    而曹操在看见荀攸之后。

    眼睛顿时一亮。

    这荀公达可是各有急智之人。

    而且在行军作战,战略战术等方面极为出色,拥有着相当强悍的能力。

    此前青州黄巾滚滚而来时。

    荀攸一句“御敌于郡门之外”,曹操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想必在自己看来头疼上火的问题,对荀攸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

    曹操当即用希冀的目光看着荀攸,期待这位大才能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而荀攸也的确不负所托。

    朝着众人略微拱手行礼后,便朗声笑道:“其实在攸看来,府君完全不必忧虑此事,黄巾贼根本就不可能走运城南下进入济阴郡,他们只会选择走正南方向进入山阳郡。”

    语气斩钉截铁。

    一字一句间皆是毫不迟疑。

    这无疑给曹操喂下了一颗定心丸。

    也使得众人心下一松。

    只不过兵家大事,关乎到整个兖州的境况如何,这一战也和曹家的命运相互关联,只有战争取得大胜,曹家才能顺理成章的,牢牢掌握整个兖州。

    反之则前景堪忧。

    因此即便荀攸说的如此确凿。

    曹操本着谨慎的态度,还是详尽的追问道:“公达何出此言,莫非是心中已有定计,又或者是有何凭仗?”

    ……

    面对曹操的刨根问底。

    荀攸自然不会卖关子。

    在对着曹昂微微颔首之后,右手微微抬起,掌心向上,指向了曹昂。

    “在下之所以如此笃定,其实完全是因为曹将军!”

    “嗯?”

    曹操不由的发出了一记疑惑的鼻音,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这事居然还和我儿有关?

    当然他并未说什么。

    只是等着荀攸的下文。

    荀攸收回手掌,稍稍向前一步,接着将他的想法娓娓道来。

    “曹将军在廪丘县大败黄巾贼,以区区数千兵马斩首上万,并俘获了数万贼兵,北方数县不仅纹丝未动,甚至连前来劫掠的敌军,都被打得溃散。”

    “如此辉煌大胜,天下皆为之震惊,整个北方数州之间,都在流传着曹将军的威武不可挡。”

    “而黄巾贼虽然身为贼寇,但他们的消息并不闭塞,相反这一路攻城拔寨下来,手头上得到的情报绝对不少。”

    “他们又岂能不知,自家的另外一支部队,足有八万人的部队,在廪丘县遭遇了一场堪称惨烈的大败。”

    言及此处。

    荀攸微微躬身。

    随后声调陡然升高。

    语气激昂的朗声道:“倘若我是这支黄巾贼主力部队的主帅,在没搞清楚曹将军所率领的部队,究竟还在不在廪丘县之前,是绝对不会有一丝一毫,率兵走运城这条路的想法的!”

    “因为曹将军能率领数千人击败数万大军,那往大了想,所带领的兵力稍微多些,是不是就能击败更多的人?”

    “与其冒着风险走运城,凭着和具有辉煌战绩,令整个北方都为之震惊的曹将军一战,只为了南下进入济阴郡,那还不如直接走山阳郡。”

    “前者太过危险,所得所获却丝毫不能弥补冒的风险,反观后者就要安稳的多,正是因为黄巾贼之中也有能思之士,所以他们才更会选择后者!”

    ……

    话音落下。

    全场一片寂然。

    众人并未看向荀攸,反倒第一时间,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曹昂。

    嘶!

    不曾想,竟是因为曹将军的威名,才让荀攸确定,黄巾贼不会走这条路。

    虽然听上去好像有点夸张。

    但仔细思来的话。

    确实逻辑无懈可击。

    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

    廪丘县才刚刚发生了,有人率领军队,大败八万余黄巾贼的事情。

    这个时候还带着人往这边来。

    那不纯纯的有病吗?

    除非这条路是非走不可,不走这条路就抢不到粮食,就会饿死,那还可能凭着大量的牺牲,强行头铁往这边赶。

    可事实并非如此。

    直接南下,距离还更近一点。

    又或者主力部队,要为渠帅张饶所率领的分部报仇雪恨,洗刷黄巾军的耻辱,把失去的全部讨回来。

    那这就更扯淡了。

    在张角三兄弟死后,黄巾军就已经没有了统一的领导者,没有谁敢说自己的名气和地位在其他人之上。

    也不可能在得到一个命令后,就奋不顾身,悍不畏死地去完成任务。

    大家都是彼此平等的。

    渠帅和渠帅之间是合作关系。

    你所率领的部队被灭掉了,我顶多心怀遗憾,为伱默哀几秒钟。

    可你要我率领士兵去为你复仇,冒着损兵折将,甚至大败而归的风险,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那我只能说我不认识你。

    跟你很熟吗?

    因此综上而言。

    荀攸给出的推断依据,是非常靠谱,且概率非常大的一件事。

    ……

    曹操眼神中满含欣慰。

    赞许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尽管他已经说过很多次,但他这个时候,还是忍不住要再说一次。

    我儿有天纵之姿!

    没想到有朝一日,我儿子脩仅凭着他的名字,就能够对多达十余万的敌军进行震慑,这是何等威风霸气!

    经过荀攸的一番论述后。

    曹操也基本肯定了荀攸的说法。

    因为替曹昂扬名,将他在廪丘县大败黄巾军的消息传扬出去,这件事本来就是由曹操亲自主持的。

    他相信,远在寿张县的黄巾贼主力部队,也一定得到了这个情报。

    换位思考一下。

    曹操自问是绝对不敢轻易冒犯的。

    “啪!”

    一记清脆的拍打声。

    顿时让众人从各种思绪当中清醒过来,转头望去时,便看见曹操已然下定决心。

    高举右手。

    随后猛的向下一挥。

    “虽然有些许赌的成分,但兵家之争,又岂有十成之事,能有八成以上的胜算,此事便算笃定了!”

    “公达之言有理,我亦断定黄巾贼不敢走大野泽以西,我军上下必须抛开对此事的顾虑,全力以赴赶往昌邑县,只在东线做全军备战!”

    此言一出。

    众人纷纷起身。

    先后对曹操拱手躬身。

    “谨遵府君之令!”

    ……

    在打消了最后一出疑虑。

    确定了接下来的行事方针,制定了一个基本的纲领规划之后。

    曹操便宣布会议解散。

    命令麾下众将领,以最快速度做好准备,争取三日之内,便率兵往昌邑县进发,不得有丝毫耽误。

    同时让陈宫等谋士,也按照先前所制定的规划,立即起草文书,联系各方势力,要求他们出兵相助。

    当然。

    除此之外。

    曹操还额外使了个小手段。

    即刻动用人手,向山阳郡以北的几个县传达一个消息。

    那就是虎贲中郎将曹昂,此刻正率领大军,镇守在济阴郡北部的廪丘县,决心守住郡中的北大门,不让蚁贼有丝毫的进犯之机。

    和当初宣扬战绩一样。

    曹操的要求,是最起码黄巾贼要得到这个消息,要让他们确信,济阴郡北边有重重危险和困难。

    便以此来阻敌。

    这是曹操在鼓足信心之下,依旧想到的一个保险之策。

    ……

    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下。

    整个定陶县吭哧吭哧的,日夜忙碌,整军备战了三天之后。

    大军当即开拨启程。

    除了留下荀彧作为后勤主管,负责稳定整个后方,总揽后方的军政事务之外,其他人几乎都跟着一块出发。

    连带着曹纯的骑兵也算在其中。

    毕竟先前一战中,骑兵爆发出了极其耀眼的光芒,曹操也想着这一战中,骑兵能不能再次给大家带来惊喜?

    故而总计约两万兵马。

    浩浩荡荡的往昌邑县而去。

    决定着整个兖州命脉,以及整个曹氏家族命运的转机之事。

    缓缓的拉开了帷幕。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