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 第三百一十二章北海国有大贤,可解子脩之忧【大章月票】
    这位可是正儿八经的顶级大儒,说他名动四海,享誉天下,这可没有半点夸张,描述的非常贴切。

    首先,郑玄此人和卢植乃是师兄弟,二人曾一同拜入大儒马融门下学习,而且各自学有所成。

    以卢植如今的身份和地位,郑玄能够与其等同,由此便可知这位康成公的地位,也是绝对不差的。

    除此之外。

    郑玄在拜师马融之前,还先后在好几位大佬门下学习过,而且研究的方向还不一样,也都学有所成。

    包括古文经义,谶纬之学,乃至于数理之术,甚至连天文气象,这些郑玄都极其擅长。

    是当之无愧的集百家所长,全面发展,全面精通的多边形大佬。

    后世对这位大佬有极高的评价。

    认为郑玄毕生致力于注释儒家经典,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兼而用之,博采众长,其整理的古代文化遗产,让经学在他这里进入了小统一时代。

    唐宋等朝都对其有极高的赞誉,尊其为先师,配享孔庙,由此便可知郑玄此人的地位和实力。

    ……

    所以孔融说的并不假。

    只要能够说动这位大佬,都不需要将其招揽到自己麾下,只要郑玄愿意出面,哪怕只是写几封书信。

    都足够解决曹昂遇见的问题了。

    毕竟其门下学生弟子不计其数,同一时间段同时存在数千人,那都是常规情况,更别说已出师或者半道毕业的。

    即便除去那些联络不上,或者学识一般,只做挂名,以及残老病死之辈,为曹昂找来个二三百人。

    那都是谈笑之间。

    更别说眼下曹昂头一批,并没有这么大的人才缺口,能有几十个都够了。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回报高意味着难度大。

    想要说服这位,那困难程度简直比山还要高,甚至曹昂觉得自己除非动用武力威胁,否则没办法让郑玄配合。

    毕竟史书上记载的清楚明白。

    郑玄郑康成淡泊名利,不喜任何功名利禄之事,这可不是为了凸显他的清流名声,而故意写上去的。

    郑玄是确确实实的淡泊名利!

    人家压根就不爱做官,甚至连汉灵帝,几次三番的请他前往洛阳当官,郑玄都是理都不带理一下的。

    朝廷中的各路大佬想要请他出山,郑玄都只是一味的拒绝。

    连带着后来大将军何进掌权时,请他入京为官,郡县上强行逼迫,郑玄不得不动身前往。

    结果当天拜见了何进之后,还没等何进授予他官职,这老同志第二天就收拾铺盖,偷偷的跑路了。

    可见其心思之纯粹。

    就这样的人。

    曹昂能够用什么样的办法说服他,令其心甘情愿的配合呢?

    这就是曹昂为之苦恼的地方,也是他在得到确切的答案后,脸上喜色荡然无存的原因所在。

    …………

    书房中沉默了好一会儿。

    如此诡异的氛围。

    让孔融也察觉到了,曹昂脸上那略带几分犹豫的神情。

    心下只是稍一琢磨。

    便已知道关节所在。

    当即收敛了面上的笑容,拂了拂自己宽大的袍袖,接着长叹了一声,声音悠然平静的劝说道。

    “子脩,康成公不喜利禄之事,对于武力威胁更是无动于衷,以强权强迫的话,或许能令其就范一时,但终究会离心离德,从而逃之夭夭。”

    “所以若想得到其出手相助,非得以言语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心甘情愿不可。”

    “我知此事颇为不易,但已是当下最有可能实现,且来的最快最便利的方法了,相较于余者无计可施,这反倒是眼下仅存的上佳选择。”

    “所以依我之见,子脩不妨想好了言辞对策,再动身去往高密,彼时大胆一试,能成自然是再好不过,若是成不了,咱们再另寻他法。”

    孔融非常认真的给出了建议。

    如此老成之言。

    让曹昂不由连连点头。

    “文举公所言甚是,此行我会周密筹划一番,再行动身出发,无论如何,也得从康成公那赚几个弟子过来。”

    曹昂嘴上这么说。

    但其实心里已经在琢磨着。

    倘若真的无法说服郑玄这老同志,那自己究竟是绑,还是不绑呢?

    此行高密,究竟是以说服其招来学生为主要目的,还是连带着郑玄一起打包,师徒一块带走为好呢?

    毕竟郑玄似乎挺高寿的。

    今年就已经六十五岁左右了,按照历史的走向,他最少还能再活八年,这样漫长的一段时间,都足够曹昂将天下十三州,统一两个来回了。

    所以强行绑走,倒也不是不行。

    毕竟强扭的瓜虽然不甜,但是解渴啊,花些时间,品种改良一下,那就是不甜也要甜了。

    …………

    此事商定之后。

    曹昂没在书房继续呆下去了。

    与孔融一前一后离开了屋子,互相客套了几句,随即各朝一边离开。

    只是走了没几步远。

    曹昂就突然停下脚步,随后转头看向孔融那逐渐远去,并渐渐消失的背影,脸上露出了几分思索的神色。

    不得不说。

    孔文举这老小子,在确定了立场,选择改换到曹家门庭之下后,做起事来还真是尽心尽力。

    不论是出主意还是拿建议,都没有半点藏私,可谓是毫无保留。

    这给曹昂还真带来了不小的帮助。

    尽管他知道,孔融之所以这样不遗余力,根本原因还是支持曹昂的话。

    有诛灭董贼,救出天子百官的希望,这让孔融这位保皇党看到了光明。

    但曹昂还是想着。

    日后孔融若是与曹家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甚至从铁杆支持者,转变成了反对者和攻讦者的话。

    那说不定要看在今日之事的情面上,饶他一条小命了,这是给全力为曹家做事之人的报酬。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