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 第六百零七章:青纱帐、无独有偶
    “韩立.,信信.。”

    “别着急,慢慢说,什么信?信怎么了?”

    侯玉华这时候刚好追了过来,她看着满脸激动喘着气的室友直接说道。

    “韩大哥是这样的,刚才你不是给了淑兰一封信吗?回到家她打开以后发现是家人给找到了一个在水电站的工作,这个工作还是国家“三线建设”刚刚完成的厂子,据说各种待遇福利都很好。”

    韩立他们听侯玉华说完以后也给惊讶到了,心说这段时间是怎么了,这样的消息都快连成串了,不过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全都上前去恭喜张淑兰。

    但是张淑兰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韩立察觉后对着她轻轻的摇了摇头。

    张淑兰跟侯玉华回来的晚,再加上信的事,她们俩还没来得及做饭。

    于是何米就把她们全都留下来吃饭,反正家里的二和面馒头足够,至于菜在夏天更是简单的不行,从菜园子里面摘几根黄瓜、豆角,简单的摆弄一下就是一道菜,更何况家里还有很多戚招娣腌制的泡菜。

    接下来张淑兰跟侯玉华全都留在韩立家吃饭,期间聊着回城的各种问题。

    不过吃完饭以后韩立陪着张淑兰,今天第二次踏进了村委会的院子。

    赵村长和梁大队长看着韩立又带着人来了,他们不知道怎么回事下意识的问道。

    “韩立,你上午不是刚来过吗?下午又来,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

    韩立笑了笑让身后的张淑兰把信递给这两位,这才开口说道。

    “这是张淑兰同志家人的来信,她家人在大庸当地已经给她找好了一份在水电站的工作,所以这次还是要麻烦村长和大队长帮忙写个证明信。”

    赵村长和梁大队长听完韩立的话以后,他们俩这次是彻底瞪大了眼睛。

    要知道自从有知青到上河村村插队这些年,他们开出这样的证明信一双手就能数过来。

    跟云家姐妹那对双胞胎是一个地方的不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天之内会连续开具出两份天南海北不同地方的证明,这简直打破了他们的认知,这个情况别说在上河村了,就算放到整个县里也是相当罕见的。

    场面静止了十几秒后,赵村长率先咳嗽了一下说道。

    “这是好事呀,大庸那边可是大三线建设的重点,现在有了工作岗位说明建设的很好,要知道去往大三线建设的大部分都是我们东北人,张淑兰同志回去以后说不定要能遇到我们这里人呢。”

    韩立对这方面的事不太了解,但是他在赵村长面前向来是不知道就问。

    “村长这怎么说。”

    “我上次在县里面看过一份相关的统计,这些年辽省提供了6千万吨生铁、8千万吨钢材、5千万吨水泥.等等,每年都往大三线的方向迁移将近十万人。

    吉省这些年提供将近四万名各种人才,我们黑省向那边援助了各种大型设备累计三万五千台,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一万六千多名,还有各种工具、工装、零部件、图纸不计其数。

    所以我说张淑兰同志回去参加工作以后,有很大的几率会跟我们老乡一起共事,张淑兰同志插队的时候表现很好,希望你保持风格,到新的岗位上以后继续努力。”

    赵村长之所以会关注这方面的事,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他的一个老战友在那里驻扎,另外一个就是他的一个儿子也在大三线驻扎。

    大家陪着赵村长感叹了好一会这才开好证明信,接下来韩立带着张淑兰又去找到了张超美。

    不过这时候张淑兰同样要回城参加工作的消息已经在知青里面传开了,不过这次大家好像已经麻木了,对这件事没有太多的议论。

    不过大多数知青身上都散发着浓郁的酸味,这些酸味汇合在一起的时候,让上河村的知青心里面更乱了,更多人开始再次给家人写信。

    韩立带着张淑兰把这些事全部办完回到卫生室以后,张淑兰直接从后面抱住了韩立的腰说道。

    “韩立,我有点不敢回去。”

    “能够回城参加工作这是一件好事呀?你为什么要用不敢这个词呢?你在害怕什么呀?”

    “我,我怕离开你以后万一要是犯病了怎么办?”

    “你傻不傻呀,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问题的时候,等晚上街上没人了”

    感谢:风之飘雨打赏:100点。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