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162章满都鲁诈死是示敌以弱还是天佑大明
    朱祁钰语气淡淡:“满都鲁派你向朕,道歉来了吗?”

    “启禀大明陛下:”

    “大明与鞑靼一衣带水的友邦。”

    “外臣是带着诚意而来,乞求天朝皇帝为我国开辟马市,多多交易。”

    “乃是为了和平而来。”

    阿古可比之前两拨人聪明。

    汉语说得极为流利,若非穿着鞑靼使臣的服饰,还以为是大明人呢。

    “友邦谈不上吧,鞑靼数次内附大明,该是大明领土才对,满都鲁也是朕的臣子。”朱祁钰淡淡道。

    皇帝又来这套了。

    “陛下所言甚是,鞑靼确实依附于大明,我国大汗按照礼节,确实应该向陛下称臣。”

    什么?

    胡濙等眸中射出一抹厉光,这个阿古为何这般示弱?

    鞑靼国内发生了什么?

    满都鲁这是要急于回国?所以才会低头?

    他立刻给皇帝眼色。

    “你这使者有意思。”

    朱祁钰心领神会,笑道:“你是把朕当成楚怀王了?”

    楚怀王就是被张仪忽悠三次的憨憨。

    他借古讽今。

    偏偏这个阿古听得懂。

    “外臣不敢和张公相提并论。”

    阿古看出大明朝臣的错愕,笑道:“外臣自幼接触汉文,对汉文化极为向往。”

    瓦剌的伯颜,也对汉文化崇拜,所以才处处帮助朱祁镇。

    朱祁钰对他来了兴趣,问:“你姓什么?”

    “外臣姓绰罗斯!”阿古恭敬回答。

    什么?

    朱祁钰目光一窒:“绰罗斯?也先是你什么人?”

    “乃是外臣伯父,外臣亲父乃伯颜帖木儿!”阿古跪在地上道。

    伯颜的儿子!

    伯颜是也先的弟弟,朱祁镇在漠北时,和伯颜是挚友,也多亏了伯颜的帮助,他才能从瓦剌大营里苟活下来。

    但是,伯颜在景泰五年,就被属下杀了。

    他这个儿子,应该在瓦剌啊,怎么沦落到了鞑靼?

    “外臣确实是伯颜的儿子,但伯颜并不知道有外臣这个儿子。”

    “外臣之母是汗庭中的婢女,被伯颜临幸才诞下外臣。”

    “但外臣一直被当做伯颜亲子养在汗庭。”

    阿古毫不避讳地讲出自己的身世。

    原来是私生子。

    朱祁钰眯着眼睛,有点意思。

    满都鲁派伯颜的儿子来,难道他以为大明说了算的是朱祁镇吗?

    “难怪连楚怀王都知道。”

    朱祁钰笑道:“原来是伯颜的儿子。”

    “你父亲伯颜和大明,还有一番渊源呢。”

    “漠北王和你父亲是挚友,漠北王又是朕的亲哥哥。”

    “这么一看,咱俩也有点关系,是不是啊?”

    “大侄子!”

    呃!

    阿古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我今年四十二,您多大?

    “谢陛下叔叔恩典!”阿古直接顺杆往上爬。

    胡濙忍俊不禁,喝酒掩饰。

    这小子不好对付啊。

    朱祁钰笑容微僵,陛下叔叔?这什么鬼称呼?

    “陛下叔叔,鞑靼和大明乃是友邦,请两国罢兵,开展边贸,互通有无。”阿古直言不讳。

    这称呼,怎么感觉你小子在占朕的便宜呢?

    “鞑靼是遇到什么急事了?这么着急就要退兵?”朱祁钰问。

    “不瞒陛下叔叔,大宁如铁桶一般,强悍的鞑靼骑兵无可奈何,两国空耗国力,不如握手言和。”

    阿古的诚恳,反而让朝臣摸不清鞑靼的套路。

    他们已经做好了,鞑靼狮子大开口的准备。

    甚至朱祁钰都在考虑,这次留几个在宫中当太监。

    却不想,鞑靼上来就服软,什么情况?

    “大明何其强盛,些许国力,大明不放在眼里。”朱祁钰兀自强硬。

    “外臣承认,大明无比强盛,乃天下第一国!”

    阿古竟然跪在地上,道:“但,请陛下怜悯鞑靼国民。”

    “陛下乃天朝上国,鞑靼内附于大明,鞑靼国民亦属大明百姓。”

    “请陛下怜恤牧民,两国握手言和。”

    阿古言辞诚恳,语气带着哀求。

    什么情况啊?

    胡濙瞪大眼睛,鞑靼内部一定是出事了,不然不会这样求饶的!

    一定出事了。

    岂不是说,于谦能趁乱取胜吗?

    就该立刻传旨于谦,令于谦兵出大宁,把鞑靼留在长城内。

    同时也感叹于谦运气之好,上次击退瓦剌就是,这次面对鞑靼,又捡便宜了。

    但朱祁钰却不这样想。

    满都鲁能一统鞑靼,绝不是个简单人物。

    派阿古来示弱,骗于谦出城。

    鞑靼兵擅长野战,大明军则擅长守城。

    于谦一旦出城,那就是鞑靼的猎物,大宁丢了,京师就危险了。

    “大侄子起来。”

    “你是伯颜的儿子,朕是你的叔叔。”

    “满都鲁又是朕的臣子,漠北诸族都是朕的子民。”

    “朕怜悯也是应该的。”

    朱祁钰一直注意阿古的神色。

    偏偏阿古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这是个人才。

    “但是!”

    “请降是要付出代价的。”

    “既然都是自己人,就留下一万匹马,两万匹牛,十万匹羊,双方就握手言和吧。”

    “你恭请开边贸之事,朕也答应。”

    朱祁钰淡淡道。

    这是讨价还价。

    阿古却瞬间掌握了皇帝的底线,笑道:“陛下叔叔,近两年漠北日子不好过,实在凑不出您要的东西。”

    “那能有多少?”朱祁钰问。

    “鞑靼愿意进贡一千匹马,一千匹牛和五千只羊。”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

    鞑靼真的出事了吗?

    胡濙也疑惑了。

    真按照军事力量划分,瓦剌、鞑靼、大明、女真、兀良哈,应该是这个排序。

    鞑靼的军事实力,要比大明强大一些的。

    明明来打秋谷的,怎么忽然就求饶了呢?

    诡异,实在诡异。

    他偷偷朝冯孝招手,冯孝经皇帝点头后,悄无声息出现在胡濙身后,胡濙压低声音道:“把于太保上的奏章拿过来,快。”

    冯孝去禀报皇帝,经允准后,立刻让人去取。

    胡濙要看过于谦上的奏章,进行判断。

    “鞑靼未免过于小气了。”朱祁钰继续扯皮。

    他也有点懵。

    鞑靼是示敌以弱?还是真的出事了?

    “陛下叔叔,鞑靼实在穷困,不然也不会向南而来。”

    阿古没敢说来打秋谷。

    这是个贬义词,把明人当成口粮,大明极为看重字眼儿,所以尽量避嫌。

    “求陛下允准满都鲁大汗所请。”

    “大汗愿意去汗号,请陛下晋位鞑靼大汗。”

    “请大明允准鞑靼内附。”

    阿古含泪道。

    越说越不像话了。

    朱祁钰看向胡濙。

    胡濙则在看奏章,重臣都在看,想从中找到原因。

    却没什么破绽啊。

    于谦不同别人,若有破绽的话,他应该早就发现了,不可能不上书皇帝的。

    “看来满都鲁是知道自己错了。”朱祁钰硬着头皮接话。

    他也懵逼啊……

    等等!

    鞑靼要是真出了问题,那支从帖木儿汗国过来的骑兵,是什么情况?

    那支骑兵的目的地是鞑靼。

    鞑靼尚有能力接受十二万人,怎么可能出乱子了呢?

    这是计!

    示敌以弱的计。

    诓骗皇帝,让皇帝下旨令于谦兵出大宁。

    这样就给了鞑靼可乘之机,擅长打野战的鞑靼兵,就能在平原上打崩大明军。

    “大汗是真的知错了!”阿古嚎啕大哭。

    “哈哈哈!”

    朱祁钰看了一会,忽然大笑:“戏演得不错,朕差点就信了。”

    阿古脸色一僵,刚要解释。

    “想骗于谦出城,和你们打野战是不是?”

    “朕不是楚怀王。”

    “你也不是张仪,骗不了朕。”

    就算有便宜,朱祁钰都不占。

    于谦不能出城。

    大明京师空虚,一旦于谦败了,京师谁来保?

    御敌于外可以。

    打到京师来,他这个皇帝该不该下罪己诏?

    万一出了内鬼,把京师城门打开,他是当俘虏呢?还是当逃兵呢?抑或是去万岁山上找那棵歪脖子树上吊死?

    朱祁钰不敢赌。

    “陛下呀,外臣之言句句属实,绝不敢诓骗陛下啊!”

    阿古哭泣道:“外、外臣就与您说了实话吧,大汗不幸、不幸……遇难了!”

    什么?

    大明朝臣全都站了起来。

    胡濙都眼中精光闪烁,机会呀!

    于谦的奏报中规中矩,他找不出什么破绽来,但阿古说满都鲁大汗死了,若于谦抓住机会,必能一击即中。

    天大的功绩,唾手可得啊!

    “满都鲁汗是怎么遇难的?”胡濙急声问,顾不得礼节了。

    整个使团,都传出哭泣的声音。

    “有心怀叵测的部族,派人刺杀大汗。”

    “本来有怯薛军护驾,大汗没有大碍,但营盘大乱。”

    “大汗为了稳定人心,站在高耸入云的战车之上,让所有人看见,在人心刚刚稳定的时候,有人用箭矢射中了大汗。”

    “但没有大碍,大汗穿着三层甲,只是皮外伤。”

    “可蒙人一日都不能离了酒,大汗在议事的时候,酒不离手,喝得太多了,导致血崩……”

    “便,便回归长生天了!”

    阿古说得十分形象,细节都对得上。

    胡濙等人信了大半。

    朱祁钰却在想,换他是满都鲁,他明知受伤的情况下,喝酒吗?

    医者不会不提醒他,禁止饮酒的。

    满都鲁千辛万苦才夺回了权力,会为了一时贪欲,就不吝惜自己的身体吗?

    “陛下!”胡濙冲朱祁钰点头。

    可朱祁钰不信。

    使团一片哭声,他们都出自满都鲁的怯薛军,对满都鲁极为忠心。

    哭声不似作伪。

    朱祁钰反而纠结了。

    却在这时,秦成从后面匆匆进来,压低声音道:“皇爷,大宁急报。”

    “呈上来!”朱祁钰看了眼名头,是于谦的奏报。

    拆开来看。

    于谦竟然在说,鞑靼大军有乱象,有小股军队向漠北进军,好似鞑靼大营出了什么事。

    他正在派人打探。

    是真的?

    这也太巧了吧。

    朱祁钰让人把奏报给胡濙等重臣看。

    阿古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大侄子别哭了,人的命天注定,满都鲁是个人杰,到了地下也会闯下一番天地的。”

    朱祁钰潦草地安慰两句:“暂且稍待,朕去更衣。”

    他给胡濙使个眼色。

    进入内宫,胡濙急声道:“陛下,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您不是要横扫漠北嘛?”

    “正好趁着满都鲁的死讯,咱们吃下鞑靼的精锐骑兵!”

    “鞑靼最精锐的军队,就在大宁城外,只要吃下去,鞑靼就全无敌手了!”

    胡濙十分激动。

    “老太傅就没想过,这是个陷阱吗?”朱祁钰问。

    胡濙一愣:“于太保的密奏,言之凿凿。”

    “这可能是满都鲁故意做给我们看的。”

    朱祁钰举棋不定:“老太傅,您想呀,受了箭伤,怎么可能饮酒过剩呢?”

    “他也说了,披了三层甲,箭矢又能伤到多少?”

    “破个皮,喝多了就能暴毙吗?”

    “朕不信。”

    朱祁钰其实也想出兵,但他不敢赌。

    被这么一说,胡濙也清醒了。

    他退后两步,深深一礼:“幸亏陛下清醒,老臣着急了。”

    “倘若陛下所想,才是真相的话。”

    “满都鲁是希望于谦兵出大宁,和鞑靼野战。”

    “那么在大宁城四周,早就布好了陷阱,等于谦跳进去呢。”

    胡濙惊出一身冷汗。

    “没错!”

    “如果是陷阱的话。”

    “京师就保不住了。”

    朱祁钰目光闪烁,语气幽幽。

    胡濙吓得脸色惨白,匍匐在地:“老臣有罪,老臣失了方寸,着急了!”

    “幸亏陛下清醒,天佑大明啊!”

    “这满都鲁好深的心思啊。”

    “他想学也先,兵围京师,抓个皇帝做俘虏啊!”

    胡濙眸中全是后怕:“那满都鲁能斗赢太师,统一鞑靼,怎么可能是个昏弱之主呢?”

    “所以制造一场诈死好戏,派使团来大明求饶。”

    “其实是诱骗大明出兵。”

    “他满都鲁好取得一场大胜,稳定自己的统治。”

    没错!

    满都鲁是统一了鞑靼。

    但只是纸面上的统一,各个部落听调不听宣,就把他当个吉祥物罢了。

    倘若满都鲁带着他们来大明抓个汉人皇帝。

    蒙人是崇拜强者的,就像鞑靼臣服于也先的瓦剌一样。

    那么,经此一战,满都鲁就会成为漠北真正的主人。

    照这么分析,诈死的可能性最大。

    胡濙更是后怕。

    “老太傅,若满都鲁真的死了呢?”

    朱祁钰苦笑:“朕只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但也可能是天佑大明,满都鲁真死了。”

    胡濙也没了主意。

    这件事太突然了。

    大明在漠北没有暗哨,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道。

    “陛下,不如将决定权交给于谦吧。”

    胡濙叹息:“若满都鲁死了,纵然是天赐良机,但京师空虚,不容许我们任性一把。”

    “于谦地处前线,必然无比清醒。”

    “他不会因为一点小乱,就擅自出兵的。”

    “他用兵最稳,更知道大明的重要性,那是护卫京师的第二道防线,不容有失啊,于谦心知肚明。”

    “交给于谦,中枢不加置喙,才是最好的选择。”

    胡濙咬牙。

    他也舍不得放弃这天赐良机啊。

    奈何啊,京师空虚,倘若京师有二十万大军,管他是真是假,莽就完了。

    朱祁钰缓缓点头:“朕会告诉于谦,随他施为,不必担心京师,一旦大宁被破,朕来守京师,朕不怪他!”

    这样的皇帝,才是武将心中最完美的皇帝吧。

    太祖、太宗那是天下名帅,当世之杰。

    景泰帝远不如祖宗,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放权,极致的放权。

    还肯为臣子兜底,这样的皇帝,真的是想做事的朝臣,最理想的君主。

    “那朕如何回阿古?”朱祁钰又问。

    “答应下来!”

    胡濙斟酌着道:“先搞清楚,这个满都鲁是真死,还是诈死。”

    “派使团去鞑靼大营,名义就是去接收进贡之物。”

    “倘若是真死了,就让于谦喝口汤。”

    “若是诈死,就继续守着,耗死鞑靼。”

    “老臣想着,鞑靼国力不丰,不可能长时间耗的大宁的,不然也不会想出这个办法。”

    胡濙幽幽道:“先把阿古答应的好处拿到手,算是弥补些损失。”

    朱祁钰颔首:“朕去讨要,使者您来定。”

    “老臣遵旨!”

    一前一后出殿。

    胡濙踉跄一下,朱祁钰回身扶住他:“老太傅是不是太累了?您先回府歇息吧,朕来处置。”

    胡濙却摇摇头:“老臣还能坚持,不搞清楚,老臣放心不下,谢陛下担忧,老臣无碍。”

    但朱祁钰看他脸色发白。

    怕是心力交瘁,又大悲大喜,身体出了毛病。

    朱祁钰按住他:“老太傅,您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朕还得指望着您呢,不能病了。”

    “鞑靼使团,朕能应付。”

    “您先回府歇息,宫中有任何风吹草动,朕都让太监记下来,时时给您送过去。”

    “如何?”

    胡濙满脸感动,要跪下谢恩。

    “您今天免礼,回吧。”朱祁钰扶住他。

    胡濙眼中闪烁着感动。

    这样的皇帝,虽有收买人心之嫌,但哪个臣子不愿意为这样的皇帝卖命呢?

    看着朱祁钰的背影,他自然而然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磕了头,才乘坐御辇出宫。

    回到大殿上。

    朱祁钰换上了常服,笑容可掬:“大侄子,鞑靼的孝心,朕收下了。”

    “两国罢兵,握手言和。”

    “就在京峰口,设下马市,双方互通有无。”

    “可这马的价格,是不是需要谈一谈?”

    阿古明显松了口气。

    这个小动作,被朱祁钰捕捉到了。

    求订阅!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