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82章 漫画热,侦探热,童话热,第二次明奥战争
    这就是皇帝的格局。

    他要的是全行业爆火,而不在乎书画版权那点小钱。

    等一个个IP爆火,衍生版权,才是大头。

    他要盖动漫乐园,线下联动,同时把动漫人物授权给企业,允许企业使用。

    但现在,衍生版权还不值钱。

    皇帝一意孤行,把太子气得够呛,只能回宫里和太子妃抱怨。

    公开版权的消息一出。

    书籍业、漫画业,市值翻了几番,大批热钱涌进文化行业。

    因为优质版权,都攥在宫中的,如今皇帝公开版权,允许二创、搬运、借用、引用等等。

    也间接带动了相声、皮影戏、戏剧、舞台剧等文娱行业。

    北方入冬的时候,宫中公开宝贝系列,数码宝贝、恐龙宝贝。

    同时,也公布美少女战士,小魔女,光之美少女三部,打开女孩漫画市场。

    漫画迷大呼过瘾,女孩涌入漫画市场后,消费能力陡增,漫画市值跟着翻番。

    全行业市值突破了十亿。

    图书市场上,一部宋慈洗冤录,将纪元从公案,带到侦探新纪元。

    李承勋笔下的宋慈,成为了狄仁杰和李元芳的集合体,包拯和展昭的集合体,又帅又能打又聪明。

    增加武侠、志怪元素。

    一经发布,直接爆火。

    侦探市场诞生了三大巨头,包拯、狄仁杰和宋慈。

    可宋慈漫画,却在民间遇冷,因为同时期,宫中发表一篇名侦探柯南的漫画,备受儿童市场的喜欢。

    宋慈洗冤录偏向于成人市场,而名侦探柯南,则是儿童市场。

    临近年关,宫中公开发表希腊棺材之谜,和一部黑猫警长。

    资本中敏锐之士,已经发现了下一个风口,可能是侦探,立刻开始布局,向全社会征稿。

    果然,希腊棺材之谜发行后,民间大呼过瘾。

    黑猫警长也没遇冷,但表现中规中矩。

    宫中接连公布,聪明的一休、魔法少女、花仙子、机器女孩、葫芦娃几部漫画。

    最火的就是葫芦娃。

    原版葫芦娃很短,新版葫芦娃首发更新就是100话,葫芦娃和哪吒联动到一起,和封神故事息息相关,又融入了西方神话元素,导致全漫画扩容。

    年关的时候,宫中发布漫画麻辣教师,书籍放学后。

    同样是校园题材,前者还算温馨,后者看完让书迷毛骨悚然。

    宫中相继发布,东方快车谋杀案、死亡终局、幽巷谋杀案等等。

    漫画公布犬夜叉、蜡笔小新、机器猫,魔法少女、樱桃小丸子等。

    本格推理正式诞生。

    民间毁誉参半,觉得这种书籍,会教坏孩子,应该进行定级,不该给孩子看。

    中枢官员也觉得这种书籍过于血腥。

    应该继续出版狄仁杰、包龙图这样的,有社会深意,没有残忍的作案方式,具有一定教育意义。

    景泰六十一年,正月,内阁下旨,对书籍进行分级,各大书店、租书店等地方,要严格执行分级制度。

    宫中减少出版血腥,并规范图书、漫画市场,追求正能量。

    然后,宫中发布虹猫蓝兔七侠传,喜羊羊与灰太狼,圣斗士星矢,中华小当家、甜心战士、阿凡提、宝莲灯、猫和老鼠、美女和野兽。

    本来准备发布的推理,也只能暂时搁置,进行大篇幅删改,图书分级之后,才能发布。

    如此多优质漫画,使得漫画市场直接爆火。

    而之前布局侦探的资本,因为分级制度的诞生,都亏了一笔钱,谁也没想到,谋杀类在民间反响这么大。

    这分级制度,主要针对风月、血腥、暴力的分级,尤其不许给孩子看。

    对暴力分级,其实就是不允许写。

    宫中出品的,都在进行修改,民间正在印刷的,统统停印,民间发行的则进行召回。

    为了庆祝春节,宫中特此推出两部童话,一本格林童话,一本安徒生童话。

    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睡美人、灰姑娘、丑小鸭、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装、冰雪女皇、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优质童话。

    皇帝关注儿童市场。

    很快就公布政策,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儿童的纯真不被世俗沾染,严格控制教科书中对婴幼儿的不良引导,要求地方官员保护儿童,地方商人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务必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同时,刑部公布史上最严儿童保护法。

    并对地方士绅、官僚、商人等进行强制规定,必须要按照法律保护儿童等等政策新规。

    紧接着,宫中公布漫画唐老鸭和米老鼠、狮子王、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百变小樱、银魂、怪医黑杰克、假面骑士等漫画。

    民间虽然没有宫中这么多创意。

    但可以进行二创啊。

    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做的肯定比前面更好。

    三年来,好故事爆炸性涌现,导致这一阶段,很多好书、好漫画被埋没。

    而随着宫中漫画存货清零的时候,这些好东西,自然会翻红。

    皇帝打算斥资10亿,在全国上下,打造产业园。

    将书籍、漫画中的人物,搬进乐园里。

    初步预计,需要一百亿资金,皇帝出资一部分,吸引民间资本入局。

    项目刚上马。

    推理,宫中修改完毕,陆续登陆市场,侦探福尔摩斯、尼罗河上的惨案、禁闭岛、恐怖游轮、无人生还、沉默的羔羊等等,陆续登陆侦探市场。

    这些书籍,根据政策进行了部分删改。

    侦探红极一时。

    写历史,一个家肯定干不过宫廷家,但写推理悬疑,一个人肯定比多个人强。

    推理的逻辑是需要自洽的,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逻辑才能成为闭环,多个人共同完成的,一眼就会被人看出来。

    再完美的犯罪,也出现了漏洞,一本书的精彩程度就会下降了。

    所以,宫中带火了侦探,民间诞生了一批家,产生了一批爆款。

    和武侠一样,民间出品的,照样好看。

    这股风气。

    不止在国内爆火,大明藩国内,同样火得一塌糊涂。

    从正史到野史,从宫廷到民间,从朝堂到江湖,从武侠到推理,从成人漫画到儿童漫画。

    一本本精彩的、漫画,火爆了国内外市场。

    现如今,非洲、大洋洲、美洲,民间百姓都捧着本书在看,都在学功夫,大明爆发了武侠狂热。

    侦探热尚且没传到这边来。

    像分封在马达加斯加的钟王朱见汭,本身就诗画双绝,看完历史后,也开始动笔,写了一部春秋演义。

    还没写完,武侠热就传到了非洲。

    马达加斯加这个岛上,民众都在哼哼哈嘿的练武,武术在民间爆火。

    朱见汭决定,他也写一本武侠。

    刚写了一半,侦探又火了,他看得如痴如醉。

    他在想,能否将武侠和侦探结合,但已经有陆小凤、楚留香珠玉在前了。

    能否写一本现代武侠,把各种武术,统称为国术,用国术改变现代生活的故事。

    龙蛇演义,就此诞生。

    一本国术,融合武侠和侦探,主角腹黑而又勤奋,他亲笔开始写,他的御用文人帮他修改。

    很快,龙蛇演义写完。

    漫画风,也传到了马达加斯加,他又萌生画漫画的心理。

    将龙蛇演义发表之后,开始研究把龙蛇演义改编成漫画。

    先在本地发表,随后在全世界发表。

    景泰六十年,龙蛇演义发表,顿时引领现代武侠风潮,一时之间,霍元甲、叶问、马永贞等涌现。

    武侠从古代,到现代,非但没有市场遇冷,还引起一个又一个潮流。

    武侠梦,成为一个年代特有的文化符号。

    在大楚。

    朱佑樘这段时间顶着个黑眼袋上朝,脑子里都是情节,宫中发表的每一部,他都仔细看了。

    他最喜欢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

    看得如痴如醉。

    可这两本书太短了,几天就看完了,看完后十分空虚。

    他也提起笔,决定续写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中间跨度也挺大,他打算把这段武侠空白给补齐,主角是郭襄。

    可他政务繁忙,自己根本没时间写作。

    干脆,从民间征召一批家,他也学老皇帝,把大纲提供给家,让他们代笔。

    写完一本,他看完觉得很爽。

    决定对这三部曲,进行魔改,变成纯爽文。

    不止他看得爽,发表后,民间好评如潮,果然人人都有一颗看爽文的心啊。

    大楚今年还是景泰六十年,侦探风还没吹过来,漫画也没那么爆火。

    这边还沉浸在武侠之中。

    从历史热,到武侠热,已经让百姓看得如痴如醉了。

    后面还有侦探热,漫画热,童话热。

    武侠风已经吹满了整个欧洲。

    朱佑樘毕竟是一国之君,他对儿子可没有老皇帝对儿子那么放心,他还是大权独揽。

    这几年,大楚日子不好过,尤其吞并了奥地利后,奥地利人躲进深山老林里,对大楚进行抵死反抗。

    欧联体又极力攻打楚陈几国,日子过得很难。

    隔壁陈国收了英国当狗腿子。

    本以为欧罗巴诸国会就此决裂,却没想到,英国转头就背刺陈国,导致陈国差点沦陷。

    当时差点没把朱佑樘给笑死,朱见溽是真的蠢,只要稍微懂得英国发家史就知道。

    这就是个二五仔啊。

    一直在背刺盟友,或者走在背刺盟友的路上,这家伙也有一颗称霸的心,哪里会甘心当小弟呢。

    现在两国不死不休。

    吃亏的肯定是陈国,英国完全可以躺平,反正有德法帮助,还有卡马尔联盟那些强盗,英国吃不到亏。

    其实,英国压根就没打算投降陈国,朱见溽认为自己了解英国,其实被英国摆了一道。

    现在陈国局势很尴尬。

    想找英国复仇,没这个实力,本土还要防备维京人的抢掠,根本无法反击英国。

    导致陈国,成为欧罗巴大笑话。

    朱见溽现在都不敢公开露面,不能报仇之前,是不会出现了。

    倒是国土面积狭小的荷兰,是真的废了。

    主要是海船被大明击沉,本土被不断蹂躏,从一个商业大国,退化成了农业国。

    甚至,他们种植的粮食自己还不够吃呢。

    国内年年都有人饿死,导致大批大批荷兰人,走上了海盗的路,四处劫掠列国。

    不止陈国倒霉,英国也没好到哪里去。

    荷兰距离英国最近,不抢英国抢谁啊。

    而德法,此刻却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因为明奥战争,大明于景泰五十八年战败,奥斯曼帝国如今还处于上风。

    大明根本无法突破奥斯曼的防线,上百万大军,被困在奥斯曼,退不下去,也无法前进,每天消耗巨大粮食。

    整整两年了。

    也就大明如此可怕的国力,才能支撑这场战争。

    换做任何一个国家,早就撤军了。

    德法国内气氛非常宽松,欧联体肯定是保住了,甚至陈国损耗光了元气,他们两国都能得以扩张。

    只是可惜的是,匈牙利被大明灭国了。

    好处是,土地被德国得到了。

    大明分封过来的蔡王朱见涯,只是得到了一块,所以得到最大便宜的是德国。

    德皇瞬间成为欧罗巴最大霸主国。

    同样的,德国也是群狼环伺。

    欧联体诸国,不满德国吃独食,楚、陈、蔡、齐四国合围德国。

    主要是大明在明奥战争中处于下风。

    导致大明藩国暂时偃旗息鼓。

    只要大明在土耳其取得胜利,列国就会好好教训教训德国。

    大明书籍爆火,大批大批翻译入欧罗巴诸国,诸国也跟着品鉴大明文学,崇敬于大明文化。

    也跟风写历史文学,可欧罗巴历史真的很短暂。

    他们的历史,更多是伪造出来的。

    真要找自己的历史,真没有拿得出手的,倒是宫廷趣事很多,但无法用言语表达。

    因为这东西太h太暴力。

    处处都跟那破事擦边。

    现在都讲文明的时代了,这东西写出来在大明都是禁书,大明要的是好故事,而不是擦边文学。

    不过,千万别低估各国人民的创造性。

    他们没有历史,但我们会写爽文啊,三个火枪手,应运而生。

    本来是写路易十三时代的事,改一改,变成路易十一时代的,反正这是本纯爽文,文学性、故事性都很垃圾,但在历史爽文里排名前列,只能说这本书很爽,很好看。

    这本书能成世界名著,足以看出当时人的审美低下。

    可见当时的法国人民没看过。

    这种破书能成世界名著,决定名著的这人估计也没看过几本书,还有基督山伯爵,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都是爽文,爽就爽了,名著个屁啊。

    再看看大明这边的文学,四大名著足够秒杀所有世界名著了。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能够万金油一样解读所有事,能从各个角度当中解读出精华含义出来,最终能自圆其说,教育育人,这才是名著。

    若爽文都能做名著的话,只能说明审美下行。

    论文学这一块,世界加一起都干不过华夏,华夏打仗未必最牛,但搞文字方面,必须登顶。

    在土耳其战场上。

    王琼战败后,朝廷没有降罪处罚,而是将王宪调过来,担任副帅,并对奥斯曼战场上增兵增加装备。

    这一等,就是两年。

    景泰六十年,王琼发动反击。

    水师突袭伊斯坦布尔。

    大明水师兵出两路,一路攻打奥斯曼黑海舰队,一路攻打爱琴海舰队。

    获得胜利后,占领伊斯坦布尔,切断奥斯曼和欧洲联系。

    同时。

    王琼统兵北上,拿下开塞利,切断奥斯曼两翼。

    然后集中力量,消灭奥斯曼野战部队。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欧罗巴上下不屑一顾,可战局急转直下,大明切断了奥斯曼对外联系,把奥斯曼困在半岛上。

    列国才后知后觉,德国派遣大军试图打通要道。

    却被蔡国、齐国联合进攻,拖住德国南下的脚步。

    齐国还在试图吞并更多的波兰地盘。

    波兰刚立国,又被灭掉,反复几次,波兰不想立国了,德国也不肯扶持这个面条国家了。

    波兰大平原上,每一天都在战争。

    随着蒸汽机在大明应用后,也改变了战争方式。

    景泰五十九年,商国修建了铁路主干路,并修通了通往鲁国、赵国、齐国三国的铁路,四国连为一体。

    四国若合为一体,就是东欧霸主。

    景泰六十年,齐国全境修通铁路。

    齐国运兵、运物资,依靠铁路。

    德国还得靠两条腿走呢。

    他们也想获得铁路技术,但大明坚决不许外泄,并严令各藩国严加管制,一旦铁路技术外泄,撤销藩王王位。

    所以,各国都在修铁路,但欧罗巴还没有铁路。

    之前大明确实想帮他们修铁路的。

    但他们组建欧联体,和大明宣战了,双方是敌对状态,大明决不许重要技术泄密。

    齐国一个小国,能单独硬抗德国这个庞然大物,靠的就是先进的技术。

    这技术可把德国馋够呛。

    德国还用老技术,硬抗齐国的进攻。

    大商最近在整饬白俄,收复哥萨克汗国的地盘,没工夫搭理德国。

    明奥战争打到关键时刻。

    奥斯曼皇帝乞求列国出兵襄助,可列国通往奥斯曼的道路,都被切断了。

    奥斯曼只能独面大明120万大军。

    王琼发誓要雪耻。

    战争打得极为惨烈,一座一座城池被攻克。

    奥斯曼处于绝对下风。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