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京师第二阔少
    “可先生一没有带着大明吃败仗苟且,二没有大规模的民乱,那些个刁民也没有拿着锄头镐头砸烂咱们这些缙绅的大门,破开咱们的粮仓不是?内外咸宁,自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入寇以来,可有这样的安稳日子?”

    “他能干就让他干呗,咱们过好咱们自己的日子好了。”

    万文卿这番劝说,可谓是语重心长,他真的是看在同乡同师同榜的面子上,劝邹元标别再折腾了,再折腾命没了。

    事实胜于雄辩,张居正就是再烂,也比严嵩强,比徐阶强,比高拱强,这万历以来,大明未尝一败,也无内忧,即便是清丈还田严刑峻法,可大明有了革故鼎新的景象,大明也再次变成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至少京郊十里,不是三五成伍,十百成寇,都是江湖大盗。

    “还是要倒张!”邹元标满脸通红,愤怒无比的说道。

    “为什么要倒?你自己博誉于一时,可曾想过你的亲朋,可曾想过你的父母?我们跟你是好友,你被雷劈的时候,把我们也连累了!”万文卿一直好言相劝,结果这邹元标就是不听,万文卿也有了火气,怒气冲冲的训斥着邹元标。

    万文卿猛地端起一杯酒更加大声的说道:“你心里那些小九九,我还不知道?不就是觉得倒张有名望吗?博誉就能平步青云了吗?没门!世态变了!”

    “今天这杯酒,饮过之后,从此路人!”

    万文卿一饮而尽看向了伍惟忠,十分平静的说道:“伍兄,此去经年,自有良辰美景,若是有意,我在广州等你。”

    万文卿说完这话,转身就走,伍惟忠看着邹元标悻悻的说道:“你…好自为之,万兄,等等我!你之前说要带我一起的!”

    伍惟忠走出去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万文卿的身影了,因为万文卿已经进了另外一个包厢。

    包厢里赫然坐着爱看热闹的大明皇帝朱翊钧,没错,隔墙有耳说的就是皇帝陛下,这个邹元标的事儿,王谦禀报到了皇帝这里,才有了朱翊钧出门看热闹的事儿。

    万文卿的仕途,可不是三伏天过火焰山,陛下就是那太上老君,罩着万文卿。

    “参见皇爷爷,万岁泰安。”万文卿跪在地上行礼。

    “你家恩师,胡直。”朱翊钧手虚伸指了指旁边的胡直,笑容满面的说道:“你们师徒有七年没见了吧。”

    万文卿抬起头,惊讶无比的说道:“先生?”

    “你做得很好,为师十分欣慰。”胡直满是欣慰,他从广州坐了五天的水翼帆船,一上岸,居然罕见的晕地,这缓过神来,才觐见陛下,刚觐见,就被陛下给拉来看热闹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自己的徒弟邹元标,居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谢先生赞誉。”万文卿再次叩首,胡直是大儒,而且是讲良能良行致良知的大儒,教导这些弟子,十分用心。

    “免礼吧,赐座。”朱翊钧看向了胡直,就是典型的儒学士的打扮。

    胡直的心学和张居正的心学又不同,张居正认为这人只要肯知行合一,就能致良知,可是胡直认为,首先要有良能,才能有良行,才能致良知。

    没有那个天分,就没有良行,做的越多,错的越多,认知就错的更多了,就不能致良知。

    在这方面张居正更像保守的儒学士,讲究一个有教无类,而胡直这个学说的风格,就是救不了就直接放弃。

    “万文卿,你真的要去做监当官吗?”朱翊钧对万文卿的选择,非常好奇。

    大明的监当官制度,在南衙和各大市舶司开始试行,张榜之后,有些举人应征,万文卿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士应征,朱翊钧还以为这些个进士们,万万不会脱下长袍去监察勾当。

    “是。”万文卿想了想说道:“家里海贸,父亲早年弃儒从商,学生从来不觉得从商是什么贱业,学生其实挺擅长做买卖的,若是仕途不顺,学生就回去继承家业。”

    开海的豪商都很有钱,而且吉安万氏,可是个开海的豪族,一个掌柜就握着十几条三桅夹板舰,万文卿家里有三桅夹板舰近五十余条,在电白、月港、新港等地,都有自己的产业,是不折不扣的豪族。

    万文卿始终不认为皇帝和张居正的政令有什么问题,他们家富,江西人尽皆知,陛下也没为了钱把他们家给抄了,那松江孙氏是朝廷的走狗,他们万氏可不是,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吗?陛下的信誉是极好的,不干那些天怒人怨的事儿,陛下才懒得理会你家里到底有多少钱。

    万氏富得流油,没有被抄家,的确是站的正,骆秉良尽力了,万氏腚底下脏事也不少,但都够不上抄家的标准。

    “你刚才和邹元标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去广东就是为了那点事儿?”朱翊钧神情复杂的问道。

    “是。”万文卿根本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犹豫,回答极为果断,家里应有尽有,就喜欢这个。

    “嗯。”朱翊钧只能说人各有志了,人家喜欢,大明又不禁止,只能随他去了,皇帝有点好奇的问道:“你为何不肯答应邹元标一起倒张呢?”

    万文卿再次选择了直言不讳的说道:“太岳先生横强,邹元标这么说,让学生想起了西游记里的一幕,那九头虫对波奔儿霸说:你去干掉唐僧师徒。”

    “学生才几斤几两,充其量就是个奔波儿灞,没那个能力,就不参与此事了。”

    朱翊钧频频点头,看着胡直说道:“自知之明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啊。”

    都是胡直教出来的学生,但是差距十分的大。

    胡直是犹豫犹豫再犹豫,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面有不忍的说道:“陛下,臣有一个不情之请,给邹元标安排个边方垦荒的事儿吧,他并不蠢笨,现在就是迷了,一事无成,又不知道要做什么,去边方干几年活儿,就清醒了。”

    朱翊钧敲了敲桌子,玩味的说道:“胡先生知行不一,总是宣扬着该放弃的时候放弃,没有天分就不要浪费精力,今日胡先生为弟子求情,略显不智。”

    “毕竟是自己的弟子,耳提面命多年,老朽无能,教徒不善。”胡直背后升起了一层的冷汗,陛下年纪小,可是这手腕硬啊,这邹元标的知己,都是皇帝的人。

    “胡先生既然开口了,那就送到应昌去垦荒吧,三年五载,必有结果。”朱翊钧思索再三,如此决定。

    朱翊钧起了一念仁心,其实不复杂,因为在原来的历史线里,邹元标在天启年间,为张居正不断奔走平反,说:江陵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国家之议,死而后已,谓之社稷之臣,奚愧焉?

    邹元标因为上奏说张居正被夺情不为人子被皇帝打断了腿,抱着一条腿为张居正平反,总归是贱儒的影子里还带着一丝的正气。

    那时候张居正的门下早就散的散死的死,朝中阉党和东林倾轧愈演愈烈,给张居正平反,得不到什么好处。

    “臣叩谢陛下圣恩。”胡直甩了甩袖子,跪在地上,大家都说陛下暴虐成性,胡直并没有看到陛下身上的暴虐,邹元标作为进士,入刑部考察政务,是朝士,非议大臣必然获罪,最少也是流放。

    朱翊钧和胡直说起了心学和矛盾说,皇帝发现,这胡直的心学,是有些东西的,他主张的那些道理,十分契合矛盾说,算是大明社会意识的补充。

    在结束了奏对之前,朱翊钧忽然开口说道:“万文卿。”

    “学生在。”万文卿赶忙回答道,陛下今天是来瞧热闹的,能在走之前,给陛下陪酒,够他万文卿吹一辈子了。

    “你和王谦关系如何?”朱翊钧看着万文卿问道。

    万文卿俯首说道:“莫逆之交。”

    “你们天南海北,怎么就莫逆之交了?”朱翊钧一愣,看来这个万文卿成为进士里面唯一的监当官,怕不是这个王谦给万文卿挖的坑,这味道太熟悉了。

    万文卿思前想后俯首说道:“王御史和学生同窗,他…比学生还有钱。”

    果然,王收买还在发力!

    王谦一次次用银子证明了银子作为天然货币被广泛认可,王谦真的很有钱,万氏的钱是万氏的钱,万文卿花多少,还要看老爹的脸色,他还有兄长和几个弟弟要争夺家产。

    王谦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

    回宫的路上,朱翊钧走到了半道突然对冯保说道:“冯大伴去趟王次辅的府邸,问问王谦这次说服万文卿花了多少钱。”

    冯保没过多久就回到了西苑广寒殿,告诉了陛下,王谦和万文卿的社交,一共花费了三万余银,主要是从南衙找花魁过来有点贵。

    “三万两!他老王家就是再有钱,能受得住他这么霍霍吗!三万两,能买三百万斤猪肉了,整个京师的猪价都得涨三分银!真的是,真的是!给他报!给他报!”

    “唉,到底是给朝廷办事。”朱翊钧咬牙切齿的说道!

    真的是后槽牙都快咬碎了,三万银,十六分之一个隆庆皇帝的皇陵了!

    给朝廷办事,自然不能亏待,这王谦可能聪慧程度上稍逊严世藩,可是这出手阔绰上,堪称京城第二阔少!

    京师第一阔少,当然非皇帝莫属,一出手就是一千万银投资开海,王崇古都得联合晋商才能拿出一千万银来。

    冯保赶忙说道:“王次辅说,若是报销,投入南衙开海就是。”

    “这还差不多,算他王谦有点恭敬之心。”朱翊钧这脸色才缓和了下来,还是知道体朝廷振奋之意。

    言先生之过斩的禁令,维持到张居正回朝,这是之前就确定过的,张居正都回来了,自然解除禁令了。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