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零八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
    吝啬和阔绰,都是朱翊钧。

    朱翊钧看向了观礼台上的百官,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些玩味儿,他倒是希望这些百官能给他一点点的惊喜,大明开海逐渐深入,海贸厚利实在是动人,大明市舶司抽分、大明的禁令让遮奢户们没法肆无忌惮的赚钱,朱翊钧希望这些遮奢户的喉舌们能够跳出来。

    杀鸡儆猴,需要持续的杀那些敢于冒头的家伙,才能震慑遮奢户的野心。

    但朱翊钧越来越发现,京堂的百官,和太液池里的鱼一样精明,一方面皇帝该动手的时候,从不手软,另一方面,都察院的海瑞、李幼滋反腐抓贪,一拿一个准,这让京堂的百官更加小心。

    海瑞不是酷吏,但他做的事,完完全全就是个酷吏,哪有反腐抓贪,大半夜,把正四品的少詹事、少卿从被窝里拉出来的?士大夫的脸面都被海瑞扔在了地上,用力的摩擦还啐了几口。

    但指责海瑞这个道德楷模,道德圣人,又实在无从下口,海瑞狠起来,这把神兵利刃,甚至敢直接对准皇帝,张居正都知道迂回一下。

    上次开拓爵赏,海瑞就跑到皇极门,把科道言官给劝走了,自己伏阙,请皇帝收回成命。

    朱翊钧看向了武勋,也是有些怒其不争,大明的武勋,多少有点懒散,对骑营的组建,有些冷漠,甚至没有热切,大明的武勋子嗣们,大多数连讲武学堂的考校都无法通过,只能领一个不视事的闲差,一遍一遍的诉说着祖上的荣光。

    在观礼台下,还站着一群没有资格落座的五品及五品以下的官员,还有一些番夷使者,入京送羊毛的三娘子也在其中,那表情十分的复杂,担忧恐惧之中,还带有一些解脱。

    骑营阅视结束,朱翊钧略微有些不舍的看向了北大营,坐上了车驾。

    小黄门已经检查了很多次的马拉车厢,而冯保又绕了两圈,才一甩拂尘,大声的吆喝着:“摆驾离宫。”

    马拉车厢开始前进,从德胜门入,沿着兵道进入了京城,突然马拉车厢缓缓的停住,因为沿途检查轨道的缇骑奏闻前面出了状况,大驾玉辂很快被顶了起来,更大的车轮装在了车轴上,只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车驾就已经拐到了另外一条路上,向离宫疾驰而去!

    朱翊钧颇为兴奋的询问情况,他还以为有人在轨道上埋了火药,等待他的车驾驶过的时候,安排一场声势浩大的刺杀。

    朱翊钧可是带着甲,扣上兜鍪就能作战。

    俞大猷离世之后,朱翊钧越发小心了起来,他现在已经很少在京营校场之外骑马了,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为了防止意外,只能慎重。

    对于火药炸车驾、而后刺客从街头巷尾涌出刺杀,这出戏,缇骑做过数次的预演,大明皇帝的大驾玉辂,下面有一层一指厚的钢板!

    但很可惜,只是一处铁轨连接处松动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才选择了启动预案。

    “激化矛盾,也是一种调节矛盾的办法,让朕失望的是,遮奢户的胆量和他们的眼光一样的狭隘,连刺王杀驾都不敢,当什么遮奢户!”朱翊钧回到了离宫,对着冯保略有些不满的说道。

    喜欢看热闹的人,甚至希望自己变成热闹,可惜希望,落空了。

    冯保将整理好的奏疏放在了御前,笑着说道:“那不是指着陛下发分红吗?西土城遮奢户和晋商们,可是押了大半个身家在燕兴楼船舶票证交易行里,他们比臣等还怕陛下出事。”

    张宏为陛下沏好了茶,也是乐呵呵的说道:“陛下现在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现在非常反对陛下前往北土城操阅军马,坊间还说,陛下若实在喜欢,去看看阅视一下也无妨,不要下校场,去溜达一圈就行了,天子万金之躯,这刀剑无眼,万一伤到了怎么办?”

    “这会儿朕是万金之躯了?”朱翊钧嗤笑一声。

    燕兴楼的五桅过洋船认筹万历八年正月恢复,累月增加,按照当初的规则,万历八年起,不再按月分红,而是改为了整年,已经尝到了甜头的遮奢户们,俨然已经从过去完全对立、抗拒,变为了拥戴。

    “一群见钱眼开的家伙!”朱翊钧拿起了一本奏疏,看完了之后,也是愣了片刻。

    奏疏是松江巡抚汪道昆写的,奏疏里则是民信局的一些变化,民信局,永乐初年,宁波帮的商贾在大明不断迁户安置的大背景下,创建的一个类似大明九龙驿站一样的营利机构。

    在汪道昆的奏疏里,民信局从寄递信件、物品两种简单职能,增加一种经办汇兑的业务,类似于大明宝钞局的钱引票证一样的东西,大明的商贾可以在这些民信局存取银两。

    孙克弘有一笔银子要拉到京师,他不需要把现银直接拉到北衙,而是存到松江府民信局,再到京师民信局取出来。

    这种生意,有个专业的名词,叫票号,汇票庄或者汇兑庄。

    经办汇兑业务,在繁华的南衙十四府,早在弘治年间就已经出现,但大规模的发展,扩展到北衙、大同,甚至是辽阳,就是去年的事儿。

    汪道昆之所以如此上书,是因为宁波帮的商贾控制民信局,狠狠的坑了孙克弘一把,孙克弘有一笔三万两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消失了,经办汇兑的汇票存根,被松江民信局给弄丢了,弄丢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汇票存根是从水路入京的,送汇票存根的民船,翻船了。

    孙克弘家大业大,不心疼这三万两银子,他到衙门告状,就是要个说法!是不是宁波帮的商贾在搞针对!别家经办的银子都无碍,存根丢了,还有本地存根,怎么单单他拿不出来。

    汪道昆上这道奏疏,是希望建立一套隶属于大明官驿的票号。

    大明官驿入不敷出,累年亏损,虽然经过了山人不得冒领官身的清理,大明驿站已经不再是过去严重亏损的状态,但亏就是亏,大明精算风气之下,这官驿恐怕迟早会被精算,那么寻找新的赢利点,供养庞大的驿卒,就成了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下章内阁、户部、兵部,拟个章程,设限七日,弄个草议来看,按汪巡抚的说法,可以先建松江、北衙、南衙三个地方,一点一点的扩大规模,小步快跑。”朱翊钧朱批了汪道昆的奏疏。

    票号,是银行对外业务的雏形。

    想要组建大明银行,大明的铸币要满足大明的需求,也要建立完整的对外业务,只有宝钞局和宝源局是远远不够的,朱翊钧很乐意看到这种探索。

    同样,开海正在孕育新的资产阶级,而且孕育、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朱翊钧的预料。

    “下诏内阁、兵部,询问催促水师扩军。”朱翊钧又拿出了中旨,写好了询问的内容,让冯保去办。

    水师必须要加速扩张了,虽然通过了廷议,但执行下去,需要些时间,朱翊钧本来打算用三年时间扩军,现在看来,必须要加快脚步了。

    “把潞王给朕叫过来!又跑哪去了?”朱翊钧批阅了几本奏疏,才发现朱翊镠没在御书房。

    朱翊镠已经重新开始御门听政,按照朱翊钧的培养计划,朱翊镠需要把每天批阅过的奏疏都看一遍,不懂就问,每日晚膳后,朱翊钧会提问九个关于奏疏的问题,能够完整奏对,不用到校场跑圈。

    御门听政,朱翊镠不情不愿,这看奏疏问国事,那更不配合了。

    “殿下回潞王府了。”张宏和冯保互相看了一眼,小声的说道。

    “干什么去了?”

    冯保无奈的说道:“说是波斯美人排了新的舞,让殿下鉴赏一番,殿下已经去了!”

    “波斯美人?”朱翊钧看着手中的奏疏,一拍桌子大声说道:“把他叫来!今天他只要错了一问,明天跟骆思恭对练去!”

    朱翊镠是带着痛苦面具来的,今天万国美人可是准备十几个舞,不仅仅是波斯美人!被皇兄硬生生的搅和了!

    明明今天已经操阅骑卒,真的很累了,他还以为皇兄会把奏疏放到明天,他高高兴兴去看舞,结果被拉来继续查问国事。

    朱翊镠听闻要跟骆思恭这个青年组第二高手对练,立刻就认真了起来,骆思恭一根筋儿,有皇命,那下手从不手软。

    朱翊镠对答如流,让皇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明天骆思恭跟你对练。”朱翊钧非常满意,选择了恩赏。

    “啊?!”

    “不是,哥!不是说答不上来,才跟疯…骆思恭对练吗?”朱翊镠猛地瞪大了眼睛大声的说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金口玉言,绝不可出尔反尔!”

    朱翊钧老神在在的说道:“朕又没说答上来,就不用了。”

    “陛下!”朱翊镠跳了起来,连连摇头说道:“先生说了!国失大信,人心启疑,臣弟陷陛下不义,臣弟罪该万死。”

    朱翊镠这一句话,以退为进、道德绑架、上纲上线,不得不说,朱翊镠这读书人的书没读多少,花花肠子倒是都学会了。

    “那算了。”朱翊钧点头,收回了成命,他是个很讲道理的人,让熊廷弼上就是了。

    “哥!敞亮!”朱翊镠高兴了,他完全不知道成年人的人心险恶,骆思恭不好对付,熊廷弼也不好对付。

    “哥,我一直有个问题,四书五经,都是先秦时候的东西了,最少最少也一千五百多年了,咱们怎么还读这么早的书呢?贱儒总是说,今不如古,我还小也不聪明,哥你知道为什么吗?”朱翊镠坐在太师椅上,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读的书,太老了。

    朱翊镠最近也在慢慢读《荀子》、《管子》,也都是张居正为陛下注解的,但这些书,都太老了,如若不是皇帝足够的离经叛道,四书五经之外的东西,都读不到。

    “你这个问题,很好。”朱翊钧合上了奏疏。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