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 第一百三十六章 百大专辑排列
    他是真没见过这么能砸钱,且锲而不舍的女人。

    “那么陈启明,关于宝岛的百大专辑评选,你有什么看法吗?

    你不觉得,以你这两张唱片的破纪录销量,不应该只排在现在的位置上吗?”

    有记者见陈启明没回答百大专辑的事,立刻就问道。

    “这个我没什么看法,虽然唱片销量是衡量一张唱片好坏的最近方式。

    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我有看百大专辑的排列榜单,排在第一的是罗大佑先生的《之乎者也》,第二是《搭错车》。

    这些专辑或许销量并不如我的这两张专辑,但这两张专辑以及前十所有的专辑,它们都为华语乐坛带来了很强的变革性。

    在这一点上,我比不了它们!”

    沉吟少许,陈启明开口说道。

    他说的话并不是假话,而是真心实意的想法。

    陶晓清联合数十上百位音乐从业者评选出来的这个榜单或许并不是太准确。

    但这个榜单却是的的确确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罗大佑的《之乎者也》,正是这张专辑,带领宝岛流行音乐乃至整个华语乐坛走向了毫无前例的批判与省思风潮。

    而第二的《搭错车》,其讲出了想讲的故事,用音乐创造出了想创造的画面,最后却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到了那个声音,那个将唱出心声、唱出感情、唱出故事的声音——苏芮的声音。

    而这个声音,穿过了岁月的长河,一直流淌到现在。

    如果再配上《搭错车》这部电影,再去听这张专辑,那将更让人能体会到这张专辑中的那种心声。

    除了这两张专辑,前十的每一张专辑都或多或少在华语乐坛拥有不俗的影响力与地位。

    比如排在第七的《一无所有》。

    这张专辑是崔健掀起内地摇滚热潮的重要专辑。

    正是这张专辑,才会让内地的摇滚进入了一个野蛮生长的时期。

    毫不夸张的说,它绝对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当然,是不是巅峰就不知道了。

    “但同样有人认为,你的《心太软》与《童话》这张专辑应该有更高的地位。

    据我们所知,今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多位R&B歌手冒头,他们的歌曲都有受你的专辑影响。”

    有记者替陈启明鸣不平。

    闻言,陈启明笑了笑,“如果我真的能带来新的变格,那为何不交给历史来评判呢?

    如果将1965年到今年规划为一个时期,那后面是不是还会有另外一个时期呢?

    说不定十年以后,又有人重新排列专辑,亦或者选取1993年到后面某个时期的专辑进行排列呢!

    到时候,我如果真的达到了那个高度,我想,他们应该不会吝啬把我放在前列吧!”

    回答完这个问题后,陈启明扫了那边的徐克一眼,说道:“关于我自身的问题,我已经说的够多了,大家聊聊《青蛇》吧!

    你们看海报,我可是在演员表的第一个,这可是我的第一部主角戏。”

    其实关于开机仪式的时候演员谈论自己的事情,这并不是被禁止的。

    香港的制片商们很信奉演员自身能给作品带来更大的关注。

    因此,他们从不会不容许演员在发布会上聊其他话题。

    甚至,一定程度上,他们还非常喜欢你多聊一些爆炸性的新闻,这能给电影带来更大的关注。

    不过,陈启明觉得,私事还是不要聊太多为好。

    他更喜欢把电影归在电影,音乐归在音乐上。

    嗯,就是该谈电影的时候只谈电影,该谈唱片的时候也不谈太多电影的事情。

    接下来,陈启明与记者聊了一会电影的问题。

    期间,也终于有记者去采访吴兴国与徐克等人。

    甚至,还有记者直接问出了一个让徐克有些尴尬的问题。

    “徐导,你为何会想起邀约陈启明来出演法海!

    你是不是因为他人气高,所以……”

    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让徐克有些脸红。

    他还就是因为陈启明红,所以才邀请他的。

    不过徐克也是老油条,最终以一句陈启明适合这个角色为由糊弄了过去。

    结束记者采访后,徐克没人记者离开,而是抓了他们壮丁,让他们帮忙客串等会要拍摄的戏份。

    今天有两场戏。

    两场戏都是陈启明的戏份。

    先拍的是法海第一次出场的戏份。

    按照徐克的说法,这场戏是为了体现出法海这个角色心中的固执。

    而这也会是整部戏中需要用到群众演员最多的一场戏。

    剧组找了几十名群众演员,加上十几个被抓壮丁的记者,总计将近百人。

    所有人全部换上了群演服装,戴上丑陋的人皮面具,全部汇聚在拍摄的那个场地上。

    徐克开始给群演以及那些根本不会演戏的记者讲戏。

    而陈启明则换上那套白色僧服,一支手握佛珠,另一支手则单手施佛礼,在镜头前扫视所有群演。

    说实话,第一场戏一开拍,陈启明就明白为何梦里关于这部电影的信息不多了。

    徐克这家伙是真的不安分。

    他在这部电影中想表达的东西太深奥了。

    就如眼前这一场。

    其实在剧本中的设定中,面前这些群演其实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人,是真正的人。

    但,徐克因为想展现人心丑陋,所以便让所有人都戴上丑陋的面具,以此来显示他们的丑陋。

    当然,这里这些人的丑陋,其实都是以陈启明的法海的视角来看到的。

    法海法力强大,能看透人心,这些人丑陋的样子都是在他的心眼下看到的。

    “action!”

    随着徐克一声令下,庞大的剧组立刻运转了起来。

    摄影机先从哪些类似妖魔的人身上一一扫过。

    而群演们则按照徐克的交代,就像疯子、没有智慧的行尸走肉一般重复的做着一件事。

    然后,当一块银子飞起,所有丑陋的人立刻争相拥挤在一起,开始抢夺,互相攻击。

    安着轨道的摄影机从这些群演中滑过,将他们的举动全部拍入胶片中。

    这其中,当然也有群演的表现不合格。

    陈启明就看到一个之前采访过他的记者在场中东张西望,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陈启明相信徐克也看到了那个记者的表层不合格。

    但徐克并没有喊停。

    一场戏,特别是现在这种高达百人的场面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完全影响不了整个剧组的运转的。

    你不合格,大不了把你的戏剪掉就行,真以为剧组会因为你一个龙套就停下来,那未免太过于高看自己。

    摄影机从轨道上滑过,终于来到了陈启明面前。

    陈启明单手施着佛礼,一脸怜悯的扫视着场下的众人,抬起头看向天空,“人!”。

    “咔!OK,下一场!”

    徐克在远处一直观察着陈启明的表演。

    这一场戏,法海需要把心中的怜悯与复杂全部展现出来。

    毫无疑问,陈启明做到了。

    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也怕陈启明是那种一场戏需要拍摄好几遍的那种人。

    真要这样,这部戏的投资可能还要再增加。

    作为香港目前最喜欢玩特效的他,这部戏一样是一部要用到很多特效的电影。

    电影特效本来就足够费钱了,要是陈启明的演技再不给力,后续的投入绝对会更多。

    这绝对是他不想看到的。

    而陈启明的表现没让他失望,这让他松了口气之余,也很庆幸请了陈启明来演。

    毕竟,既合适、又有演技,还有人气的演员在香港是真的不多。

    全香港,也就刘德华、张国荣、李连杰等人。

    至于周星驰……

    他并不适合这样的戏。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