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 第四百三十七章 收购银河映像
    这几乎占据了整个香港电影市场的总票房的一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由陈启明执掌的太平洋阵容已经超越嘉禾、永盛,成为了香港第一影视公司。

    在香港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陈启明现在已经成为了邹文怀那个等级的人物。

    如此人物,哪怕他年纪才二十多,但却没有任何人敢轻视他。

    况且,就像杜琪峰说的一样,他对陈启明这边收购银河映像的条件很满意。

    这代表他已经同意了要并入启明影视。

    而银河映像一并入启明影视,陈启明自然就是他的老板。

    对待未来老板,他自然要拿出点态度出来。

    “李小姐,又见面了!”

    跟陈启明打完招呼,杜琪峰便看到了跟在陈启明后面的李若彤,目光一闪,他显然没想到李若彤居然会跟陈启明有一腿。

    不过,他也没太惊讶。

    陈启明这个档次的人,有大量的女明星会巴结他。

    现在,李若彤跟在他旁边,这一点都不奇怪。

    “杜导。”李若彤很有礼貌的跟杜琪峰握了握手。

    她跟杜琪峰合作过。

    今年初的那部《十万火急》,她便有参与主演,还是女主角。

    “先坐吧,咱们坐着聊。”陈启明拉着李若彤找了个位子坐下,安排福临楼又上了些菜。

    “对了陈总,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伟家辉,我们银河映像的骨干,他也有公司股份。”

    坐下后,杜琪峰开始为陈启明介绍另一个陈启明有些陌生的男子。

    “久仰大名,《和平饭店》我看过,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陈启明并没有见过伟家辉本人,但他的名头还是听过的。

    伟家辉在香港编剧行业非常的有名。

    1981年,他就加入了香港无线电视台编剧组,1987年晋升为创作总监。

    他编剧和监制过大量电视剧。

    编写了《神雕侠侣》和《新扎师兄》等无线经典剧集。

    制作的第一部剧是《衰鬼迫人》,监制的第一出剧是《誓不低头》。

    1989年,监制剧集《义不容情》、《还我本色》。

    1992年,监制了剧集《大时代》,1994年,与无线分手多年的黄日华回笼无线的首部剧集《马场大亨》也是出自韦家辉之手。

    而他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也很出名,《和平饭店》,就是周润发去闯荡好莱坞之前,在香港拍摄的最后一部戏。

    “我跟家辉是1990年认识的,当时我是《爱的世界》的导演,他则是编剧。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觉得他才华出众。

    去年,他本来是打算加入邵氏电影的,被我劝下,与我一起创建了银河映像。

    哦!我们公司打算放在太平洋院线放映的《一个字头的诞生》就是由他创作执导。”

    杜琪峰在旁边介绍与伟家辉的认识过程。

    “陈总你好,以后请多多关照。”在杜琪峰介绍的时候,伟家辉主动站了起来与陈启明握手。

    陈启明不是一个没礼貌的人,他也不想给人留下一种他很高傲的感觉,于是也起身。

    “你们请放心,韩成说的那些条件我都知道。

    只要你们并入启明影视,我保证,不会插手你们的创作。

    而且,我还会给予你们资金支持。

    我相信,全香港,目前应该只有我敢继续在电影上投入大量资金。”

    陈启明的话并不是夸大其词。

    目前的香港,还真就只有他这个亿万富翁还在继续投资电影。

    其他投资人,要么亏得裤衩都没有,要么就急流勇退,已经撤走了在电影行业的资金。

    九十年代后期,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导演都开始成立电影公司?

    王晶、杜琪峰、王家卫、徐克等等。

    几乎所有出名的导演,都选择了在这一时期开电影公司。

    之所以如此,除了他们想自己当老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投资人了。

    电视剧正在火速兴起,大量挤占电影空间,经济危机席卷东南亚。

    种种因素导致香港电影行业大缩水,大量投资人都开始不看好这个行业,带着资金跑路。

    没有了投资人,像王晶这些导演,自然不可避免的就只能选择自己开公司了。

    要不是投资人大量跑路,可能还真没有这么多导演选择自己开公司。

    毕竟,在之前,这些导演们混得那叫一个好。

    手一伸,大量老板挥舞着钞票找上门。

    他们只需要负责拍摄就行。

    而拍摄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还能坑上老板一笔。

    总之,大部分导演开公司其实都是逼不得已的。

    就像杜琪峰与伟家辉。

    他们之所以建立银河映像,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大金主了。

    原本,如果大都会还是他们的金主,有无线在后面顶着。

    结果,谁想到邵爵士居然会在影视行业大缩水的时候选择重组邵氏。

    大都会的资金被抽离,杜琪峰等人没有金主支持,自然就只能选择自己干老板。

    当然,不可避免的,这其中肯定也有杜琪峰等人梦想做大做强的想法在其中。

    “这一点我们相信,启明的实力我们是有目共睹的。

    我唯一的顾虑就是,陈总,太平洋院线能放映这么多电影吗?”

    杜琪峰提出了他的顾虑。

    太平洋院线目前在香港的戏院总共是五十多家。

    这个数量在目前存在的院线中并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少的。

    但太平洋院线的合作公司实在太多了。

    启明影视不用说。

    除了启明影视,还有王晶的最佳拍档,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周星驰的星辉,永盛(永盛已经大量减产,但电影公司还在)。

    现在再加上银河映像,太平洋院线的合作公司就太多了一些。

    这么多公司一起制作电影,每年最低不会少于十几二十部电影。

    如此多电影全部放在一家电影院,档期安排,还有排片都会是一个大问题。

    年初,永盛就对太平洋院线将他们的《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安排着与《狂蟒之灾2》一个档期有所不满。

    “这个你们放心,从七月开始,太平洋院线不仅会大量增购戏院,同时,还会增加荧幕。

    一个戏院,保证不低于四个荧幕。

    排片方面,完全是足够的。”

    陈启明直接给出解释。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