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299优秀的工具人
    总之就是督促张同学要强大自己,这样就不用怕被欺负。

    “长弓制鞋厂”收了一部分神森服装厂的资产,也就顺理成章,真金白银是真金白银,但基本上都是贷款。

    论家底,建康终究是冠绝两江省。

    工厂或许姑苏多,但资金,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主要是城市权力的特殊性摆在那里,张老板是一脸懵逼地带着秘书团队跟建康市政府相关部门签了各种协议。

    全程没有出一毛钱,其实有没有他都一样,主要是需要一个摆件,刚好张老板很适合当这个摆件,就摆在那里给电视台的摄像机拍一下。

    建康市政府目前要处理的问题,终究还是解决城市失业人口,以及如何提高十六岁以上适龄劳动力的工作岗位数量。

    “喀秋莎”是未来大发展之后的事情,“紫金”“长弓”则是现在。

    “长弓制鞋厂”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的是青壮年现在就业吃饭问题,可以看不上,但不能真的看不上。

    神森地处建康边缘郊区,这光景地价并不高,除了一条神森大道,还没有像样的交通联络市区。

    不过“长弓制鞋厂”神森分厂敲定之后,一条东西走向的分流城市道路规划,也就摆上了日程。

    有些时候,政府和企业,是互相成就互相打配合。

    张浩南闻弦知雅意,也适时在建康市政府邀请的企业家座谈会上,表达了要做大做强的意愿,并且宣布明年春季改组企业,正式成立“长弓服装”。

    这是前因,请岭南靓仔当CTO,这是后果。

    叶国栋去欧洲做技术宣讲,不是一个人去的,还有建康市的官方访问团,数量不小,里面也掺和了一堆闲杂人等,主要是帮忙带货的。

    不过这样也基本上宣告了建康二代圈子对张老板不排斥且欢迎的信号,当然具体这次出国是个台阶还是什么,其实也不重要。

    二代圈子什么行情,张浩南其实不怎么关心,主要是他现在属于政府最喜欢的工具人角色,不是具体的某个部门一把手二把手喜欢,而是政府这个机构,最喜欢张浩南这样的角色。

    他追捧还是追杀某些二代,对政府来说根本无所谓,只要你配合政府工作,契合时代发展,那该你发财,你也应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99 优秀的工具人 (第3/3页)

    发财。

    此时的张老板给工人抬工资,政府的发声筒可以明面上保持沉默,但在适当时候,会给张老板所在的企业一些福利。

    这些福利,发声筒是会适时广而告之的。

    比如张浩南把研发室主任叶国栋提升为首席技术官之后,建康市宣传部门也不是吃干饭的,借着今年财政部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政策影响,便着重报道了“乡镇企业”长弓制鞋厂重视科研投入,提高企业职工待遇……

    其大背景是什么呢?

    财政部在今年就搞了个大新闻。

    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水平、失业保险金水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30%;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一次性补发今年6月底前拖欠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等。

    建康作为老牌大城市,城镇人口为主,自然也会有大量人口享受这项福利。

    实际上今年下半年,全国仅此增加的财政支出,就会高达五百四十亿。

    除沿海七个省份的地方财政解决一部分支出外,其余省份都是由中央财政来承担。

    两江省自然是这七个省份之一,而建康又是省会,这其中涉及到业绩之庞大,一届班子都未必能梳理好。

    张老板请岭南靓仔搞技术,明面上是夸张老板重视研发,重视科研人员,实际上是虚晃一枪,为张老板抬高工人工资站台。

    此刻建康市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呢?

    一个月八百不到,其中一大堆是被平均的。

    张老板给的一线工人工资是多少呢?

    一千起步,沙城、广陵、建康三个厂,都是一个价。

    沙城那边是严格封口的,张浩南几乎每个月都会强调不准工人出去拿工资装逼,关起门来自己有数就行。

    广陵则是因为厂房偏僻,工人没地方去装逼,也就不那么显眼,但在建康市就不太一样,因为部门太多,下面小鬼更是多如牛毛,普通老百姓都不胜其烦,更何况张老板这个不是建康本地的外地老板。

    所以夸是不能夸张浩南抬工资的,但夸张老板重视投入,重视人才,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情况和吕卫东有点像,但似是而非。

    岭南靓仔还不清楚自己成了工具人,还挺乐呵,不过也很正常,谁三十万一年不乐呵?

    所以开学那几天张老板除了自己开会之外,还时不时带着叶国栋到处流窜,偶尔叶国栋自己还要流窜,饭局多到爆炸。

    九月九号那天,两江省经济贸易相关部门又有一场饭局,张浩南带着叶国栋又又又又一次接受了采访。

    不过这次因为海外有倭奴中华总商会成立一事,所以就是讲些吉利话,饭局期间,省内有一把交椅的询问张浩南关于对倭出口贸易的事情,张浩南也就应付了一下,以为这位还兼任省府副秘书长的佟主任是想要把“洞洞鞋”卖到倭奴去。

    结果这位对外贸易委员会的佟主任话头一转,差点就闪到了张老板的腰子。

    “那个鳗鲡养殖的前景是不是非常好?我看倭奴在闽越省搞了相当规模的产业,而且出口渠道非常成熟。”

    “蛤?”

    张老板面前小碗里的红烧鳗鲡还是热乎的呢,他这一口都还没吃呢,咋感觉滋味就有点寡淡?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