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442 心理变态
    可是,这样不是更危险吗?

    他不相信张浩南会这么愚蠢,一个只爱钱的资本家,才是合格的资本家,多伸手,那是自寻死路。

    头疼啊,这孽畜一天天的,尽给他整活儿。

    还是黑水省这里的官僚简单粗暴,这里做生意尤其是做大生意的,更是简单粗暴,打交道容易得多。

    同样是彪形大汉,为什么张浩南浑身都是心眼子?

    其实他根本不知道,张浩南这贱人,看乐子的心态正处于最高点。

    赚钱是次要的,“官商勾结”投资未来也是次要的,看朱跃进为了孱弱的理想燃烧一下然后整活儿……那才是最有意思的。

    这件事情带给张浩南的愉悦感,堪比跟樊素素啪个天昏地暗。

    而樊素素爽了只是一个人叫,这件事情就不一样了,爽和不爽的,都会叫,而且叫的人特别多。

    横跨诸多年龄段,横跨诸多职业,横跨诸多阶层……

    秃头老汉有一点说对了,没错,张浩南就是心理变态。

    纯的。

    时间不需要太久,两天之后,魏刚就打听到了广陵市区的变化,朱跃进首先着手的,是打击农贸市场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

    并且开了五条热线,一一记录相关问题的监督和举报,五条热线除开他这个副市长热线之外,还有刚成立的监督工作小组办公室电话,办公室秘书电话,区工作小组电话……

    因为老百姓体会了太多三分钟热度,所以也不以为意,但朱跃进这一回上了点强度。

    竟是带队将乱收乱罚的款项,根据收据一一返还农贸市场的摊位租户和档口商家。

    没有发票,只有收据,但比照起来很简单的,因为这玩意儿一般就是部门小金库。

    连带着朱跃进大砍刀就朝着“政治正确”的“小金库”问题上砍过去,总之就是先砍一刀“自己人”。

    农贸市场的摊位租户和档口商家,还真是头一次见回头钱,虽然不多,但真的有点激动。

    与此同时,媒体也跟进报道,不过第一时间跟进的,并非是广陵市本地媒体,而是外地县级市的媒体。

    “这个切入点,有风险,但还好。”

    远在东北的魏刚点评着朱跃进的操作,首先农贸市场的正规化、合理化,是肯定利大于弊的,其次被砍一刀“小金库”的部门,主要就是农贸市场的管理部门,以及农贸市场所在的街道、区两级政府。

    街道某些干部的损失最大,但区政府就未必,因为看不上这点小玩意儿。

    再加上调门唱得高,跟着应和两句还来不及呢,毕竟是朱跃进这个副市长的“善政”。

    这种小打小闹,这点小钱,不算什么的。

    但是,做事情首先要起个头。

    魏刚从自己的手腕出发,判断朱跃进下一步,应该就是整顿跟农贸市场类似的片区经济,他猜测,大概率是批发市场。

    这个猜测的根底,是跟朱跃进的需求有关,朱跃进要的是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不那么优质,也可以不是高科技,但必须能养活人。

    整顿批发市场,是可以做到的。

    魏刚当年也整顿过沙城的批发市场,后来就演变成了相当规模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光批发市场所在的档口、摊位租金,当年就扭亏为盈,还顺带打击了盘踞在批发市场周围的有活力社会团体。

    口碑、收入双杀,算是一石数鸟的操作,只是容易得罪人。

    毕竟批发市场能存在,就有既得利益者,一般都是本地盘根错节的“地头蛇”,人多钱多关系多,不顶住压力,是很难执行下去的。

    朱跃进只要犹豫,底下跟着他的人,基本上就不会坚决执行,延伸到一线办事人员,那九成九会有打马虎眼、打招呼的现象,最后执行的结果,那必然是一地鸡毛。

    此时此刻,魏刚也不禁好奇,这个广陵的朱跃进,到底会怎么做?

    “入娘的!”

    秃头老汉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自己也是犯病了,竟然跟张浩南那个孽畜一样,想要看热闹!

    而在建康,张浩南约了省媒体的人弄了个答谢酒会之后,第二天就有小记者屁颠屁颠跑去广陵取材。

    其中还包括建康、润州以及淮西省姑孰的电视台,新闻主题是拍一下农贸市场整顿整治过后的新面貌,报道一下新篇章,也算是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同时也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形式上是这样的,但做材料刚给自己单位上交呢,广陵市陡然又有新内容。

    市区的批发市场,竟然紧随农贸市场其后,也开始了乱罚款乱收费等等现象的整治工作。

    同时还着手打击“欺行霸市”的有活力社会团体,将批发市场的“保护费”问题一口气解决。

    与之同步进行的,就是批发市场重新划分片区,实行责任制和通报制,一线加班的人不少,怨声载道的程度倒是没有,因为外勤算“出差”,有车补和饭补,下午五点之后,如果夜市还在执勤,还能有住宿补贴。

    这是个规定上的空子,正常人不会这么钻空子,而且一般也不会审批通过。

    但朱跃进是副市长,那么“本地出差”这种阴间活儿,也是模棱两可之间。

    于是一线加班的人,抱怨有,但只是怕被人敲闷棍,而不是恼火叼钱没多一毛。

    朱跃进这一手搞得自己压力巨大,市里开会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抗下来的。

    不过好处就是,跟他能整点儿加班费的人,觉得朱市长好像是挺牛逼的。

    等到省报不吝溢美之辞报道广陵市整治农贸市场乱收费乱罚款的时候,已经有点刹不住车了,原本孤立的报道,变成了跟踪报道,还是“系列剧”。

    广陵市媒体搞社会讨论,提醒朱市长玩得有点大,也只是广陵市内部的分歧,但此时广陵市代市长要说让朱跃进收手,那也不可能。

    那成什么了?自己扮什么角色?

    老朱,收手吧,外面都是“地头蛇”?

    再加上班子开会的时候,朱跃进也不是没干货,他举了两浙省的诸多案例,表示批发市场只要做好,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就业岗位库。

    夫妻店、兄弟店,一百家也好,五百家也罢,连带着就是养活最少两百人到两千人,这还不包括其中涉及到的装卸工、力工、会计等等。

    甚至,朱跃进还打算改造批发市场旁边的建筑废料堆场,弄个棚户式的临时批发市场出来。

    只要能开出一百个档口,一万一年一个,那就是一百万现钱,而且旱涝保丰收。

    钱不多,但路子很正,所以开过会之后,也只是提了一嘴要注意工作形式,只是万万没想到,朱跃进几近哄骗的操作之后,直接来了个大的……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