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全能大画家 > 第50章情绪指针
    缅甸是个气候温暖的地方。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失温死亡不一定需要发生在大雪纷飞的季节。

    十度左右已经是失温的高发气温了。

    因为高湿度的缘故,在极端条件下十几度的气温也是完全能冻死人的。

    在仰光,新闻中经常会在雨后或者气候突然降低后,在桥墩之类的地方找到因低温冻毙冻伤的未成年孤儿。

    十九世纪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悲剧依然在现代一次次的上演。

    顾为经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帮这些孩子。

    不过在上次被那个用水基金坑了钱之后,知道福利院可能水也很深,所以想要听听这些专业人士的建议。

    特勤小哥听了顾为经的要求后,对他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善心有些动容。

    想了想,给他写了一个纸条。

    顾为经从口袋中掏出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好运孤儿院。”

    ……

    莱达雅区,

    这里是仰光的贫民窟,也是是缅甸的工业密集区。

    过去仰光的支柱产业是围绕着大金塔,莱茵湖,以及城中的英式老旧建筑群的旅游产业。

    不过随着近几年,政治环境的改善,仰光河上游多了不少外资的工厂,也相应的有大量的务工人口涌入仰光。

    在莱达雅区,路边随处可见连绵的平房,以及用脚手架和铁皮搭成的简易屋舍。

    住在这种贫民窟里的大多都是工厂里年轻工人和他们的家属。

    他们找到了工作却找不到住房,于是,马路边简陋的棚户像是雨后的苔藓一样快速的蔓延。

    莱达雅的棚户区兴起的不久,前后也就五年,时间不算太长。

    这里大概总计生活着不到五十万居民,论人口密度远远不及天竺或者大马那些动辄数百万人的巨型贫民窟。

    面包车跟随着导航地图,在棚户区七扭八拐的道路转了转,短短几条街走了十几分钟的时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好运孤儿院的前身是一间殖民底时期的教会福利院。

    传教士在一百年前跟随英国人一起离开了,这座孤儿院还基本保留了下来,产权几经转手,还是磕磕拌拌的经营到了今天。

    “先生,您好,是顾先生是吧?欢迎您的过来。”

    顾为经来之前给孤儿院打过电话,孤儿院的负责人此时已经等在了门外。

    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缅甸女人,穿着看上去有些陈旧的绿色大衣,额头上贴着传统的民族头饰。

    顾为经下了车站在孤儿院门口。

    他没有说话。

    人们说一个城市有光鲜的一面,也有黑暗下的阴影。

    顾为经生活的仰光河沿岸,就是这座古老的东方城是最光辉的一面。

    明亮如镜的湖水,风景迷人的旅游之都,金光闪闪的大金塔印在旅游名片上,被世界各地的游客发往四方。

    而同一座城市的几条街道以外,则是硬币的背面,光明下的阴影,是混乱、狭窄各种像是会自我繁殖的铁棚交错堆积在一起的陋巷。

    顾为经在仰光生活了十几年,却从来没有踏足过这片土地,一次都没有。

    而贫民区永远是城市的暗面,

    几千几万人拥挤在狭小的房舍内,空气中带着化不开的压抑气氛,各种各样的违法犯罪,偷窃抢劫卖淫,在这里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

    这座孤儿院所在的位置哪怕是在莱雅达区都算的算是破旧。

    眼前是满目荒凉的建筑,此时天色已经近晚,最后的天光从西方洒在这片昏暗的土地上。

    这里没有灯火,没有自来水,有的只有远处隐隐约约有婴儿的啼哭声和一个端着蜡烛的老女人。

    顾为经没有注意到,

    自己情绪表上的指针狠狠的颤动了一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