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249章四家同盟?
    说着,霍峻上扬嘴角,说道:“且日后之事,今时又怎能料之。”

    鲁肃适当插话,献策说道:“得联巴蜀,不如又合马超。都督据襄阳,主公取江淮,时四家之盟,齐攻曹操,则北方可图,汉室可兴。”

    “咦!”

    刘备惊讶而叹,说道:“子敬之策,或有可为!四家若能聚义,备出江淮,仲邈出叶宛,马超破潼关,刘璋度支粮草。四家兵马当不下二十余万,同伐中原,曹操何以挡之?”

    出色的战略家总是能因时而变,借夷陵不成,刘备又无法与荆州开战。倒不如利用三家之盟,搭配上马超、韩遂,形成新的伐曹联盟。三路齐进之下,曹操如何能挡!

    对于鲁肃的建议,霍峻却是沉默不语。

    今下的时局与历史上大不相同,二刘联盟比孙权联盟更加团结,也更加和睦。刘琦虽是忌惮刘备,但不代表仇视刘备,要断绝二刘的联盟。

    毕竟刘琦能走到今日离不开刘备、霍峻的帮助,他之所以有那样的举动,仅是因刘琦根基太弱了,出于自保的心态。

    且霍峻、刘备、刘琦三人的关系,亦是复杂不已。以近些年来,刘琦待自己的好,刘备若欲向刘琦下手。霍峻断然不会同意,当然刘备也下不了这手。

    除了吴楚之外,在益州方面,估摸法正、张松却依是带路党,思求明主赏识,欲建立功绩。

    那曹操与马超的关系,又会何去何从呢?

    “或是可行之!”霍峻含糊说道:“不如见过益州使者,再议此事。”

    “可以!”

    刘备端起茶盏,润了润喉,继而犹豫问道:“仲邈以为伯言此人如何?”

    “伯言?”

    为刘备倒茶的霍峻,抬头看向刘备,疑惑道:“使君怎有此问?”

    刘备把玩着茶樽,神情间颇是有几分犹豫,说道:“备膝下有二女,嫡长女已至及笄之龄,欲寻良婿。时有云长之子关平、张昭之子张承、中郎将陆议及施然。”

    “此四人各有所长,关平颇有云长之风,甚有勇力;张承素与子山、子瑜等人交好,忠贞可信;陆议、施然皆江左士人,智勇双全,可担大任。四人之中,谁可为良婿?”

    霍峻放下茶壶,当即答道:“陆议,陆伯言,可为使君佳婿。”

    “伯言为人仁孝,行事沉稳,虽熟读经书,常以儒生见人。但甚有兵略,智虑周全。加以磨炼,必是国之大器,以他之能,岂是余者三人可比。”

    刘备微微颔首,他对陆议的评价不如霍峻那么高,但也低不到哪里去。陆议非是普通将校,其胸有韬略,深得他器重,否则他也不会单独询问霍峻的意思了。

    实际上他想嫁长女,主要还是想拉拢江左士人。他在江左的根基太薄了,如今勉强入主江左,又岂能不拉拢江左士人。

    拉拢士人,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快的方式莫过于嫁女。陆氏虽不如往昔鼎盛,但从现在来看,也不算差。且陆议能力的出色,属实让刘备多看几眼。至于他把关平算进来,主要考虑到关羽那边,非说首要人选。

    “既是仲邈力荐,备长女便嫁与伯言。”刘备下定决心,说道。

    顿了顿,刘备露出笑容,问道:“仲邈义子邓范,备观其颇有才略,不知有何安排?”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某欲让他出任屯田长,领流离民夷屯田,以充军实。”

    “仲邈不亲手加以调教,传授兵略?”鲁肃惊讶问道。

    霍峻笑了笑,说道:“兵法非是习得,而在用心领悟。非可小看屯田之事,屯田时常劳作,地位不贵。然兵略之重,在于粮草。初仕屯吏,再转督粮,后可领兵。”

    管后勤不一定会打仗,但是通过管后勤出来的将领,军事能力皆是不差。且邓范日后想走的远,后勤民事又岂能不知。

    历史上邓艾有那成就,与他屯田二十几年,知晓农事不无关系。今时霍峻培养邓艾也有计划,初读经学,接触军事;后任屯吏,了解基层农事;转迁后勤,知粮草之重,初探行军细节;后勤磨砺多年,即可领兵,打磨自身。

    鲁肃笑道:“邓范得仲邈调教,未来可期也!”

    “不知使君此问,乃是为何?”霍峻问道。

    刘备打着哈哈,说道:“闲事问问而已!”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