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261章龙虎之争
    张辽力衰之下,由握变掌,尝试躲过关羽这招。关羽似乎预判了张辽的动作,猛地回拉槊身,上挑长槊。

    下一个瞬间,仅有一只手抓握槊身,根本挡不住关羽的上挑。吃不住力,张辽唯有移步后撤。

    然关羽又岂能放过张辽,在上挑的同时,关羽顷刻变招,手中的槊刃下劈。

    然槊快还是人快?

    自然是槊快。

    后撤移步的张辽,其左肩仍在关羽的长槊攻击范围内。

    坚固的鱼鳞甲在锋利的槊刃下,火光飞溅,甲片迸裂。顺势进破张辽的内甲,槊刃划拨左肩膀处的肌肉,几乎触及筋骨。

    吃痛之下,张辽搭在剑柄上的手,猛地抽剑回扔,投掷向关羽。关羽见势,侧身躲闪,下意识放松长槊。

    而那张辽的左肩伤口处,殷红的鲜血已是溢了出来。关羽这一连招凶狠无比,如果不是张辽及时抽剑回掷,手臂必然不保。

    张辽捂着左肩处的伤口,连续喊道:“撤军!”

    言语间,张辽快步隐入人群中,在扈从的保护下撤退。关羽欲追击时,几根箭矢破空而出。

    关羽虽用槊拨开一支来箭,但士卒却有中箭受伤者。

    接着,关羽犹豫半响,待又准备欲追击时。张辽的身影已是消失在人群当中。

    主将张辽的败退,引起了连锁反应。前部的曹军甲士已是斗志全丧,非死即逃,混乱一片。

    逃窜的曹军军士在狭窄的山道间,拥堵在一起。凡能逃走的曹军军士沿着山道逃窜,沿途丢盔弃甲。凡不能走的军士纷纷归降关羽,其中归降者数目甚众。

    扈从保护张辽出了狭窄的山道,而那受伤的张辽也没有了之前猛虎下山之势,脸色苍白,左肩负伤而走。在扈从的帮忙下,寻着林间道路而逃,消失在辽阔的灊山中。

    “君侯威武!”

    得见关羽入场后,迅速扭转占据,击溃敌人取胜,众江淮豪强无不惊叹。

    “若非君侯率军而来,兰与江淮八万百姓,都将亡于曹贼手中。惜不能擒杀张辽,为我江淮百姓报仇。”

    陈兰面露感激之色,说道:“兰在此多谢君侯救命之恩!”

    “多谢君侯救命之恩!”

    陈兰作为江淮豪强的代表长揖行礼,那些离得近的梅成、雷远等江淮豪强子弟,皆拱手称谢。

    “无需多礼!”

    关羽凭空虚扶众人,笑道:“使君得知诸位遭难,遣羽率军士星夜奔赴救援。今能得救诸位,非羽一人之力,而赖刘使君尔!”

    关羽习性虽傲,但却晓得自己兄长的大业。今他可不想自己独揽下功绩,而是希望让众人知道真正救他们的是刘备。

    陈兰得领关羽之意,拱手说道:“刘使君帝室之胄,仁义布于四海,兰等久仰多时。往昔之时,曾约攻伐合肥之事,兰却被曹操所败。若君侯不弃,兰愿随君侯前往濡须口,为使君效犬马之劳!”

    关羽微微颔首,笑道:“诸位既然愿为使君效力,实乃喜事,今羽怎能不愿!”

    顿了顿,关羽问道:“不知雷将军何在?身体又是如何?”

    年轻的雷远说道:“家父身体抱恙,今与族人家眷一起,恐难远赴濡须口面见使君。今远暂替父亲理事,可代家父拜会面见使君。”

    “也可!”

    关羽点头说道:“诸位部曲、族人不便久留天柱山中,今可先至皖城安顿。及等见过刘使君再给诸位安排居住之所。”

    “诺!”众人应道。

    对于关羽而言,击败张辽,迁得八万多江淮百姓,亦是完成了刘备的军令。至于谁上位,这与他无关。寻常的江淮豪强入不了他的眼。

    众人退下,关平持槊而来,说道:“父亲,张辽弃军逃窜,是否派人入天柱山搜捕。”

    关羽眺望树木茂盛,辽阔纵深的灊山,说道:“不必了,灊山地势复杂,张辽、牛盖二人仅率扈从十余人而逃,翻山越岭,不便搜捕。且张郃率后军兵马在后,我军容易遇上。”

    关平斟酌少许,问道:“父亲击败张文远后,似乎有犹豫了一番,彼时出手说不准能擒住张文远。”

    关羽捋着长须,笑道:“文远左右用箭射我,幸我拨开。待我欲追时,不禁念起昔日徐州之恩。定心欲追时,文远狡猾,已是隐没人群,难以追上。”

    关平笑道:“父亲仁义,今日且让张文远跑了,算还他徐州之恩。待日后作战,父亲即可擒他。”

    关羽挥了挥手,笑道:“无我犹豫,文远也能逃走,何谈还徐州之恩。文远以性命保我,我父子实难报之。日后你若有机会,当要护文远子嗣,亦保全其族人。”

    关平见父亲如此叮嘱,正色说道:“平谨记父亲之叮嘱!”

    ——

    且不言关羽大破张辽,逼张辽只身而逃,曹军士卒数千被俘,又救得八万多江淮百姓。

    今时刘备正率众文武左右,于东关观望曹军兵势。

    濡须山上,刘备身着甲胄,外披玄色锦袍,按剑而立。冬风吹过,卷起锦袍,甚显威武之气。

    在刘备身后左右,诸葛亮持扇而立,鲁肃身披大氅。法正、陆议(陆逊)、吕范、张纮、张飞、赵云、甘宁、施然(朱然)、全琮、魏延、傅肜等数十名文武将校皆立于身后。

    刘备眯着眼睛,望着临近湖畔的曹军骑卒,隐约可见曹操的华盖,感触说道:“孤与曹操识于洛阳,彼时之曹操尚是志怀征西将军之青年。”

    “今二十年过去,曹操窥视我大汉天下,谋逆于上,专权擅政。且又屠戮徐淮,挖坟掘墓,残害生灵。竟也成了王莽、董卓那般人物。可惜子经、国让二人却为那曹操效力。”

    刘备的言语间,既有包含对昔日友情的追忆,又有对曹操所作所为的愤懑之感。

    “时天下纷乱,曹操作乱于中原。得赖圣明之君世出,主公既是帝室血脉,又心怀仁义,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鲁肃赞扬说道。

    在刘备帐下,鲁肃多次在公众场合谈及刘备身份,暗示刘备应当立新朝开基业。当然刘备碍于实力不足,并未对鲁肃的话作出回应。

    刘备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南逃百姓何如?”

    曹操南下合肥后,暴露出他南下的意图。迁江北的百姓到寿春,然江北的百姓得知此消息,纷纷驾小船、竹筏逃难,多有逃向江南,人数众者近有十万。

    江北百姓操持舟舸南逃,曹操帐下北方的步骑根本追不上,且经过金口大火,曹操也畏惧水战,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江淮百姓纷纷南逃江南。

    江淮百姓不比其他地方百姓,他们常年处于动乱之中,对于太平的渴望,非比寻常。他们知道曹操在淮河曾经的暴行,自然不敢北上,宁可南下。

    诸葛亮抚扇说道:“曹操南下江淮,击江淮群寇,又迁江淮百姓,所行不过为安抚江淮。今时以来,江淮百姓多有奔向江南者,众者当不下七八万。”

    刘备玩笑说道:“我本欲北上御曹,不料却是北上救难,出舟舸救济江北百姓南渡。”

    说起来也是好笑,刘备率水师北上,准备与曹操在濡须口作战。不曾想百姓南逃,他将手下的水师舟舸派出去,接应江北百姓南下。

    加上八万多的天柱山百姓,刘备在濡须口短短一两个月内,搞到近二十万百姓。而且是刘备坐镇濡须口,除了派出关羽外,没派出任何的人手。真就是人在家中坐,馅饼天上来。

    “使君仁德于四海,非是曹操可比尔!”法正吹捧道。

    “哈哈!”

    随着地盘的扩张,手下文武的壮大,刘备已是能经常听到别人的盛赞。就是不知道刘备会不会像那无敌于天下的曹操那般,骄傲轻进,折辱于儒生将校之手。

    刘备持鞭遥指华盖,说道:“此乃曹操之麾,待春水方生之际,当缴取曹操之麾。”

    曹操之所以趁秋冬南下江淮,便是希望借着水位下降,水师大船难以发挥作用时进军。若等春水上涨,刘备将会凭借水军,将会在巢湖占据优势。

    “诺!”

    最近忙着订婚 11.6号之后更新恢复正常,这几日暂且二合一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