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373章智者所见略同
    如此对比下来,崔琰自然是偏向曹丕。

    当然曹丕能争取到崔琰的支持,又与崔琰的性格关系紧密。崔琰为人清忠高亮,常以国事为先。故而在私情与公事上,选择了公事,支持曹丕出任太子。

    了解完崔琰的意思,曹操将目光投向贾诩,见其捋须沉思,一言不发,问道:“孤以大事咨诹,崔卿答之,卿却不答,不知此为何意?”

    贾诩抚须而笑,说道:“方才诩有所思,思而欲笑,故未能有所作答。”

    曹操微微挑眉,问道:“卿所思何事?”

    贾诩拱手行礼,说道:“启禀大王,诩思袁本初与刘景升,立幼子为嗣,致使兄弟二人互相攻伐,被大王趁机所破。”

    曹操嘴角不禁上扬,笑道:“卿真乃策谋深长之士也!”

    贾诩虽无明说,但也间接点出曹操当下的形势。

    南北对立,如朝政不稳,立曹植为太子,像袁绍、刘表那般,引起兄弟相争,中原将会非常危险。毕竟曹操当时能借机取胜,反过来也容易被南汉利用。

    “孤已知也!”

    望着寂静的殿堂,曹操心中已是有谱。

    ——

    过了数日,曹丕府上。

    曹丕与孙权、司马懿二人对饮,神情欢喜间,却又有几分担忧。

    喝了口酒,曹丕担心说道:“仲谋,今杨修被扣押,子建被幽禁于府。崔尚书、贾大夫等上卿言语也偏向与我,父王怎毫无动作?”

    孙权神情轻松,为曹丕斟酒,说道:“请公子静心沉气,今大势已在公子,又何需着急担心。公子莫忘即便登上太子之位,头上尚有大王。古来太子被废之事,从来不少,故公子当效往常般行事。”

    见孙权气定神闲,那般劝谏,曹丕不由冷静下来。

    他的父王仍在,今即便得到太子之位,但若惹曹操不悦,他的太子之位也将得而复失,一刻都不能放松。

    曹丕握着孙权、司马懿的手,诚恳说道:“丕若无二卿,太子之位恐难得。今丕若继位,必不负二君。”

    “我等愿为公子效力!”

    不消多时,陈群嘴角含笑,在侍从的引导下,趋步入堂。

    见到曹丕,陈群拱手庆贺,说道:“恭贺公子,大王意属公子耳!”

    曹丕起身迎陈群入座,惊喜说道:“卿从何得知?”

    陈群坐于席上,笑道:“群从王宫而来,大王欲让公子负责杨修一案,料太子之位已意属公子尔!”

    顿了顿,陈群捋须沉思,说道:“大王让公子审杨修,可示大王宠幸公子。然区区杨修,却让公子出马审问,莫非其中或有玄机?”

    杨修,官居主簿。作为污蔑曹丕之人,曹操让曹丕审问,或许有向外人展示曹丕独特的地位。但杨修的身份却又不高,让曹丕审问有杀鸡焉用牛刀之感。

    曹丕皱眉沉思,说道:“可是大王欲观我心性如何?是否尊贤礼士?”

    “不然!”

    司马懿放下酒樽,分析说道:“杨修离间大王与公子,已是必死之人,无论是谁负责此案,杨修皆在劫难逃。”

    说着,司马懿露出深思之色,说道:“且杨彪与大王又无恩情,今让公子负责杨修一案,必有大王深意!”

    “对了!”

    陈群似乎想起什么,说道:“大王言杨修乃奸逆之人,所犯之事怕不仅于此,似乎欲让公子问问许昌那边官吏。”

    “杨修!”

    “杨彪?”

    “许昌?”

    孙权若有所思的念叨几下,忽然间似乎明白了什么。然不仅是孙权明白,司马懿也想通。

    孙权与司马懿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仲达可是已知大王深意?”孙权问道。

    “已知!”

    “你我不如各写一字于手心,看你我二人所见是否相同?”孙权提议道。

    “善!”司马懿笑道。

    在曹丕、陈群疑惑的眼神中,孙权、司马懿二人各自持笔于手心下笔。

    少顷,孙权将笔放到案上,遮掩住手心,笑道:“请仲达先示?”

    司马懿也不畏惧,将掌心上的‘汉’字显露出来,笑道:“今请仲谋了!”

    孙权大笑一声,将手掌翻转,手心竟也是‘汉’字。

    有了二人的提醒,陈群也明白过来,笑道:“智者所见略同,大王之意也应如此!”

    “汉?”

    曹丕似懂非懂,问道:“杨修之案,与汉何关?”

    “呵呵!”

    孙权轻笑几声,说道:“杨修与汉无关,但大王之意要让杨修与汉有关。”

    “既然如此,我已知矣!”曹丕笑道。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