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486章提贤任才
    纵有少部分不顺分子,不危害他位置的人,他一律不杀,任由他们自行毁灭。凡是有阻拦他治理的人,则就杀一儆百,尽量保持了他作为君主的风范。

    当然刘备并非没有问题,如对地方郡县官吏太过苛刻,轻者罢官免职,重则鞭挞砍杀。

    然在刘备的拉拢人心下,加上诸葛亮搭建起的行政体系制度,南汉的草台班子才勉强运转起来。

    让左右奉上他带来的水果与四人,刘备翻着草拟的疏文,问道:“诸卿所言新州析分,朕以为可想。然不知诸君所研讨新州,可有名乎?”

    诸葛亮将橘肉咽下,拱手说道:“启禀陛下,新州名称不定,有因江水穿州之故,称江州;或有因汉泽之故,称为郢州。以江州为名,恐与巴地江州相重。以郢州为由,却有名不副实之感。”

    郢,楚国之旧都名,其之由来非地名,而是楚人将王所居的城邑称‘郢’。后因楚旧都郢在江陵一带,故而多以郢地称江陵,亦或是楚地。

    “郢在江陵,称为郢州不妥。”

    刘备思量少许,问道:“若称江州,何以称梁之江州?”

    “不如改梁之江州为重庆!”霍峻说道。

    “重庆?”

    刘备满脸疑惑,问道:“重庆之名何来?”

    霍峻一本正经,说道:“禀陛下,我大汉是役北伐,得襄樊,可为一喜;今扩设一州,深治吴楚为二喜。重庆者,双重喜庆,可合今下之喜事尔!”

    诸葛亮无奈而笑,他发现霍峻有独特癖好,总喜欢改地名。如取名武汉,建公安城,设剑阁关。昔将巴地命名为梁州,也是出自他手。

    今为了将新州命名为江州,与众人讨论许久,且还要为梁之江州改名。

    刘备揉着太阳穴,没想明白霍峻所说的喜事,与江州有什么关系。

    “双重喜庆?”

    念着‘重庆’名字,刘备不得不承认霍峻改得名字挺好听,甚是喜庆。

    “那江州都督更名为重庆都督?”

    “也并非不可!”霍峻笑道。

    刘备不想在地名上与霍峻过多讨论,说道:“诸公若无异议,则从仲邈之意何如?”

    诸葛亮苦笑几下,说道:“陛下,梁之江州以县城称为州,不符地名取改之俗。昔既以江州都督委治巴蜀军事,可变更为巴梁都督,以示其位之尊。”

    当时南汉取名江州都督,多是根据其地名而来。今借新设州郡之际,大幅度调整名称,将地名弄规范。

    以县称之为州,不仅容易让百姓混淆,且容易让人误解。如汉中都督以郡为名,但江州以县为都督名,这与他们职能辖区相反。

    “善!”

    刘备将疏文放下,说道:“即日起,更江州为重庆,江州都督更称巴梁都督,新州称为江州。”

    “诺!”

    “那江州刺史,治所京师武汉,却不知可以何人为刺史?”刘备问道。

    “臣以为诸葛瑾可任!”

    孙邵举荐说道:“诸葛瑾有思度,思虑周全。其久治郡邑,多有功勋。且追随陛下甚久,劳苦功高,可以拔用。”

    诸葛亮拱手持扇,沉声说道:“陛下,诸葛子瑜体性纯宽,谏而不犯,正而不毅,非治世之能臣。委其治大州,才德不配,任以郡邑治之,是谓人尽其才。”

    诸葛亮对待官吏上严苛,尤其对待州刺史的态度。在他眼中州刺史是代中枢治世,如果州刺史执法不严,常和稀泥,必然会让治下官吏出现摸鱼的现象,这是他所不允许的。

    诸葛瑾非是说没有才能,但由于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亮更是不敢提拔重用诸葛瑾,以免被他人所闲话。

    “君甚严!”

    刘备略有不满,说道:“子瑜多有才能,处世不可不言为公允,性虽宽,但言却正。今不以其为州刺史,何以知其才乎?”

    “且不见步子山、顾元叹、吕定公,皆委任一方乎?”

    “君秉持国政,深知人言可畏,但却莫忘举贤不避亲之事乎?”

    说着,刘备看向诸葛亮,用商量的语气,说道:“今迁元直为江州刺史,承明转任益州刺史,梁州刺史由子瑜出任。若子瑜难担大任,则改委他职如何?”

    见刘备这般言语,诸葛亮也不好拒绝,说道:“当由陛下做主,然臣有言,子瑜非治世之能臣。治梁州必无承明之政绩,若陛下欲因此而惩,请陛下轻罚臣兄。”

    “善!”

    刘备笑眯眯,说道:“子瑜任梁州刺史,朕且与孔明赌上一赌。”

    “汉襄、襄阳二督,请陛下委任!”诸葛亮说道。

    刘备捋着斑白的胡须,说道:“右将军文仲业,坐镇江夏十余年,恩威贼虏,战功卓著,今可迁为汉襄都督;征西将军吕子明,兵略达人,性情严密,可迁为襄阳都督。”

    “诺!”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