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三十三章:燕藩对大明露獠牙!
    可他就从未想过。

    四叔其实有很多次机会杀大舅常茂。

    “父亲,四叔若是想杀大舅,有很多次机会,大舅在捕鱼儿海大营,杀俘时,按照四叔的军规,四叔就可以名正言顺杀大舅!”

    四叔其实就是想看看父亲怎么做!

    无疑,父亲的行为。

    深深伤害了四叔。

    对待四叔和父亲,他的感情是一样的。

    站在中立的角度,他认为父亲做错了。

    父亲当时就应该给四叔一个交代!

    也不至于,彻底伤了四叔。

    而四叔用这种放开底线的政治暗杀手段,其实即是一次对所有敌视者的警告。

    也是情绪宣泄!

    父亲觉得被四叔冒犯了。

    可父亲有没有考虑过,他的行为,让四叔多么心寒!

    朱标瞬间愣怔。

    也在这刹那,意识到,当初知晓常茂扮演的角色时,他只想着自己,没有替老四思考。

    他以为,永远贬谪常茂,不许常茂回京,就能安抚老四。

    ……

    朱标气散了。

    缓缓坐下,略微沉默片刻,摆了摆手,“你们都下去,蒋瓛去把这个消息告诉陛下,让陛下定夺吧。”

    “遵命!”

    蒋瓛领命转身时,隐晦看了眼朱雄英。

    ……

    御书房。

    朱元璋放下信报,抬头看着蒋瓛,问:“太子什么态度?”

    “太子起先很生气,太孙……”蒋瓛详细讲述朱标的反应。

    朱元璋点点头,点了点仵作的验尸报告,“这份验尸报告不准确,郑国公常茂太年轻,就身居高位,经受不住北征失败打击,又畏惧云南的艰苦,实在给开平王丢脸,命人就地安葬了吧!”

    ……

    蒋瓛认真倾听。

    已经明白,皇爷要给常茂的死盖棺定论了。

    谁敢再公开把此事和燕王联系,那就是找死!

    一位国公,死后按照朝廷规矩,至少也应该运回来,埋葬在皇陵陪葬。

    可现在,皇爷却让就地安葬。

    可见皇爷内心,对常茂的厌恶。

    带朱元璋说完,蒋瓛忙道:“臣明白了,臣马上去传令贵阳府方面。”

    随着蒋瓛离开。

    常茂经受不住打击,又畏惧云南艰苦,服毒自尽的消息,很快在金陵城传开。

    百姓对此只是简单议论几句。

    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相比常茂之死。

    百姓其实更好奇,今年福建税赋!

    “哎,燕王真的走了。”

    “这回,燕王恐怕真的寒心了。”

    “换俺,俺也心寒,俺现在就想着,今年福建税赋多点,让燕王带走,不然咱们大明,真的就太对不起燕王了。”

    ……

    相较于百姓对常茂突然死亡的不重视。

    朝中百官却议论纷纷。

    “这是朱四的手段!”

    “政治暗杀!朱四竟然连如此肮脏卑鄙,没有底线的手段都使用了!”

    “他这是在提醒咱们所有人,别人踩他的底线,他就可以没有底线!”

    “此王就是一只没有人性的野兽!”

    ……

    每个仇视朱棣的人,不约而同,浑身直冒寒气。

    胡府。

    书房。

    胡大虎难以置信,瞪大眼看着胡惟庸衣摆下方,滴答滴答的滴水。

    父亲竟然被吓尿了!?

    “父亲,怕什么,在这件事上,您回来后,还帮朱四郎安抚了很多喊打喊杀的人。”

    胡惟庸回神,脸白的没有一丝血色,恼羞成怒瞪视,“闭嘴!”

    别人不知道。

    可他自己知道。

    是他在背后给常茂出谋划策!

    常茂有没有出卖他?

    ……

    胡惟庸强行收敛恐惧思绪,看着胡大虎,嘴唇哆嗦道:“接下来,你给我老老实实呆在金陵城中,不要出城!”

    他也要呆在金陵城内。

    金陵城是皇都。

    朱四的力量很难渗透进来。

    且朱四的力量,若是渗透进金陵城杀他。

    那就是对整个大明皇权的羞辱和挑衅!

    “还有,魏国公不是要以朱四的名义开一座济养院吗,你拿一笔钱,给魏国公送去,就说是咱们胡家的一份心意!”

    这未必能打消朱老四的怒火。

    可做,总比不做强吧?

    胡大虎脸渐渐变白,浑身发抖,他已经明白,父亲也参与了。

    “父亲,你招惹朱老四这个杀神干什么!”

    ……

    金陵城内。

    精英层再次感受到来自朱棣的恐惧。

    敌视者,做贼心虚,人心惶惶时。

    时间来到十月中旬。

    各地布政使陆陆续续回朝。

    关于福建税赋问题的议论,更是尘嚣喧上。

    朝堂官员也好奇。

    很多人,都希望今年福建税赋来个断崖式下跌。

    毕竟,这笔钱已经被朱元璋许诺给朱棣了。

    朝廷也只能听个数字。

    福建布政使会在收缴后,直接把今年的税赋,移交东番。

    几百万两银子。

    只换五十艘战船!

    亏死了!

    ……

    于此同时。

    三名军情司成员,潜伏辗转,终于从福建,在海商船队中的军情司成员接应下回到东番。

    王府。

    书房。

    “王爷,卑职三人按照王爷的吩咐,故意在打晕常茂后,给常茂喂毒,经过卑职审问,此事是前宰相胡惟庸在幕后出谋划策……”

    “我们离开福建时,听闻陛下给常茂之死盖棺定论……并且,陛下要求贵阳府官员,就地安葬常茂……”

    朱棣坐在书案后,静静听着。

    父皇纵容了他。

    “王爷,要不要兄弟们再次潜伏回大明,把胡惟庸……”

    朱棣回神,看着军情司这名队长,做了一个割喉手势,笑着摇头:“不用了……”

    他不可能让兄弟们去金陵锦衣卫最密集的地盘搞暗杀。

    即便能完成任务。

    他们恐怕也无法脱身。

    而且,父皇已经纵容了他,若是他再派人跑去金陵暗杀胡惟庸。

    就是打父皇的脸了。

    父皇或许还会纵容他。

    可不能因为父母的纵容,就无底线放纵。

    “杀胡惟庸,咱们有的是机会,不争这一时。”朱棣笑笑,反问:“除了陛下给常茂盖棺定论,没有其他消息吧?比如太子……”

    他是向大哥宣泄情绪。

    但没想过,把大哥气出个好歹来。

    不说兄弟关系。

    为了雄英,他也不想如此。

    三名军情司成员摇头。

    朱棣松了口气,笑道:“这一次辛苦了,好好休息,不久后,咱们就要对吕宋用兵了,到时候,你们军情司要全面出动……”

    三名青年顿时激动起身,“遵命!”

    ……

    送走三名军情司兄弟。

    朱棣来到后宅。

    徐妙云、乌云琪格、朱镜静、明月、明霞、廖妙贤……

    一群女眷正在聊天。

    雍鸣、祈婳、脱烈几人正在玩耍。

    春晓他们回到东番后,就被朱棣安排到军情司的农科所、兵工厂、造船厂这些有研究性的机构去了。

    他不想让这群孩子去当官。

    这是他的一点自私心。

    当官太凶险了。

    他能护着孩子们。

    可将来,他和妙云不在了。

    雍鸣继承他的基业,这群孩子若是在一些事情站错队。

    雍鸣权衡利弊,恐怕也要对着师兄师姐们举起屠刀。

    政治从古至今就是如此。

    所以有可能的话。

    他不想让这些孩子搞政治。

    他想先试着,让孩子们去做各种研究。

    研究作物、研究矿石、研究机械、研究技术……

    无论他们在哪方面有特长。

    他都能支持他们成为一代大家。

    名望富贵少不了孩子们的。

    而且,愿意当官,当家臣、当奴才的人有很多很多。

    可这个时代,能搞研究的人很少很少。

    掌握了很多数学知识的孩子们,在这方面,无疑更有优势。

    他这个做师傅的,可以为他们的研究成果,著书立说,可以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他们封侯封公。

    搞学术,少参与政治。

    最安全。

    搞出成果,还能依托学术成果进行商用化。

    对他燕藩,对孩子们,都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要是有孩子,实在没有这方面天赋。

    那就只能安排从军从政了。

    “阿爹!”

    小祈婳发现了朱棣,丢下雍鸣几人,高兴大喊一声,张开胳膊,疯跑过去。

    朱棣弯腰把小丫头抱起来。

    众人看到朱棣,纷纷起身。

    朱棣和一群女眷说了几句话后,看向雍鸣、脱烈、朱镜静长子李麟、以及尚炳。

    “你们四个小子,跟我出门。”

    哇!

    阿爹终于要出门了!

    小祈婳漂亮大眼睛顿时光彩照人。

    阿爹自从回来后,就没踏出府门。

    徐妙云等人微微愣怔后,相互对视,也露出笑容。

    ……

    朱棣带着雍鸣四人出府。

    “王爷出府了!”

    “呼!俺担心死了,王爷总算出府了!”

    “可不,俺这段时间也担心极了。”

    ……

    正在海湾内忙碌的匠人、百姓见朱棣带着四个孩子现身,纷纷喜笑颜开,议论纷纷。

    朱棣回来后,就闭门不出。

    整个海湾内上上下下都担心极了。

    现在朱棣现身。

    所有人都有种雨过天晴的感觉。

    朱棣带着四个孩子在海湾内转了一圈,最后来到东番府衙。

    谭渊、俞靖等人听闻消息,早已经赶来了。

    朱棣带着四个孩子入内时。

    坐于议事厅的文武官员,全都哗啦起身。

    “拜见王爷!”

    文官躬身,武将捶胸行礼。

    朱棣来到主位坐下。

    四个孩子站在两侧。

    朱棣环视一圈,视线落在蒋进忠身上:“进忠,忠烈祠建设进度如何?”

    “王爷,再有半个月,忠烈祠就能竣工。”

    朱棣点点头,转而看向谭渊:“战死兄弟们的骨灰和抚恤,都送到他们家人手中了吧?”

    “送去了,王爷,乡亲们没有怪你,都问兄弟们在战场是否勇敢。”谭渊宽慰道。

    王爷回来后,闭门不出。

    直到军情司杀了常茂,才出来。

    其实不光是给王妃他们报仇。

    也是给兄弟们报仇。

    朱棣勉强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眼神渐变凌厉,“用最快的速度,让陆军第一镇恢复满员,同时,招募蒙古青壮、东番原住民,以及迁民,编列第二混成协、第三混成协、第四混成协、第五混成协……”

    “造船厂,除了陆续为梁道明继续改装战船外,同时开建战船,这次的战船,火炮配置三十门,旗舰上的一些新技术,比如撞角、蓄力动力舱都要在新开建的战船上使用……”

    “另外,以旗舰这种大型战船,打造运输船,不是货品运输,而是运送人员,未来一段时间,咱们要不断从中原转运草原俘虏,同时,将来咱们立足四海,进行兵力投送,也需要适合人员长时间居住,同时兼顾乘坐更多人员的新型船只……”

    ……

    所有人听的都精神一震。

    即便是要出钱的蒋进忠,也是如此。

    谁都明白。

    他们燕藩要正式开启一轮对外扩张了。

    陆军第一镇,再加五个混成协!

    兵力达到五万!

    新式,配置三十门火炮的中等战船!

    投送兵力的新兴特种船只探索研发。

    若是完成。

    燕藩实力将急速膨胀!

    朱棣边说边环视众人,一股蓬勃气势笼罩整个议事厅,“明年,陛下将率领朝廷百官南巡,到时候,我会邀请大明朝廷,观战我们征讨吕宋,所以,明年开始,陆军新编四个混成协必须完成!”

    哗啦!

    陆军将领瞬间起身。

    立正捶胸,“末将保证完成任务!”

    所有人都知道。

    明年征讨吕宋。

    是他们燕藩,真正向大明展现獠牙!

    朱棣压了压手。

    等谭渊等人落座后,转头询问蒋进忠,“进忠,咱们燕藩财力能不能支持这么大动作?”

    蒋进忠笑道:“王爷,起始阶段没问题,不过,装备四个混成协,猛增的支出,还是力有不逮,需要王爷尽快去一趟福建,把陛下答应咱们的福建今年财税收入拿到手,肯定就够了。”

    “而且,叶大人已经派人来了好几次,请王爷尽快去一趟福建,福建各地学社这一年在一些问题上,争论的很凶,都盼着王爷您去一趟。”

    朱棣微微点头。

    “我知道了,明天动身去福建,尽快把陛下答应给咱们东番的这笔银子拉回来,你们按照我刚才的安排,开始准备吧。”

    “对了,豪强商贾们的造船厂情况怎么样?”

    俞靖笑道:“王爷,已经开始造船了,规模很大,不输咱们鸡笼屿造船厂,王爷要不要去看看。”

    朱棣略微琢磨,点头,“行,今天午后,咱们先去看看这个造船厂,如果他们有空闲人力,咱们的战船订单,也可以交给他们,咱们掌握的技术,也可以授权给他们使用……”

    ……

    当天,海陆文武,就开始按照朱棣的命令,开始募兵。

    鸡笼屿内锦衣卫顿时慌乱。

    毕竟,此番募兵规模太大了。

    一下增加四个混成协!

    军情司安插在锦衣卫据点的人,很快就把消息传回。

    毛骧故意安排锦衣卫乘坐海商的船只,离开东番。

    朱棣尚未动身前往福建。

    燕藩扩军,显露峥嵘獠牙的消息,就已经飞赴金陵。

    在南巡这个过程之前,不会用太多笔墨,很快就开始南巡。

    南巡的高潮,主要是让大明文武百官,观摩燕藩灭吕宋。

    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