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1984 > 第281章 查房!
    赵义道:“李总,我是这么想的,我们厂召开职工大会时,能不能请你出席?关于怎么样收购,收购以后,职工的去留、待遇,这些都要请你来做一个说明。你的话,更具有说服力。”

    李云海想了想,说道:“好!请问你们定在哪天召开职工大会呢?”

    赵义说事不宜迟,我今天就发通知下去,明天上午十点钟,就在咱们工厂召开职工大会,你看如何?

    李云海问他们工厂现有多少职工?

    赵义说我们厂人数不多,只有两百多个工人。

    李云海说好,那我明天上午一定过来,那我先不打扰你们工作了。

    赵义和李云海握手,送他们出了办公室。

    他转过身,拿起电话打给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了此事。

    工厂是卖掉?还是合作?

    此事关系重大,既要交给主管部门决定,也要听取工人们的心声。

    上级主管部门也不能马上决定,必须开会研究。

    却说李云海和林芝出了厂区,马不停蹄的赶往北金人民机器厂。

    这家工厂,简称北人厂,比起北金复印机厂,那可厉害太多了!

    80年代初,北人厂生产的三种胶印机器,当时在我国还是绝无仅有的。

    他们的印刷机器,在国内售价几十万元一台,出口到国外,售价更高。

    像JJ204卷筒纸双色胶印,在香江可以卖到500万港币,以当时的汇率计算,相当于150万人民币。

    对待不同的工厂,李云海当然要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

    他给北人厂也准备了两份不同的合同,一份是高价收购,一份是技术合作。

    李云海看重的是国营工厂的技术人才。

    过去几十年间,所有的高端人才,全部分配在国企。

    我国印刷界的技术人才,以北人厂最多。

    李云海要想研制复印机,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只能找国企合作。

    能收购的他就收购,不能收购的就谈技术合作。

    北人厂的领导会见了李云海,双方就合作展开了探讨。

    不出李云海所料,北人厂不可能出售。

    李云海提出技术合作,四海集团出钱,由北人厂出人,共同研制李云海所需要的复印技术。

    这对北人厂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对80年代的国营工厂来说,谁家的资金都不宽裕,工厂的营收是要上交国家的。企业每年投入多少资金搞研发?每年有多少奖金福利,也是由上级决定。

    如果工厂可以自己接到私活,那这笔收入,就归工厂处置,相当于工厂的小金库。厂里既可以用来采购新的设备,也可以用来开发新产品,或者当成福利发给职工。

    双方一拍即合,四海集团和北金人民机器厂,签订了一揽子深度合作计划。

    签订完合同,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

    李云海和林芝来到林振邦进修的学校,等他下课以后,请他一起吃饭。

    林振邦说不必去什么八大楼,咱们就在附近找个小馆子,随便吃点就行了,他晚上还有课。

    林芝笑道:“爸,怎么回事啊?你们这是进修班,晚上还要上课呢?”

    林振邦笑道:“你以为爸是在旅游呢?这可是国内最高级别的进修班,时间安排得特别紧凑,我又上了年纪,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都不比以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跟上班级。”

    三人说说笑笑,找了家老北金的涮羊肉馆。

    李云海点了几大盘羊肉,又点了些鲜毛肚、白菜、豆腐、粉丝,主食则是杂面和烧饼。

    三个人围着铜炉子涮着吃,倒也其乐融融,比吃大席更有气氛。

    林振邦晚上还要上课,便不喝白酒,每人一瓶啤酒。

    李云海敬了林振邦一杯酒,问道:“叔叔,这次进修班结束后,你是回西州还是留京?”

    林振邦摇了摇头:“组织上还没有找我谈话。我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云海,你的工程和工厂,该动工你就动工,我用不着这个筹码。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管我将来去哪里,我对西州都怀着深厚的感情,我衷心的希望,西州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李云海表示明白,他十分的敬重林振邦,因为林振邦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一心为公。

    林振邦一边涮着菜,一边说道:“肖元同志找我说了你要撤资的事情。我答应了他,我说会找你谈谈的。”

    李云海心想,既然肖元已经找过林振邦求情,那自己也应该就坡下驴。

    省里的人都应该明白,四海集团的项目能留下来,肯定是林振邦的功劳。

    李云海决定,继续在西州建设四海中心。

    以四海中心现在的位置,这座大厦建成之后,肯定不会亏本。

    就算以后四海集团总部要搬迁,这幢大厦也可以用来出租赚钱。

    至于光刻机工厂和存储器生产线,反正离交付日期还早,他不用急于做决定。

    他之前说要撤资,无非就是做为谈判的资本,也是想让某些人认清楚四海集团的能量,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他见好就要收。

    李云海当即答应林振邦,等他回去以后,会继续四海中心的工程。

    林振邦道:“这就对了。不管你到哪里做事,都会遇到不同的管理者。人事几番兴废,企业却能百年长青。你只要学会了怎么样和人打交道,将来不论是谁来做主,你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云海凛然受教。

    吃过饭,林振邦回学校上课。

    李云海和林芝商量到城里逛逛。

    1986年的北金,街面上热闹非凡,宽敞的大马路上,行驶着不少私家车、出租车和货车。

    街边立着巨幅的灯光广告牌,这种广告采用的是巨幅彩色印刷,颜色艳丽,照片清晰,把产品印刷在广告上,让人能直观的看到广告的内容。

    打这种广告,制作费用极高,一般只有国外的大企业才做。

    李云海看到路边的广告牌,几乎清一色的全是外国品牌,西门子、尼桑、佳能等大厂,偶尔有一家国内的制药厂,或者工艺美术厂的广告。

    大多数的小铺面,用的招牌还是手写体,拿一块木板,用油漆写上几个大字。

    路边有一家做头发的国营商店,玻璃窗内,可以看到两排妇女同志,坐在椅子上,每个人的头发戴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卷发杠,头上都套着一个圆圆的大罩子。

    罩子学名叫电热帽,是用来烫发定型的,在此之前,理发店使用的是电钳。

    林芝站在门口看了看,笑道:“云海,你说我也电个卷发好不好看?”

    李云海说道:“你还年轻,没必要烫发。你没看到里面都是些妇女在做头发吗?烫发用的药水,很伤发质的,电过的头发,又枯又燥,摸着跟冬天的野草一样。”

    林芝捋着自己乌黑光亮的秀发,终于打消了烫发的念头。

    两人来到骡马市大街夜市,这是北金最早开放的夜市,共开设摊位672个,平均每晚客流量达22万人,每晚的销售额在14万元左右。

    饮食小吃、冷饮食品、百货、服装,还有蔬菜、日用杂品、书刊、家具、电器及服务修理摊点,各种东西应有尽有。

    林芝买了一些女生用的小玩意,还给家里人也带了一些。

    两人逛到晚上九点才回到下榻的酒店。

    林芝今天走累了,打了个哈欠,说道:“我们去洗澡睡了吧?”

    李云海说好。

    这时,敲门声忽然响了起来。

    林芝怔道:“谁会来找我们?”

    李云海也是一愣,因为他们很少来北金,在这边也没有几个认识的人。

    除了林振邦,更加没有人知道他们住在这里。

    敲门声越来越大,有人在喊门:“开门!”

    李云海沉声问道:“谁啊?有什么事?”

    外面的人大喊道:“查房的!快点开门!”

    李云海和林芝相视一眼,都有些犯懵。

    他们到外面住宿,从来也没有遇到过查房这种事情。

    难道朝阳区的大妈,真的与众不同?眼光格外的毒辣?

    李云海上前打开房门。

    门外站着几个人,有的袖子上戴着红袖章,写着治安联防队的字样。

    李云海出差,一般都是去花城,或者上海,要不就是香江或者国外,出去这么多次,住过那么多的酒店宾馆,从来没有遇到过查房这回事。

    这次他们来北金看望林振邦,为了见面方便,就在学校附近找了家酒店开的房间,并非什么涉外酒店,也非五星级大酒店。

    当时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前台只验看了他俩的身份证,也没有问其他的,就给他们开了大床房。

    现在居然遇到查房!

    这让李云海无法淡定了!

    一个瘦子用看贼的眼神,打量李云海和林芝,问道:“你们是什么关系?”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