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士 > 第144章荣国府落难于头宁国府祸中求福
    贾兰同贾蓉是一个辈分了,但比贾峥要低上一辈。

    于贾峥出言间,小贾兰站立笔直,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侄儿问叔父安,母亲知叔父这几日在看史书,又让侄儿带来了几册!

    对了,叔父前儿不是等伤好了,要去国子监借阅一些其他书籍吗?侄儿昨天下午往外祖父府上去了,依外祖父所言,国子监再有三日就彻底放假了,要等正月初六后,才有重新启!”

    小贾兰这话落下,同行的小厮已是小心将书籍放在旁边的小案上。

    贾峥笑着颔首,随机考察了下贾兰。

    其学识丰富,个中讲解,深入核心,小贾兰被薛蟠带着来几日,受益匪浅,但感比在族学,为贾府那太爷教授下,学得更快。

    李执是个是非分明的主,但见如此,不同旁边西府这两日对东府贾峥的复杂,即让儿子借机多来请教。

    话道国子监也好,贾家族学也罢,在年末前数日,早早就放了假,到了年后才会收假。

    国子监假期的时间,略微要长一些。

    以其中的监生,地处天南海北,往来时间日长,有的甚至要专门请假,这同源于古代的交通之不便。

    薛蟠同样寻了椅子坐下,逐字逐句读起了兵书,在贾兰答言后,这位薛大爷主动问起了所思之问题。

    按照大顺太祖朝的武举法,考试同样分为三场。

    第一场考得是骑马射箭,以三十五步为准;第二场则是武艺;第三场则是笔试,关乎兵法策论。

    对于很多人来说,敢于参加武举,在前两项,几乎没什么大问题。拉开差距的地方,多在第三场笔试上。

    若真能习字,学得进知识,也就不会死磕武举,早就参加科举考进士去了。

    薛蟠的薄弱点,同样在后者。

    贾峥也是针对性训练,重点让薛蟠好生练字答考卷。而依照薛家的富裕,特别薛姨妈于儿子之关心,花费些钱资,提前在神京武举的校场,行做骑术箭术训练熟悉,并不算什么问题。

    武艺方面,待身体好得透彻,薛蟠每日过来,且正是好陪他热热身。

    一晃到了中午,饭菜香味开始充斥在宁府。

    特因今日宫中之赏赐,贾峥早让晴雯吩咐了去,为府上人都加餐,内含有洋芋炖鸡肉。

    洋芋传到大顺已有些年,也就是后人常食用的马铃薯。但个头上讲,这时候的马铃薯在地上虽有推广,但大小也只是比大拇指大一些。

    土豆炖鸡肉,仅仅是吃个味道。

    薛蟠和贾兰自是被留下,一道吃了午饭。

    按照贾峥定下的规矩,宁府主人也只是比仆从们多上一个菜,可自他入府后,味道就有了变。

    薛蟠、贾兰早有尝试过,这午饭吃得自然开心。

    饭食后,重回落座,薛蟠揉了揉肚子,由衷赞道:“早知道峥哥儿好美食,这几日算是见了,赶前儿,我将那小吃的做法,为香菱那丫头说了去,她做后,我家妹妹也是多吃了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