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 122 杨梅汤
    早熟的那几家,开启了秋收的序幕。

    刘老汉家有几十亩朝阳地,也已经成熟,昨日秦瑶回家之时,经过老宅进去问了下刘柏三兄弟关于招工的事。

    几人知道了她要建作坊,更是一分钟都不敢耽搁,抓紧时间提前秋收,免得错过了秦瑶这边第一批招工。

    是以,今晨天刚露出鱼肚白,全家老少齐上阵,扛着四方护桶,分两拨下了地,开始收割。

    早上还有露水,割下来的稻子摊开在田里晒,等日头升上来,就开始打谷。

    厨房里,大郎、二郎、三郎,兄弟三人小大人一样忙碌着。

    四娘也不甘落后,在菜园子里抓虫子喂给鸡吃。

    王婆婆祖孙俩送的四只小鸡仔,现在在兄妹四人的精心喂养下,已经长到两斤多。

    一只母鸡三只公鸡,四娘日日盼着母鸡能下蛋,母鸡下蛋用的窝她和小哥哥已经提前用稻草搭出来,时刻准备着能放到鸡笼里去。

    秦瑶觉得家里这四个真省心,更衬得刘老三像是个基因突变的奇葩。

    知道秦瑶要进城去,二郎把昨夜他们成功用冰糖和野杨梅熬出来的杨梅汤给她装满竹筒,好带去路上喝。

    酸酸甜甜的,可解渴了。

    秦瑶昨天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顾得上品尝孩子们努力了大半天的劳动成果。

    这会儿已经收拾妥当,就等着大郎把早饭做出来,稍微得闲,让二郎用碗给自己倒半碗尝尝。

    秦瑶本不抱什么期待,甚至已经做好了盲夸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一口暗红的杨梅汤喝下肚,酸甜混合得极好,少一分太酸,多一分又太甜。

    “怎么样?”二郎期待的问。

    正在用铁锅贴面饼子的大郎,和正在烧火的三郎,也都忐忑的望过来。

    秦瑶又喝了一口,回味几下,竖起大拇指,“相当不错!”

    要是有冰块的话,能爽到飞起!

    兄弟三个听见她这话,都笑了起来。

    二郎期待道:“那我们去讨野杨梅,多做点,就能天天喝了。”

    野杨梅有股独特的香气,但就是太酸,也就是牙口好的少男少女们能受得了。

    但要是加了冰糖,哪怕是泡水都特别好喝。

    只是糖贵,大家伙舍不得,那满山的野杨梅,都熟得掉下来也没多少人去采,二郎想想都觉得可惜。

    “做这么多没有冰块存放,两天就变味儿了,你们喝得完这么快吗?”秦瑶一边舀一颗杨梅放嘴里嚼,一边提醒二郎,考虑一下现实情况。

    “昨天你们把刘木匠带来的杨梅都熬了,那么大一竹篓呢,家里坛子装了两大坛,今晚喝不完明天会有发酵的酸臭味儿。”

    二郎眼珠子一转,“那我拿去卖行不行?”

    “可以啊,但卖不掉可别哭鼻子”秦瑶鼓励他们多尝试,但也会提前给小家伙们打好预防针。

    当然,亏本大甩卖那种卖的话,当她没说。

    二郎才不会亏本卖呢。大郎在心里暗暗想。

    不过照二郎说的,一碗卖两文钱,只怕舍得的人极少。

    算了,到时候卖不掉,就拿去给金宝金花他们喝呗!

    看他们心态挺好,秦瑶也不多说什么了,一口气干掉碗里的杨梅汤,满足的打了个饱嗝。

    正好大郎也煮好了就面饼子的菜汤,母子五人一起吃完早饭,就各自忙开了。

    秦瑶先出门,走到河边,看到正在田里顶着日头辛苦劳作的农人们,水一碗碗往肚里灌,觉得二郎他们的杨梅汤或许能卖出去几碗也说不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