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千岁词 > 第149章 冯女若楠
    其实,方才在看到奴隶主手里孤零零只牵着她这么一个南朝“货物”时,她心里就依稀猜到了这个结局。

    果然,女孩儿的亲眷居然都不在了,这就有些难办了。

    他们此行来北朝,说白了本来干的都是些刀口舔血、生死难记的活计,因此就连于安安都被她事先托付到了东临城去。

    谁料如今事出突然,他们不能见死不救,于是不得已只能将女孩儿带在身边。

    只希望一切顺遂,否则万一生出什么波澜,岂不是反而要连累这小姑娘。

    不曾想,下一刻谢昭却听冯若楠小声嗫嚅道:

    “阿昭姐姐.其实、其实我父亲在北朝邯庸曾有一位故交旧友。

    我与仆从从南朝来到邯庸,本也是为投奔这位叔叔的。

    只是不曾想到我们路上遭遇山匪,未能抵达。

    那位叔叔算起来,是我在这世上唯一还能投奔之人了。”

    谢昭微微一愣,她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眼女孩子。

    什么情况下,才会让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在南朝的亲眷皆无,只能被仆从带着不远万里投奔去北朝邯庸父亲的一个故友?

    莫非是.族中亲眷皆被处死或者流放的罪人之后?

    可是南朝天宸近百年来礼法量刑比较宽容,最重的刑法大抵不过是夷三族。

    既然如此,那就也有些说不通了——这小姑娘若是罪人之后,三族之内伏法认罪,她一个弱质女流,是断然逃不过的。

    又怎会被家中奴仆,带着一路逃到北朝地界?

    看到冯若楠那副支支吾吾的样子,明显就是有所隐瞒。

    不过,谢昭如今不过一介闲云野鹤,自顾尚且不暇,倒也没有闲心对旁人的辛秘多作探究。

    于是,她只是笑了笑,道:“冯姑娘尚有亲旧长辈在,那自然是好,总是比跟着我们这些粗人要强上许多。

    这样吧,不日我们找上一天,亲自将冯姑娘送去你父亲的那位故交府上,却不知你这位世叔家住何方?”

    冯若楠眼睛一亮,道:“真的吗?那,那再好不过了!

    我的那位世叔是我父亲年轻时闯荡江湖时结交的好友,虽然与父亲一南一北多年不见,但是二人一直保持通信多年。

    我遭遇山匪时马车中的物件都被山匪掠去,只能偷偷贴身藏了一封世叔寄给父亲的信笺。”

    她说着说着,有些不好意思的从贴身里怀处摸出了一封皱巴巴的牛皮纸信笺,递给了谢昭。

    谢昭蹙眉接过,一目十行看完了那牛皮信笺上的字迹。

    信上的笔迹粗狂,是北朝邯庸的文字。

    不过她自幼便通晓遍学四国文字,因此看个信倒是不难。

    那信笺上的内容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寻常朋友间的问候家常。

    开头的敬称是“兄诺敬启”。

    落款处,只有一个“弟竭再拜”。

    显而易见,想来那个“竭”字便是冯若楠那位北朝人士的世叔的名字。

    而“诺”字,指的则是冯若楠的父亲。

    谢昭迟疑一瞬,转头问:“想来这位名讳为‘竭’的人,便是你的世叔了。

    只是信中并无具体信息,他住在邯庸的哪个部落,你可知晓?”

    冯若楠重重点头,脆生生道:“若楠知晓,我曾听父亲提起,世叔名唤‘博尔金竭’,出身于邯庸三十六部中的一个小部落博尔金部。

    不过,他如今就在邯庸皇庭广陵城中任职东城校尉一职。”

    谢昭闻言轻舒了口气。

    她缓缓靠后,将脊背落在椅背上。

    东城校尉?

    这倒是巧了,宇文部的王帐和部落距离广陵城不远,倒是不费功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