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千禧大导演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凑热闹的冯晓刚,《集结号》上映!
    还真不夸张。

    看到这篇采访报道的吴渊,对冯裤子这个见缝插针,乘机蹭热度的行为颇为好笑。

    经过《夜宴》的失败后,冯晓刚确实是急需在大片领域证明自己,不然他内地商业片大导的名头就保不住了。

    《集结号》确实是冯晓刚和华谊今年重中之重的电影项目。

    这部电影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冯晓刚在21世纪头十年最优秀的电影。

    八千万的成本,只有100万用到了片酬上。

    虽然其中有主演大多数都是华谊自己的艺人,并且一个大牌都没有的原因,但这也确实证明了,做电影真的不是只有用大牌演员才能卖票房的。

    就冲《集结号》的主演里一个港台大牌演员都没有这一点,吴渊就得为冯晓刚的大胆点个赞。

    整个内娱,数的上数的大导演里,如果吴渊不算的话,也就只有冯晓刚敢这么干了。

    特别是,同期还有一部完全反着来的《投名状》衬托。

    汇集了李莲杰、刘德桦、金成武等巨星,再加上场景搭建等大工程,制作费用高达3亿人民币的《投名状》,上映已经快一周了。

    这部电影号称3亿投资,但三位主演合起来就拿走了2亿多,李莲杰一个人就拿了一亿,创下了华语演员片酬的最高纪录。

    所以,《投名状》的拍摄成本和《集结号》其实差不了多少,都是不到一个亿。

    作为陈可新“北上”的第一部作品,从演员、剧情到场面,《投名状》几乎具备了一部卖座的商业大片应该具备的所有元素,制作方对本片的前景也非常看好。

    虽然,《投名状》上映的首周末四天,就拿下了9800万的票房,超过之前《满城尽带黄金甲》创下的最好成绩9600万首周票房,但这个成绩依旧没达到制片方的预期。

    首周末不到一个亿,这说明最终这部电影的内地票房最多也就2亿左右了,离着成本的3亿都还有一段距离,更别提赚钱了。

    陈可新再次用一部汇聚了三位港岛巨星的电影,证明了国产华语大片,光是靠堆砌大牌巨星,是不可能赚到钱的。

    无数一直在关注内地电影行业的圈内、圈外人们,都将目光聚集在了马上就要接着《投名状》上映的《集结号》上。

    吴渊的《画皮》虽然没有港台巨星,可至少也有陈昆和周讯。

    俩人一个是当时内地最红的青年男演员,一个是三金影后,《集结号》的张涵宇和邓朝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集结号》没有用任何一位港台大牌巨星,制作成本全花在了电影拍摄上,是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无巨星加盟的大片!

    这部电影能不能成功,将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各大制片方的电影制作方式。

    到底是将钱花在请巨星上,还是花在电影制作上,就看《集结号》能不能用票房证明自己了。

    冯晓刚的一篇通稿一出,立马转移了大众和媒体们的视线。

    比起还有大半年才会正式开始的二吴相争,目前正在上演的《投名状》VS《集结号》才是真正就在眼前的大餐。

    就连吴渊,也在拍摄之余,抽空关心起了《集结号》的上映。

    12月20号,《集结号》于全国大规模上映。

    当天,吴渊也给剧组放了半天的假,在京城光影时代影城包了一个放映厅,请大家一起看了这部电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集结号》是一部中韩合作的电影。

    不但这部电影的制片方有一家韩国公司,而且还请了很多韩方的工作人员。

    像《集结号》的韩方执行制片人,就是曾经做过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监制的李治允。

    电影的特效团队、爆破团队,也都是来自韩方。

    《太极旗飘扬》是韩国史上最卖座的战争片,一共动员了1175万观影人次,卖了将近六千万美元的票房。

    正因为有这位《太极旗飘扬》监制的加盟,第一次拍摄这种大型现代战争片的冯晓刚,才将《集结号》拍出了高水准。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韩国战争电影发展的确实要比内地更加成熟,也更加有经验,内地是属于学习的那一方。

    毕竟港台巴掌大的地方,也没有拍战争大片的经验来借鉴。

    当天,在和剧组全员看完了《集结号》后,上到吴渊,下到剧组普通剧务,都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

    作为一部现代战争片,《集结号》绝对是称得上优秀的。

    同样是第一次拍战争片,同样是跟着外国优秀同行合作和学习,冯晓刚的《集结号》,优秀程度比吴白鸽的《风语者》可强太多了。

    两者之间差了不知道多少个陈可新!

    “这部电影的票房,肯定会超过《投名状》的!”看完电影的李雪建,揉着通红的眼眶感慨道。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