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 第五百零四章 虾跑哪里去了?
    可实际上,老曹的家庭情况跟鱼贩子米老头家的情况很像,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曹嫂唯唯诺诺的样子。

    自己这边却因为没有亲虾,导致今年的养虾项目流产,那就相当尴尬了。

    听到这话后,老曹皱眉起来,随后纠结了起来:“多鱼,你这个厂着急吗?”

    “老曹啊,到后山去劈石头去了,你在这里稍等一下,我去后山叫一下他。”

    五十多个地笼下去。

    看到这幕的李多鱼不禁露出了微笑,这算不算发了一份工钱,请到了两个员工。

    且这货出肉率非常低,辛辛苦苦掰出来的肉,还不够塞牙缝,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嫌弃。

    而这两年老曹赚到的钱,跟米老头一样,几乎都补贴这两个儿子去了。

    很显然,刘运和而他二堂哥李元光,并不是那种非常有经验的船老大。

    李多鱼开门见山道:“曹叔,你最近有没有空,我想请你帮我盖一个厂。”

    老曹接着说道:“如果要抗台风的话,普通的厂房顶,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铁架和铁柱子,要花不少钱,你可能要做好心理准备。”

    不过捕虾用的粘网,最好是单层的,这样海虾的存活率比较高,且比较好解虾。

    “没事,曹叔,您尽管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工艺,千万别在这上面给我省钱。”

    米老头还是不肯:“我一毛五收的话,到菜市场,最少也得三毛起,这玩意三毛也谁要啊。”

    曹嫂也不敢回话,任何老曹说她,但心中却已经记下了,下次李多鱼来的时候,先泡茶再去找他。

    李多鱼紧锁着眉,找了这些出海捕虾的渔民,把他们捕捞时间跟地点,全都一一问了个遍。

    而像虾姑这种海鲜,壳上都是刺,扎手的很,不懂得门道的吃货,压根就无从下口。

    陈文超苦着一张脸:“不是很理想,今天大家抓到的虾都很少,很多都是那种小的剑虾(滑皮虾),鱼哥,你要的那种大黄虾没抓到多少。”

    见他们都捕捞不到海虾,李多鱼也很是头大,不要到时候,老曹把养虾厂给盖起来了。

    李多鱼说道:“第一期厂房的话,要一千平,里面至少要有三十个养殖池,且要达到抗台风级别的。”

    “大概有多大?”

    李多鱼刚到他们家时,老曹并没有在家,只有他爱人在门口那里补网。

    老陆、刘运、赵家兄弟他们捕捞的区域,还是以前能捕捞到黄虾的地方。

    “不用了,你赶紧忙去,我坐下午的客船就可以了,我等会还得跟曾大头说一下,他们家的房子暂时放到下半年盖了。”

    “最多一毛,真的不能再多了,我就当凑个数,现在这个季节,这东西没肉的,压根就没人要。”

    除了老陆没抓到大虾外,其他渔民也都没有抓到,就连胸有成竹的赵家兄弟,这次也懵逼了。

    “阿伯,你这个活虾脚断掉太多了,李主任说好的,要完整的,活蹦乱跳的大虾才按每只五毛收,你这个只能按斤卖。”

    渔民叹气道:“解网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虾脚扯断的,哪有那么多完整的。”

    现在陈文超很多事情,都是刘小兰帮他处理的,尤其在他不擅长的方面。

    李多鱼笑着说道:“曹叔,安全第一啊,要不要我送你到县里面去。”

    差不多等了十来分钟,老曹就急匆匆赶了回来,见到李多鱼站在那里等后,黑着脸说起了曹嫂来。

    就在这个时候,老陆那艘十多米的渔船也回到了码头,他跟他家女婿两人气色不是很好,脸上全都是胡须渣,一看就是昨晚熬通宵的样子。

    李多鱼直奔村中央找盖房子的老曹去了,打算先问问老曹有没有可能在那么短的工期内,把厂房给盖好。

    李多鱼点头道:“还是比较急的,且厂房也比较大,最好在三个月内建设完毕。”

    听到这话后,李多鱼算是明白了,曹叔这是推掉了别人的单子,优先来盖他的厂房了。

    话刚说出口,老陆就意识到说错话了,出海人还是很忌讳说这种话的。

    “卧槽,差点忘了。”

    “那一毛五。”

    老曹总是说,这些年太忙了,一直在给人盖房子,自己家的都没有时间盖。

    从曹叔那里离开后,李多鱼来到了码头这边,这次负责收购活虾的是陈文超夫妇。

    像老曹这一辈人都是苦过来的,从小到大,就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下一代能过好一点,不要再遭罪。

    在这个年代,像这种带点斥责的夫妻对话,在沿海渔村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老曹他们这一辈分,骨子里大男子主义的成分还是比较多。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季节不对的话,身上连肉都没有,本地人一般叫水姑,煮都不愿意去煮。

    毕竟虾实在太轻了,几十只就才有一斤,哪怕运气爆棚,一整网全是虾,也不会特别的重,撑死也就五六斤不到。

    听到这话后,李多鱼当场说道:“这个当然不介意,你要是能多找几位师傅来,我高兴都来不及。”

    且这玩意送人的话,还会被嫌弃,据大伯说,十几年前,这种虾姑特别的多。

    这种船的拖网跟普通拖网不一样,有一根带轮子的桁杆在海里滚动着。

    老曹皱眉沉吟了会,随后说道:“说实话,太赶了,三个月的话,我肯定是盖不起来的。”

    这位年过半百的妇女,看起来就是非常传统的渔女,穿的也是渔女的服侍。

    而效率最高的,就是配有桁杆拖网的捕虾船,也就是刘运那艘船,可这种捕捞方式,最海虾的损伤最大,很多海虾捕捞上来时,已经在网囊里被挤压死了。

    李多鱼问道:“今天,虾收的怎么样?”

    “虾跑哪里去了?”

    剑虾是一种四季几乎都可以抓到的海虾,也是他们这片海域最多的虾种。

    看着那两筐虾蛄,李多鱼也忍不住笑了,虾蛄这东西在这个年代,还真不是不好卖,跟藤壶一样都是被渔民嫌弃的。

    一旦捕捞到的话,渔民都会骂骂咧咧的,因为虾姑全身都是刺,太用力的话,就很容易把网弄破。

    藏在沙子里的海虾受到惊吓后,会从沙子里窜出来,而桁杆的上面的入网口那里,还有层网。

    到现在为止,已经收了十多斤,这种虾没有大黄虾大只,价格也便宜很多,市场售卖的价格每斤在三块左右。

    老陆女婿张元盛搬了两桶虾蛄下来,还有一筐杂鱼下来。

    “曹嫂,是的。”

    “七星湾啊。”

    老陆叹道:“他大爷的,平常不想抓的时候一大堆,真想抓的时候,却一只都抓不到,全是这种虾蛄(皮皮虾)。”

    可现在黄虾都成群结队跑去入海口那里,打算大规模造娃了,不了解这个习性的他们,自然是扑了个空。

    李多鱼对着一旁的陈文超说道:“小超,等会你把石头也叫上,换咱们出海看看能不能捕到大黄虾。”

    “行,那我马上去准备粘网和地笼。”(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