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048本官姓马名忠义
    黄通判没想跪,然而身边齐刷刷像割麦子一样跪了一地。

    自己就显得很突兀,颇为尴尬。

    马知府也不经意的往自己这边瞥了一眼,目光平静。

    ……

    这位吏部精挑细选,乾隆面授机宜的新任知府,上任后自然是引起了多方瞩目。

    迎来送往,酒宴派到了半个月后。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这位新官上任,没有烧三把火,连一把火都没烧。

    一切,都好像那么的平静。

    不过,黄通判没这么乐观。

    他嗅到了一股气息,“山雨欲来风满楼”。

    台风来临之前,总是云淡风轻。

    所以,他最近很低调。

    公事早请示,晚汇报,绝不怠慢。

    而马忠义这位汉军旗世家官僚,也非常的客气。

    每次都询问他的想法,偶尔还把他送到门口。

    马知府越客气,黄通判就越紧张。

    他总觉得,在这位知府大人客气的话语后面,是十面埋伏。

    若是黄通判知道,苏州府还有第二个人有相同的感觉,他一定会引为知己。

    这个人,就是李郁。

    他正在通过各方渠道,打听这个马忠义的底细。

    从巡抚衙门负责文书的一位书吏那,花20两银子得到了一个信息。

    马家原先是八旗贵族的包衣,祖辈在一片石大战中立了军功。

    第二代在平定三藩的大战中,又立下军功。

    后被康熙看中,抬入汉军旗了。

    属于根正苗红,世受皇恩的铁杆忠臣。

    李郁最近手头不缺银子,忙着搞基建,大生产。

    他已经基本吃透了火绳枪的全部生产工艺,不说多精湛,至少能造出质量靠谱的武器。

    在上方山,做过射击试验。

    连续打了40枪,没有炸膛。

    又用超量30%的火药,连续射击了5次,没有炸膛。

    林淮生,范京,小五等铁杆心腹,都知道他在造枪,没人有异议。

    他们早就被捏成了一个整体,没有二心。

    而维格堂的其余人,也都知道堂口存有火器。

    作为混江湖的,他们都觉得有几杆火器傍身挺好。

    只要平时低调点,别被官府察觉就行。

    别的不说,镖局那些镖师出远门,哪个不是身怀利刃,弓箭长枪齐全。

    李郁也时常和下属灌输,实力才是王道。

    要想过好日子,就得有实力。

    否则,乡绅、青皮、水匪、官差,个个都来拿捏你。

    而存菊堂,又悄悄吸纳了一些带孩子的流民。

    淮北十几个县被黄河淹了。

    能活着走到这里的,都是生命力顽强的流民。

    ……

    这些人一路乞讨到了附近,被李郁挑了一些留下来做劳工,管饭。

    十几个汉子,暂时被安排在了堡外居住。

    大家都觉得,这个庄园叫李家堡更贴切。

    李郁觉得,似乎这样叫也不错,就默认了。

    李家堡的基建一直没停,需要劳动力。

    而他们的孩子,就帮着做点轻松活儿,穷人家的孩子都这样。

    至于工钱,那是不可能的。

    “阿郁,你叫我?”

    “对,甄氏的案子,也该有个了结了。”

    “知府衙门能听我们的?”

    “拿着这份状纸去,包赢。”

    杜仁接过纸,展开一看。

    顿时脸色涨红,又发白,手激动的哆嗦。

    “阿郁,你他娘真是个人才。”

    “府尊看了这状纸,但凡犹豫一秒钟,都是对仕途的不尊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