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253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
    黄总商原本每年要娶12房小妾的。

    每月娶进来一房新人,同时遣散去年的一房旧人,遣散费2000两,好聚好散,吐故纳新!

    虽然我不爱你,但是我很大方。

    如今却不同了,一方面流动银子枯竭,另外一方面钱峰虎视眈眈,不停的敲打。

    导致自己今年竟然只娶了2房。

    更离谱的是,由于缺乏新鲜血液,自己居然记住了这两小妾的名字、籍贯、特征。

    这种屈辱感,让他痛不欲生!

    感觉自己成了被迫拉磨的牛马。

    ……

    “我踏马都不想活了,这日子过的一点意思都没有了。咱扬州盐商什么时候过过这种穷日子?”

    “老黄,好死不如赖活着。”

    黄总商擦干眼泪,看着三人:

    “扬州盐商,休戚与共。一起拿个主意吧?”

    江春点点头:

    “你们容我2天。”

    “2天后我来做决定,风险利润一起担着。”

    4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论团结程度,盐商天下第一。

    无他,太肥。

    泼天的富贵,就这么几个人接着,全世界的人都当自己是“金猪”。

    1776年,

    大清的年入在5000万两左右,占全世界各国年入总和的33%。

    而一年的盐税大约在800万两,其中两淮盐是350万两左右。

    也就是说,扬州盐商经手的是全世界3%的可支配收入。

    之所以说是“经手”,是大有深意的。

    这就是笔糊涂账,上到军机下到小吏,至少有几万人一起帮着花销。盐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别人替自己花了多少。

    年底和各大酒楼青楼结账,会发现有数不清的人用自己的名字挂账。

    捏着鼻子,打个7折全结清!

    做人还是糊涂点好,反正江春知道自己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哪怕路上遇到个乞丐主动请安,他高低都要赏一串铜钱。

    扬州府人人皆知,江老爷是散财童子。

    ……

    “老爷,少爷的信来了。”

    “哦?”

    江春拆开,略略一看,就炸了毛。

    几月没个音信,一来信就是要钱的。

    “爹,济南府消费太高,孩儿的社交圈子又太广,10万两已花完。预计到年底至少还需10万两,多多益善,请速寄。儿,江雨。”

    “小王八蛋,当银子是大海里捞出来的吗?”

    旁边的管家一声不吭,心想盐商的银子可不是从海里捞出来的嘛。

    主子之间的矛盾,下人不要多嘴。

    果然,

    过了一会江春气消了,手书一封,叮嘱儿子江雨:

    “花钱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都扔到水里。江湖豪杰、衙役胥吏、左邻右舍、落魄书生、哪怕是丐帮,只要是萍水相逢,并无恶意的都可结交一二。但单次给银不可太多,不宜超过50两!”

    “万万不要合伙做生意,被人撺掇投资,切切。世事险恶,人心复杂,你看不透。”

    “生在咱江家,你不需要会挣钱,只需要会花钱。”

    ……

    封上火漆后,吩咐管家:

    “送9万两银票去。”

    “是,老爷。”

    “叮嘱你儿子,照顾好江雨的生活。出门至少8个保镖,遇事先保人,捅了篓子不要怕,我会出手。”

    管家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问道:

    “少爷不喜排场,嫌保镖簇拥影响他逛街雅兴。”

    “那就便衣,前4后4,暗中保护。这点事也要来问我?”

    管家陪着笑脸,退出书房。

    心想,这得是修了几十辈子的福,才能降到江府做少爷。

    到了院子里,一群下人垂手肃立,准备例会。

    管家背着手,清清嗓子:

    “如今外面形势困难,诸位要体会老爷的深刻用意、良苦用心。出门的时候,外面套件带补丁的衣服。要看起来寒酸点。”

    江春的贴身丫鬟笑道:

    “管家,没有补丁破衣服怎么办?”

    “没事没事,拿剪刀现剪嘛。待会吃饭的时候,你们几个马倌端着碗,剪个破衣服去门口蹲着,让路人看到。”

    “是。”

    一群下人居然很兴奋,剪了乞丐装穿在外面,蹲在府门外。

    ……

    消息传到钱峰耳朵里,他冷冷一笑,不置评论。

    他在写一份密折,建议朝廷修改运销盐的制度,取缔盐商,取缔盐引。

    选官,派人,直接掌握盐务。

    取消所谓的固定盐区还有各地盐价差异,实行统一价。

    按照他的推算,此举可为朝廷增收至少1000万两白银。如果经办的人效率高,甚至可以是2000万两。

    “藩台,江北大营又来要粮了。”

    “多少?”

    “2万石。”

    “告诉广陵仓、清江仓,拨给他们。”

    属官犹豫不决,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默默退出了衙署,去找扬州知府商议了。

    江北大营就像一个吞金兽,不断的从扬州淮安两府吸取钱粮,负担沉重,而且看不到头。

    胡佐佑——现任扬州知府,曾经的都察院御史,因为争宠灵活,不按常理出牌,被和珅踢到了地方。

    他一听又要2万石粮,瞬间牙疼。

    上任这段时间,他已经融入了这个小集体。

    因为擅长打成一团,又不端着,该拿就拿,且没有酷吏的作风。,本地官绅都认为拥有这样一位父母,乃是本府(士绅)的福气。

    “府尊,这何时是个头啊?”

    “要么他们平定江南,解散回家。要么被对面全歼,也算是个头。”

    胡佐佑犹豫了好一会,还是手书一封:下令广陵仓先放1万石粮食。

    ……

    江宁城,

    李郁从史密斯手底下的二五仔韦森,听说了一个比较“重口味”的制硝方子。

    “殿下,应当收集治下所有百姓的尿。尤其是做快乐生意的那些女子,她们的尿是最好的原料。”

    “伱是怎么知道的?”

    “撒克逊帝国,法兰克帝国都是如此。这在欧洲不是秘密。”

    “为何必须是那些女子?”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对海神发誓。若我撒谎了,出海就翻船。”

    见韦森如此郑重,李郁信了。

    一个水手不敢对海神撒谎。

    这就好比一个福建中南部的人,不敢对妈祖撒谎一样。

    一旦撒谎后,心理压力太大,人扛不住的!

    早晚会灵验。

    当然了。

    人类是一直在进化的,几百年后,这种非硬件的认知缺陷可能就被进化掉了,又敢对着一切神仙撒谎了。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人是早晚要践踏神仙的。

    ……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