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九锡 > 353【结网】
    陆沉默然片刻,轻声道:“陛下,储君之位终究要定下来,否则于国有害。”

    “朕本来想听听你的看法,所以才让伱去参加墨苑文会,近距离看看相王的底色。”

    陆沉心中微动,天子这句话大有深意。

    为何要让他去看看二皇子的底色?

    这只能说明天子有意立二皇子为太子,或许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比较之后,天子委实无法接受大皇子和三皇子性格的问题,二皇子至少还算表里如一。

    不等陆沉给出回应,李端又道:“不过朕昨夜想了很久,你身为边军大将,对京中局势不太清楚,肯定不愿冒然牵扯进这种风浪。再者,朕对你寄予厚望,不希望你将精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朕也不想你心生怨望。”

    平心而论,天子这番话称得上推心置腹,已经将陆沉视作股肱之臣。

    “陛下厚爱,臣铭感五内。”

    陆沉躬身一礼,语调真挚。

    李端微微点头,温言道:“只要将来朕定下储君的时候,你能支持朕的决定便可。”

    陆沉垂首道:“臣遵旨。”

    “还有一件事。”

    李端沉吟片刻,缓缓道:“那个名叫郎三元的落魄文人,织经司已经查明他的底细,和北边细作无关,也非直接受到某人指使。秦正亲自审了半夜,只能确定此人的想法受到旁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来可笑,郎三元打心眼里认为边军的强大会威胁到朝廷的安危,甚至有可能出现第二個伪燕。”

    陆沉平静地回道:“陛下或许可以让秦提举问问他,边军这两年杀了那么多景军,如何才能变成第二个伪燕?”

    李端颔首道:“正是此理。其实这种腐儒的想法不用在意,朕只好奇究竟是谁躲在背后,绞尽脑汁地离间挑拨中枢和边军的关系。”

    陆沉思忖片刻,答道:“陛下,按照常理来说,北边的细作最有可能做这种事。若非他们所为,那么藏在后面的那支黑手极有可能出身于江南世族门阀。”

    君臣二人对视片刻,李端问道:“为何?”

    陆沉缓缓道:“郎三元只是一个引子,幕后主使想用这种手段给陛下和朝廷施加压力,最终还是要落在停止北伐之上。依臣拙见,只有那些世族门阀的贵人才会这样做。”

    李端轻声道:“你是说……左相?”

    陆沉摇头道:“臣认为不会是左相。那位老相爷虽然是江南世族的领头人,但过往的事迹证明他顾全大局,不会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如果臣没有猜错,这个幕后主使在江南世族之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却无法撼动老相爷的权威,所以只能用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

    李端脑海中浮现几个名字,譬如吏部尚书宁元福和兵部尚书丁会,还有枢密使郭从义和上将军王晏等人。

    望着天子凝重的面色,陆沉不禁心有感触。

    他知道北边那位景朝皇帝威权日重,连庆聿恭这等战神级别的人物都要仰其鼻息,可见其人在景国朝堂上是如何乾纲独断。

    反观身边这位天子,三位皇子便足以让他心烦,朝堂上更是鱼龙混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他愣是依靠强大的耐心一点点捋清局面,尽力为边军将士营造一个稳固且坚实的后方。

    此刻陆沉不禁想起先帝,倘若那个糊涂皇帝能有李端的一半清醒,哪怕只是没有对杨光远下手,大齐又怎会丢失半壁江山?

    “这件事急不来,朕认为可以暂时压下。对方既然已经用郎三元投石问路,后续肯定还会有动作,他做得越多便会暴露越多信息,届时朕再解决这个问题。”

    李端望着陆沉,语重心长地说道:“朕今日召你入宫,除了当面和你说清楚储君未定的缘由,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陆沉道:“请陛下示下。”

    李端缓缓道:“朕让李景达出任定州都督,将你召回京城,是想借助你的功劳、名望和那股所向披靡的锐气,帮朕解决一件存在很多年的忧患。”

    陆沉想起前几日初次入宫时的谈话,此刻迎着天子殷切的目光,心中升起一抹明悟,试探道:“陛下心里的忧患,是指京军?”

    李端点点头,正色道:“不错,正是京军。”

    陆沉没有立刻给出回答。

    李端郑重地说道:“朕相信你的能力和忠心,因此朕希望你能挑起这份重担,至少替朕握住一半京军!”

    他说完这句话后,观云台上陷入长久的沉寂。

    夏风徐徐,吹过陆沉刚毅的面庞。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