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落难情缘 > 第248章 出山
    惠能从中推知法性寺在广州城中的地位,一路查询问路寻去。

    在一条大青砖铺就的街道旁,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

    法性寺。

    当时的法性寺,就是如今的广州光孝寺,是岭南的有名寺院

    之一。

    法性寺原来并不是寺院,而是西汉南越王赵德的王府,亭园

    层叠,草木森森,锁住无限春光。

    西汉末年,三国争雄,东吴重臣孙仲谋麾下有一位著名谋士虞翻,因开罪皇上而被贬至岭南,他见这里地方宽敞,林木蓊翳,就将这里作为讲学的场所。

    虞翻才气纵横,分析问题独有见解,门徒众多,声誉鹊起。世人将这里称作“虞苑”,由于虞翻在里面广种当时的稀有树木——柯子树,茂密成林,别有特色,故此世人又将这里叫做“柯林”。

    虞翻病亡后,他的子孙笃信佛教,改苑为寺,名叫“制旨”,请和尚数十人入居,常年念佛诵经,超度亡灵。

    后来,虞家败落,和尚留居在此,这里演变成佛门圣地。至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来自克什米尔的高僧县摩耶舍在此建成“王园寺”,广传佛经,声名传播。

    其后,凡从外国来的高僧都喜欢来到这里歇脚,成了岭南重要的名刹之一。

    梁武帝普通元年,禅宗初祖达摩从天竺来广州,就曾在此寺驻锡,西印度的真谛法师也曾居于此寺,翻译经论四十多部。

    今天,惠能的到来,注定这座古寺又将在佛教的史册上翻开崭新的一页。

    惠能来到法性寺高大的山门前,探头望去,忍不住惊叹:“哟,果然是气势不凡!”

    惠能略微犹豫了一下,举起右脚,跨步迈进了高高的门槛。

    惠能这一步,成了他迈向佛祖殿堂巍巍宝座上的关键一步!

    而其后在寺里的充满禅机的对答,不仅成了惠能人生的一个转折,也是佛法禅机得以快速弘扬的一个重要枢扭。

    惠能走进法性寺后,纵目望去,里面柯树蓊翳,浓荫匝地,回廊曲折,环境幽雅。天王殿、伽蓝殿、千佛殿、睡佛阁、风幡堂、钟楼、鼓楼都是斗拱飞檐,红墙青瓦,在宏伟之中溢出庄重。

    惠能心里惊叹:“这佛门圣地,可算得上是梵界冠首!”

    筑于高台的大雄宝殿,更显气势雄伟。大殿内外,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把整个大殿塞得水泄不通,连大殿外也站立着几百名信众。粗略估计,听众有三千多人。

    广州是岭南最繁华的大都市,名流荟萃,商旅云集。当年达摩祖师泛舟来华夏,就是从这里踏上中华大地,播撒下禅的种子;

    而今,他的五传法孙——惠能,也将从这里开始大张法席,广传禅法,从而使禅——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益发光辉灿烂。

    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

    这时,惠能仰望高天,看到法性寺高高的旗杆上幢幡高挂,迎风招展,心中一阵兴奋——他知道,寺院里幢幡升起,五色彩带飘扬,表示当日有重大法事活动;

    今天单升幡旗,则表示寺里有高僧讲经。

    惠能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缓缓走进法性寺内。但见数枝红梅灿若繁星,暗香浮动,向人们传递着严冬已逝的信息。

    寺中的戒台上,一个十来岁的小沙弥冲着一棵菩提树跪拜顶礼,神色凝重而庄严。

    一位十七八岁名叫法空的青年禅僧跑过来训斥他:“婴行,你又犯疯病啦?放着大殿里的佛菩萨不拜,神经兮兮地拜一棵树干什么?”

    婴行充耳不闻,顾自三跪顶礼,嘴里似乎还喃喃祈祷着什么。

    法空口中说个不休:“难怪印宗大师给你取法号‘婴行’呢,看来,你永远长不大,还像个三岁的婴儿,拿着土块当馍馍。”

    婴行顶礼已毕,斜了法空一眼:“你懂什么!”

    法空说:“我是你的师兄,比你入门早,比你岁数大,比你听经多,自然比你懂得多。”

    婴行一撇嘴:“大殿里的木鱼儿,比你入门早,比你岁数大,听经比你多,是不是比你懂得更多?一会儿课诵时,我们就别敲它啦,敲你的脑壳好了。”

    法空张口结舌,吭哧了半天才说:“那你放着佛菩萨像不拜,拜一棵树干什么?”

    “师父说过,金菩萨不度炉,木菩萨不度火,泥菩萨不度水,我婴行是个大活人,要拜活菩萨。”婴行双手叉腰,说得理直气壮。

    法空一脸嘲弄:“这棵树,是活菩萨?”

    婴行不答反问:“我来问你,这是一棵什么树?”

    法空道:“菩提树。”

    婴行又问:“你既然知道是圣树,为什么不让我礼拜?”

    法空大笑道:“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但他老人家是在印度尼连禅河之畔的那棵菩提树下,而不是在这棵树下。你拜它又有何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