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 第四十九章:没想到,伯常竟有如此口才!
    当然,这种话肯定不会说出来,但这样的想法则说不定会有。

    “理由?”

    几人想了很久,最终中间那人把自己扭动到一个稍微舒适点的姿势,艰难的道:“主簿,在下姓高,名淮,字子淑,是陈留高氏之人,族中除我之外,还有三人在冀北,一人在陈留境内,若是主簿放过我,可将家资资助陈留之政,尽心辅佐曹公,再由在下回陈留高氏商议,归顺曹公之政。”

    陈留,高氏。

    张韩的眼睛一亮,问道:“你说的那位亲族,叫做什么?”

    “高顺,在家中颇有威望,且去年曹公曾派人来征辟,但他拒绝了。”

    “如今局势如此,张太守若是奔逃,曹公自会领陈留全境,凭借曹公之名,以及我族亲之故,可试再征……”

    这个名叫高淮的中年男子,此时说出来的话让张韩陷入了沉思。

    之前他就有过怀疑,因为他记得原本历史上,高顺忠勇,在吕布麾下有一支“陷阵营”。悍不畏死、勇猛果敢,每逢大战舍生忘死,进退有度。

    可他本人却是极其奉行军令,严于律己,与其他西凉将军全然不同,常常因为不够残暴和豪迈,显得格格不入。

    他的战法、训兵、选兵都和西凉骑士全然不同,虽得吕布重用,但是却没能得到推心置腹的信任,有些事吕布根本不会让高顺参与,也就是与真正的“心腹”有所区别,才会有“知其忠而不能用”的评价。

    可所以之前张韩就觉得他不是并州旧将,可能是吕布拿下兖州后征辟之将。

    现在吕布没能拿下,果然陈留高氏之中就听到了这个名字。

    陈留高氏张韩是听曹操介绍过,光说这个氏族的时候张韩尚且不知,当曹操提及高干、高柔时,他还是不认识……最后被曹操急头白脸一顿骂,才理清了关系。

    高干、高柔都是袁绍的侄子,袁氏和陈氏是几代姻亲。

    这样一个身份想要招揽,那就有点难以重用,因为他们和袁绍的家族联姻,日后曹老板与袁绍又必有一战,这个家族横在其中左右为难,高顺即便归附了,日子也会比较难过。

    怪不得之前来找,都一直不肯出仕,陈留高氏不仕曹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非要任用的话,就必须脱离高氏。

    “不对,”张韩反应过来,瞪着他道:“你拿我寻开心呢?你又不是高氏掌权者,怎么能令举族归附呢?你配吗!?”

    “我……”

    我不配……那高淮苦着脸低下头去,小声道:“主簿有所不知,高干随袁绍而走,高柔举宗族至河北依附袁绍。”

    “举宗主,你怎么没去呢?”

    “在下,在下……被告知留守祖地。”

    哦,没资格被带走……你是有多被嫌弃,这么看来陈留高氏所剩的人已经不多了,那剩余的这一支脉,就有可能得征辟。

    “不错!既是如此,倒算是戴罪立功。”张韩微微点头,表情似颇为满意,也还算意外之喜。

    ……

    十日后,曹操在野击溃张邈大军,收兵上万,得兵甲、兵刃数千,弓矢无数,战马千匹,不过张邈在亲信拼死护卫之下,从小道逃脱而走。

    遂平定诸地之后,来到己吾和张韩汇合,准备收取陈留全境,迎接时候便带了三名县吏,其中一人就是高淮。

    他在车驾前拱手致歉,说明缘由,另愿领曹操去高氏祖地,以家资归附。

    再引见当地贤才,归附于曹氏。

    “在下深受张主簿感化,为自身所为羞愧,请曹公切莫怪罪,得令在下将功补过,”他含糊不清的说着,嘴里的牙好似不齐。

    曹操赞许的看向张韩,眼里满是欣赏,点头道:“没想到,伯常口才的确出众。”

    张韩儒雅的拱了拱手。

    “好,”曹操又看向高淮,“既如此,我便在己吾等待,传令陈留全境,各地官吏可自来见我,我只停留五日。”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