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 第二百三十四章:丞相说,他要撤你的职
    因为典韦他们也跟着来了。

    整個伙夫营的人都远远地看着,谁也不敢惹他们,同时不识张韩者,也在猜测他的身份。

    “这是何人?”

    “哪个大族的儿子吧,这么年轻,参军只怕是为了积攒军功。”

    “说不定就是太守的儿子,你看他身边跟着那武夫,人高马大,像是门板一样,一看就不是寻常武将。”

    “这人,看着总觉得眼熟……”

    “咱们伍长平时脾气挺爆的,也喜欢教训新丁,这次愣是不敢凑近。”

    “伱们不知道,这新兄弟,今日一来就干了四五个人的活儿,浑身是劲,看他那体魄,若说不是身经百战、武艺超群,谁能信?”

    几个人窸窸窣窣,在远处偷偷交谈,他们地位太低了,寻常战前动员都得站在极远处。

    而且也想象不到一个身负侯爵的太守,会忽然被贬到军中来做伙夫。

    但是这一幕,却也是被引为一段传闻,很快在军中传开,不少人都知道河内东三营地,伙夫房来了个身份不凡之人。

    有心者自然会去打听,在数日的不断询问之中,自然而然能够得到一些较为隐秘的消息。

    也自然就明白了张韩的身份。

    “是张韩?”

    “那是之前设计强攻黎阳境内,导致我军被伏击的张韩是吧?!”

    “该!早就知道他是劣迹斑斑,正该被如此责罚!俺早就预料到,他总有一日会得罪丞相!”

    “如此狂妄,散漫自大,又无视军中纪律,贸然劝我太守出兵,现在自尝恶果了!”

    “诸位也别这么说,这位军侯功绩多,说不定哪一日就恢复军职了。”

    “屁!我凭什么不能说,攻城之后不允许劫掠百姓,还要开仓放粮是谁说的!?不就是这张韩!?”

    “咱们兄弟少了多少发财的机会,若不是他,我现在早就赚够了拼命的钱,回乡养老了。”

    “屁,若还是劫掠为主,世道可不一定能有如此太平,你回了乡,人家难道会接纳你?”

    现在自军中退去的老兵,回到家乡都是夹道欢迎,地位尊崇,百姓当长者尊敬。

    这不是仁德待民带来的又是如何,若是烧杀劫掠,或许这些老兵连退伍回乡都不敢,迟早要被唾弃,还可能遭到报复。

    这些消息一传出,自然有很多细作都已得知,想方设法的向冀北传去。

    自曹洪接替了张杨的位置,到河内为太守,驻防此地以来,冀州其实暗中已派遣了不知多少细作,从各种渠道进入河内,混在流民、山匪、降兵之中,不断的渗透进来。

    也可以说实际上所有的大战之前,双方较劲的手段都不只是那一战,从政令开始,就始终在不停地针对,方才可以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

    ……

    冀州,邺城。

    袁绍在收到了书信、军情之后,仿佛已明了前方的态势,细作情报的存在,便是他的耳目之延伸,足以观远方敌情。

    “哈哈!”袁绍先是看到军情,自然心中大悦,立即豪迈的大笑出声,“张韩欲袭我黎阳南部,反遭儁乂埋伏,阻击了曹洪之后军,令其计策全盘落空。”

    “又有消息传来,张韩已被暗中撤去军职,罚去养马、做饭了。”

    “哈哈哈!”

    花园之内,传来一片笑声。

    今日秋风正爽,阳光明媚,袁绍和身边亲信文臣在庭中散步,身旁跟随乃是许攸、郭图、审配三人。

    笑完之后,几名文臣的表情都逐渐冷静下来,许攸微微叹声道:“主公,此时虽得小胜,却未能令曹军损失过大,他们定然还会想尽办法,与我冀州为难。”

    “如今秋收之后,我兵粮补给足备,又收幽州、青州两地兵勇,宜与许都开战也,那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耀武扬威久矣,而今又突袭我黎阳一带,可谓居心叵测。”

    “在下觉得,曹操假借天子号旗,这些年致力于屯田养民,若是再拖数年,其实力必定更加雄厚,既然迟早会有一战,不如借张韩之事,率先发难,讨此逆贼才是。”

    “唔,如此……恐师出无名,乃是不义之师,”袁绍干脆的摇了摇头,他最近始终在想这件事,难以做出决断,而豫州一带到名流,已很久未曾来信,不好探听如今风评。

    他的心里没底。

    许攸一愣,接着拱手,郑重道:“当年曹操迎回天子,改国号为建安,初年时有各地百姓奔逃而出,士人均不愿曹操身兼要职;建安二年时,曹操便已是司空,司掌许都土建之事,朝堂之上更是只有三成官吏,对其不满;建安三年,曹操南征袁术,至四年而归,已成当朝丞相,且废置三公,独揽大权,朝中不敢有不同之声,那些当初反对曹操者,均已不复名显,最重要的是,至此开始,百姓大多高呼汉相之恩,更甚天子福泽。”

    “若再几年去,豫州、徐州、兖州、扬州淮南千万子民,都只记得这位大汉丞相之恩情,以其功绩盖世,而奉为天降神人。”

    “到那时,这大河南岸众志成城,人心凝聚,则事倍而功半也。”

    袁绍停下了脚步,许攸这几句话,见地深远,刚好刺痛了他的心,方才的确是跳得惶恐了一拍,让他不得不思索此节。

    人心。

    天下刚刚分崩离析时,人心依旧向汉,故刘焉、刘表、刘虞深得人心,纷纷投奔,此三君只需仁爱、稳守,即可得到万民拥戴。

    而到现在,外姓之人为主君,用政之时,无不是在潜移默化的消除此等影响。

    曹操,现在便是逐渐在达成此愿,逐步积累德行功绩,招揽人心。

    他甚至连许都朝堂,都已经完全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嗯……”袁绍沉吟深思,让三位谋臣的目光,全都聚集了过来。

    许攸见状更近一步,轻声道:“主公何不趁此时,声讨曹操,矫诏讨逆,定然会有不服曹操之人响应,他南有荆州、江东之危,而我等则无后顾之忧,又可得并州人相助,兵多将广,定可大破曹军。”

    袁绍眼眸微微晃动,心中仍在举棋不定,思索良久,捏紧拳头道:“立即召集文武议事,将最近情报,全数汇集,此事不可轻易决断,要再多察情报方可,诸君莫急,待探马再送重要军情,察明许都现状。”

    “我心中,自有计较。”

    三人左右对视,心中各有想法,也都默不作声的躬身行礼,转身去差人传令。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