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山河志异 > 丙卷 第一百零三节 修骨,自壮
    暴虎骨,雄黄烟,幻金藤,黑月石,万里沙,这五味是淬骨汤剂必备之药。

    但所缺的暴虎骨一直找不到,好不容易才在前几日尤少游和姚隶蔚他们从八角寨回来后带回来的苍狼骨来作为替代。

    虽然苍狼骨和暴虎骨没法比,但也算可以达到一定效果了,对于闵青郁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当初胡德禄淬骨时,也是欠缺最主要的这一味暴虎骨。

    但没办法,这本来就是古书上的方剂,暴虎现在就没听说过在哪里出现过,根本无处寻觅,就算是去汴京坊市买都买不到。

    替代品倒是有不少,也分高低,像鳌龙、苍狼骨就不错,再次就只能是够年份的诡狼或者金猫骨了。

    当时胡德禄便是用金猫骨替代的,差强人意,总算是淬骨成功。

    这一回苍狼骨就要比金猫骨强不少,也惹得胡德禄一直在嘀嘀咕咕说陈淮生重色轻友,等都要等到苍狼骨。

    淬骨丹倒是早就备好了,但关键还是这汤药之沐。

    陈淮生用汤勺舀了一勺赤岩元浆,用灵力催动,褪去泥浆,只剩下火性灵液。

    对于淬骨术,陈淮生也颇是花了一番心思来琢磨。

    最早得到那一份淬骨术纲要是来自《灵宝明黄经》,这是一本专门研究道骨养蕴滋壮的道芨。

    这本书册其实并不罕见,坊市中也能买得到。

    但是其核心并不在于这本《灵宝明黄经》的本义,而在于对其核心要义的注疏诠释,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灵宝明黄经》的注疏主要分成了三个流派,一是吴越流派,一是西唐流派,一是大赵流派。

    绝大多数人都借鉴大赵流派,根据这个流派的注疏来进行诠释理解和发挥。

    无论是西塘流派还是大赵流派都有不少顶级丹师对这本书有专门的注疏,所以一般说来大家都是走这两条路径。

    吴越流派属于小众流派,对外炼更为看重,与西唐和大赵更注重内服丹药有所区别。

    淬骨术上也不例外。

    西唐大赵对丹药内服和早晚行课的结合十分看重,认为这种结合修行的淬骨能极大地提升道骨状态。

    而吴越流派则讲究外沐汤浸,丹法专修。

    在胡德禄的淬骨术时,陈淮生才用的是大赵流派,但他觉得效果寻常,所以后来他便寻找到了吴越流派注疏来琢磨,也算是小有心得。

    一份份灵药灵材按照时间木桶中水温不同注入,整个房间中弥漫着浓烈的药香。

    陈淮生观察着木桶里的汤色变化,用手指感触了一下,温度已经起来了,但要维持一段时间。

    汤勺中的赤岩元浆涤除了泥浆,只剩下纯净的火性灵液,他缓缓倾注而入。

    汤水得了火性灵液的激荡,立即沸腾起来。

    陈淮生脱掉衣衫,微微鼓力提气,把自己身体置入汤水中。

    宛如滚沸的汤水带来的巨大药力在热力的催发下,迅速浸入自己的体内。

    整个道骨瞬间就酥软垮塌下来。

    陈淮生猛吸一口气,提聚灵力,迅即逼出三灵,进入道骨,让道骨维持状态,避免彻底失控。

    因为是尝试,他不得不自己先试一试,否则让闵青郁来直接尝试,弄不好就得要弄巧成拙。

    像先前这么一下子,估摸闵青郁道骨就得立即酥散成粉,再无法恢复,这也算是一个摸底尝试。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淬骨术了,在陈淮生看来,这是自己改良后的淬骨术,其实可以称之为洗骨养髓术。

    淬炼掉道骨中的杂质,进而将药物中特殊药性浸润入道骨中,加以强化。

    经脉与道骨,如何做到交融甚至混为一体,不容易,还需要慢慢尝试,同时还要让灵根通过经脉与道骨建立起成为紧密的联系,这应该是日后自己尝试的一个方向。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