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44章 肯定不是李伟(修订)
    朱元璋长出了口气,嘟囔道。

    沉思了许久,他才又坐回到龙椅上,继续翻看其他的奏书。

    夜色渐深,空荡的大殿里,只有他一个人,一盏灯,显得有些孤寂。

    次日,朱元璋下旨,将医官皆斩,华中除爵流放。

    勋贵的求情虽然没能免了这个淮安侯的罪责,但也帮他保住了性命。

    对于这个结果,勋贵们虽然没再上奏,但私下里却颇有微词。

    李文忠的事刚刚平息,倭国的军报便到了。

    倭国至大明京师虽然相隔千里,但有水路直达,派快船三四天便能到。

    武英殿里,已经正式升任尚书的何礼恭声的将这份战报呈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看到之后不禁惊喜不已。

    “这小子可以啊,打得不错!”

    朱元璋边看战报,边开口称赞道。

    何礼也明白他说的是谁,立即跟着称赞道:“是啊,这次江都侯可谓是战无不胜,一路上先取松浦又拿下倭国西都大宰府,可谓是功勋卓著!”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呵呵笑了两声。

    他也清楚现在的这些朝臣许多都跟李伟有些瓜葛,明里暗里的替这小子说好话。

    不过这也是他一手促成的,所以他也没有去怪这个何礼。

    而且何礼说的也不算过,这次李伟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不仅连连攻城掠地,更是在浮桥一战中及时赶到,力挽狂澜。

    倒是汤和,冒失进军,中了倭人的埋伏,让他不禁有些失望。

    还有这个林贤,竟敢通倭!

    “哼,将这个林贤诛尽九族!”朱元璋冷厉的喝道。

    何礼浑身一颤,低下头不敢多言。

    朱元璋缓了口气,收起冷厉的语气,轻声道:

    “行了,你先回去吧,随时准备好为大军输送粮草辎重。”

    虽然明军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是倭国的态度尚未表明,若是对方坚持死战,那这一仗就得打很长时间了,必须得持续输送粮草辎重。

    “是,臣遵旨。”

    何礼躬身应是,行礼退下。

    数日间,征倭大军取得大胜的消息很快在朝中传开,“李党”分子纷纷交口称赞,为李伟邀功呐喊。

    只不过在诸多邀功的声音中,却夹杂了一些对汤和的指责,并且这些指责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朱元璋有些意外,陈肃也颇为诧异!

    李伟已经派人给他传过信了,他不敢违背,于是便没按原计划鼓动群臣弹劾汤和,朝中的“李党”也仅是给李伟邀功而已。

    但是他没做,朝中却有人替他做了,这不禁令他心中惊异。

    原本的捷报,在有心人的引导下逐渐变成了对汤和的声讨,面对这种情况,以李善长、冯胜为首的诸多勋贵不得不再次站了出来,纷纷上书为汤和辩解求情。

    朱标得知详情,也特意找到朱元璋求情:

    “父皇,信国公他劳苦功高,这次虽然作战有误,但结果总归是好的,尤其是关键时刻领军强渡浮桥,保住了大部分兵力,也算是功过相抵了,还请父皇多加宽宥。”

    朱元璋眉头紧锁,翻阅着这些弹劾奏书,脸色阴晴不定。

    他倒不是在怪罪汤和,汤和毕竟是开国功臣,而且跟他关系匪浅,还不至于因为一次作战失误就要治罪。

    他现在想的是,是谁在推动这次弹劾。

    “汤和的事你不用担心,咱自有安排。”朱元璋轻声道。

    朱标听到这话,心下轻轻松了口气。

    朱元璋放下奏书,随后又以考校的语气问道:“标儿,这次群臣的弹劾你怎么看?”

    朱标闻言,顿时愣了下,随即沉思了起来。

    这次朝堂风向转变的颇有些蹊跷,本来大家都在为李伟邀功,却不曾想被一些人带偏,成了向汤和问罪了。

    要说这背后有人操纵,那无疑李伟的嫌疑是最大的,因为不管怎么看,这事都是他受益。

    一场战争,最大的功勋无疑是要归主将所有的,汤和身为大将军,只要大军得胜,不管是谁立下功劳,都少不了他的一份。

    而若是没了他,李伟顺理成章的就会接任大将军之职,到时尽揽兵权和功勋,若是此战顺利,回来封个公也不为过。

    但是想到李伟那幅吊儿郎当的模样,朱标怎么都不相信他有这种阴谋算计。

    “儿臣觉得此事似乎有人在背后操弄,但肯定不是李伟!”

    朱标蹙眉道。

    朱元璋轻哼一声:“为什么不可能是他?”

    朱标别人不提,偏偏提了李伟,这就已经说明他对李伟是有怀疑的了。

    朱元璋同样也有些怀疑,而且也跟朱标一样,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平时傻乎乎不通人情事故的臭小子能有这份算计。

    只是与朱标不同的是,他对谁都保留一份疑心!

    “父皇,李伟你是了解的,他这个人……嗯,没什么心机,应该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朱标委婉的说道,其实他觉得用缺心眼来形容李伟或许更合适。

    “李伟这小子看起来是傻乎乎的,甚至当着咱的面都敢指桑骂槐,一副不怕死的模样,为人处事也是不经意间就得罪许多人……”

    朱元璋说着,不由的想起从前的一幕幕,想当初他处心积虑的坑这小子,这小子配合的积极无比,甚至还自己往坑里跳,直到后来当了驸马,他想拉这小子把都费劲。

    不论从哪里看,这就是毫无城府的愣头青。

    但是!

    “但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万一他是装的呢?”

    朱元璋长吸了口气,眼睛微微眯起。

    “这……不可能吧?就算他能骗得了所有人,也瞒不过父皇你啊!”

    朱标惊愕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冷哼一声。

    若是从前,他确实有这个自信,但是现在,他却不禁有些拿不准了,尤其是汤和还另附了一封密奏,怀疑这小子早就知道了林贤通倭的事却瞒而不报!

    其实这种事放在其他将领身上也很好理解,无非是为了争功罢了,但是放在李伟身上,却让他不得不对这个一直给官都不想要的臭小子心生猜疑。

    疑心一但起了,许多往事此时再回想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像是李伟在被倭寇袭击后还坚持要去扬州,真的只是为了建城吗?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为了以防万一准许这小子拥有数千兵马护卫,甚至差点直接给他封王。

    若这小子真是装的,那他就太可怕了,比李善长这些老谋深算的家伙还要可怕无数倍!

    几年之间,这小子仅是靠着装疯卖傻,就让他主动把权势地位拱手相送,如今已经到了丝毫不逊于李善长徐达这种开国重臣的地步,这要真是精心算计的,那简直全天下都无人可比!(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