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第一章 消停
    未及,面对军队损失过大,秦军也渐感吃不住劲,遂将朝鲜王国各部兵马拉了上来,混合部分秦军主力,与明军在朝鲜东南地区反复争夺。

    双方互相裹挟着朝鲜人在半岛厮杀了一年多,损耗蘼重,再加上北明、东丹和渤海三国在两江流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又开了一局,使得秦军后勤补给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去年十一月,齐国介入调停,希望几方停止战争,恢复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以免影响整个地区的商业活动和人员往来。

    尽管以北明为首的东北三国借着地理之便,给予秦军大量杀伤,还趁机袭入辽东腹地,掠回无数资财和大量人口,整个形势上看着极其有利。但其毕竟体量太小,未能持久,要不是靠着齐国提供的数百万元财政贷款和众多物资支持,怕是根本无法做到两线开战(朝鲜战场和乌苏里江战场)。

    既然齐国介入调停,那自然是乐得收场。反正,整个朝鲜地区都被打烂了,东南三道也在事实上独立了,辽东的诸多堡寨移民点也被三国给拔除了,短期之内,秦国是无法恢复上述地区的经济和民生,那就各自罢兵止战吧。

    秦国为了应对辽东和朝鲜两个战场,不得不将原先供应西北和漠北的物资停了下来,转至东北地区,使得后者地区局势出现反复。

    漠北几个地方蒙古部落竟然在表面臣服秦国的情势下,暗地里还接触北边的渤海国,想借之为外援,以抗秦军威压。

    而在科布多地区(今唐努乌梁海地区)蛰伏的清虏余孽,也频频与漠北蒙古部落勾勾搭搭,蛊惑什么满蒙一体,利益共享。

    更让秦国忧心的是,此前局势大好的西北地区,恐再生变动。

    那个被靖西大将军、北庭总督岳钟琪给赶到哈萨克草原上的准噶尔汗王噶尔丹策零在秦军因补给线拉长且物资供应不足而停止攻势后,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这厮凭借手中的万余军队,在极短时间里压制了大玉兹和中玉兹两部的反抗,随后派出心腹将领策凌敦多布(即大策凌敦多克)引兵四千余,杀入叶尔羌旧地(今新疆南疆地区),先后斩杀十余部落首领,屠回人数万,迅速平定了当地反叛势力,重新将该地区纳入准噶尔汗国势力范围之内,并从南翼威胁秦军,意图两路夹击,复夺伊犁。

    另外,准噶尔汗国还从叶尔羌地向乌斯藏地区渗透。据悉,噶尔丹策零派出数波信使跟雪山大和尚勾连,准备驱逐秦军和亲秦势力,恢复佛国圣地。

    面对此番情形,岳钟琪数度奏报朝廷,请求给予更多的兵源和作战物资,勿使准噶尔势力再度复起。

    这要是让准噶尔人重夺伊犁,那么前期所有作战成果恐将化为乌有,整个西北局势恐再次糜烂。

    因而,当齐国提出调停朝鲜战事后,秦国随即也扭扭捏捏地应允下来,开始与北明展开和谈。

    不过,在年底时节,从汉洲本土传来大齐皇室变故的消息后,调停便突然中止了,将几方和谈人员给晾在了当场。

    需知,齐国的政局变动,不论是对秦国也好,对北明、东丹、渤海三国也罢,绝对是利益攸关,不容轻忽。

    朝鲜战场和两江流域战场也顿时沉寂下来,双方都极为默契地将各自军队向后撤退,彼此脱离军事接触,以待齐国政局的明朗。

    短短四个多月,先是齐国太子薨逝,接着是泰平帝重新掌权,再到确立皇太孙,新任内阁组建,最后泰平帝驾崩,太孙继位,齐国政局保持了罕见的平稳过渡,未有任何“惊涛骇浪”。

    消息传出后,有些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也有些人则颇为失望地摇头叹息。

    至今年四月间,齐国重新主持停战调解,仅二十余天,都打不下去的两方很快达成和议,朝鲜地区仍旧恢复原状,那个劳什子的新罗郡王弃称号,还做他曾经的权知东南大总管,继续奉朝鲜为国主。

    秦国曾提出要东北三国将掳走的辽东移民一律放回,但遭到对方的拒绝,言及,那些百姓已经自愿成为各国属民,分了田地,盖了屋宅,安居乐业,不思秦地。

    开什么玩笑,好不容易弄来的人口,怎么能轻易还回去!

    再说了,你们秦国亿万百姓,至于缺那点人嘛?

    虽然签订了停战和议,但双方并没有第一时间将各自军队撤出,而是继续保持警戒,停驻在朝鲜境内,等待齐国军事监督人员的到来和协调,以防某一方突然变卦,占了便宜。

    按理说,甘长胜等一行军事参谋团人员理应乘坐舰船,前往朝鲜,这可比走陆路要省时省力多了。

    但这些“身骄肉贵”齐国军官们却偏偏选择走陆路,慢吞吞地一路摇过去。

    无他,此次经陆路北上,实为参谋旅行。

    除了更为细致地测绘一路上的地理山川情况,还有就是考察沿途民生风情,掌握地方实录,以为将来计。

    随着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德州镇军的到来,喧嚣躁动的饥民立时向四处散去,不敢再行至路边,继续围堵运粮车队。但他们噬人的眼睛,渴盼的神情,让人望之,不由心生悸动。

    若没有官府赈济,这些饥民怕是会死很多人吧!

    可问题是,朝廷的粮食怎么还未运来?

    “长官,咱们救不了多少人的。”甘长胜走到李延良身后,将挎包里的几块方糖递给他,“只要咱们刚离开,这些罐头和方糖肯定会被其他饥民抢走的。”

    李延良从甘长胜手中接过方糖,塞到几名瘦弱的孩童手中,看着他们将其含在嘴里,露出惊喜莫名的表情。

    “快给恩公磕头。”旁边的几名妇人流着泪,伸手一摁,带着孩童,便跪了下来,朝李延良不断地磕头。

    看着面前磕头的几个妇人,李延良叹了一口气。

    “我夫人又怀孕了。……待到年底,我又要有一个孩子了。”

    李延良朝甘长胜笑了笑,然后转身朝运粮队走去。

    “你媳妇怀了孩子,跟这些饥民有啥关系?”甘长胜嘴里嘀咕着,扭头看了一眼远处的饥民,摇摇头,快步跟了上去。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