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华彩 > 第二百八十章 薛蟠娶亲
    却说这日湘云一早儿用过早点便来寻凤姐儿,凤姐也不交代差事,只命湘云守在一旁观量着。

    这会子内宅各处的管事儿媳妇纷纷到来,绕过粉油大影壁,进得半大门,排着队在庭院里听吩咐。

    中秋已过,秋粮入库,这外间的事儿自有贾琏、管家赖大处置,内宅的事儿便多由凤姐来做主。

    这个来请示,说家中煤油不多,须得打点人去采买。凤姐让平儿记录下来,留待吩咐买办去操办;

    那个来说,有两处丫鬟着凉告假,茶房里短了人手。凤姐问过缘由,紧忙抽调了两个粗使丫鬟过去帮衬着;

    又有婆子来说各处屋里的纱幕须得撤下,再将库房里的屏风挪到各处。凤姐应下,又仔细吩咐那纱幕寻妥帖人换些银钱来,留待明春再买新纱幕。

    一桩桩、一件件,湘云在一旁瞧得目不暇接。一旁的自鸣钟‘铛铛铛’连敲了九下,凤姐儿不及与湘云言说,紧忙领着湘云先行往贾母处伺候着。

    待贾母用过了早饭,王熙凤打发湘云先回去用早饭,自己个儿又往王夫人处去伺候。

    正好平儿要去园子里办差,便与湘云一路同行。

    平儿便笑问:“云姑娘瞧着如何?”

    “纷扰、琐屑,亏得是凤姐姐,换做旁人只怕还处置不了呢。”这会子湘云由衷敬佩凤姐。

    平儿便道:“这才哪儿到哪儿?云姑娘还没瞧见家中置宴、办事呢,那会子奶奶连口热的都只能吃个囫囵。”

    湘云却不是个畏难退缩的性子,扬着小脸儿笑道:“上一回我请客可不就见识了?亏着凤姐姐帮衬,不然还不知从何处着手呢。”顿了顿,又道:“好在俭四哥家中简单,倒是不用每日与凤姐姐一般四下立规矩。”

    平儿不无艳羡道:“是以连老太太都赞云姑娘是有福之人呢。”

    湘云嬉笑了阵,便往怡红院去用早饭。

    平儿去小厨房吩咐过了,转头儿出来,正巧迎面撞见了袭人。

    袭人便扯着平儿去绮霰斋吃茶,平儿道:“不喝茶了,再来罢。”说着,便要出园子。

    袭人又叫住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和太太还没放呢,是为什么?”

    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见左近无人,因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两天就放了。”

    袭人笑道:“这是为什么,唬得你这样?”

    平儿嗫嚅,又四下瞧了瞧,这才说道:“自打五月里,我们奶奶奶便与太太说过公中银钱不足用。太太唏嘘几回,每回都让奶奶瞧着办。奶奶又不是善财童子,哪里变得出银钱来?

    六月里逼得没法子,自己个儿用体己贴补了,这才足数发了一回。待夏粮送来,奶奶方才收回体己。不想这月又不足用,说是如今粮贱,须得留待冬日里发卖才值钱。

    那粮食积存着不卖,公中哪里还有银子?奶奶这回一生气,干脆撒手不管。太太催问了几回,只说无法。昨儿太太又寻了奶奶,说是想了法子,这几日便将月钱发下来。”

    袭人纳罕不已:“太太想的法子?”

    平儿欲言又止。如今自家奶奶可是与太太生分着呢,哪里再肯累死累活的效力?

    袭人思量须臾,又道:“不对,那夏粮不是八月初就粜了吗?”

    平儿推说道:“这外头的事儿,我又哪里知道?”顿了顿,又道:“你倘若有要紧事用银钱使时,我那里还有几两银子,你先拿来使,明儿我扣下你的就了。”

    袭人道:“此时也用不着,怕一时要用起来不够了,我打发人去取就是了。”

    平儿答应着,一径出了园门来至家内,只见凤姐儿不在房里。忽见上回来打秋风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

    众人见她进来,都忙站起来了。

    刘姥姥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分,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又说:“家里都问好。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平儿忙道:“多谢费心。”又让坐,自己也坐了。又让张婶子、周大娘坐,又命小丫头子倒茶去。

    几句闲话说过,平儿便道:“想是见过奶奶了?”

    刘姥姥道:“见过了,叫我们等着呢。”说着,又往窗外看天气,说道:“天好早晚了,我们也去罢,别出不去城才是饥荒呢。”

    正说着,忽而丰儿快步而来,瞥了言刘姥姥,忙扯过平儿道:“平儿姐姐,奶奶吩咐了,姥姥来一趟不易,让姐姐预备些盘缠,比照上回就好。”

    上回王熙凤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钱,平儿顿时有了数。一边厢让刘姥姥稍待,转身进得内中,自匣子里取了二十两银钱,回来交与刘姥姥。

    刘姥姥推让一番,到底还是收下了。平儿会说话,笑着道:“姥姥想来是入了我们奶奶的眼了。荣国府家大业大,攀附、来占便宜的不知有多少,难得姥姥这般知恩图报。这银钱不为旁的,留着给板儿来日读书花用。”

    刘姥姥千恩万谢的方收了,随即喜滋滋领着板儿而去。

    所有人,乃至李惟俭都不知,因着他之故,这刘姥姥逛大观园一事生生的没了。错非李惟俭那日夜里打发宝琴去帮衬湘云,只怕湘云这傻丫头便会依着宝钗的主意去办劳什子的螃蟹宴,惹得贾母这老太太心下不快。

    赶巧此时刘姥姥登门,贾母存心教育宝钗什么是大户人家的做派,便干脆顺势高调接待刘姥姥,活生生给宝钗上了一课。

    此番却因着螃蟹宴成了四方宴,办得极为体面,贾母这老太太自然就没了那般心思。

    待送走了刘姥姥与板儿,湘云用过早饭又来,王熙凤也回返,于是一个教一个学,不知不觉这一日便过去了。

    待用过晚饭,王熙凤与湘云一并来贾母跟前儿尽孝。贾母便将湘云招呼过来,问道:“云丫头,这一日可学了什么?”

    湘云嗔道:“姑祖母莫提了,今儿方知管家不易。随着凤姐姐四下兜转,脚都走酸了,凤姐姐还要劳心劳力,可见这事儿有多不容易。”

    贾母乐呵呵道:“知道不易就好,往后好生学着,也不指望你跟凤哥儿一般伶俐,往后能做到眼明心亮、赏罚分明,便能当好这个家。”

    湘云自是知晓贾母教导、维护之意,顿时喜滋滋应了。

    祖孙等人顽闹一场,贾母忽而道:“听下头人传,都说俭哥儿身边儿的姨娘有了。”

    湘云讶然道:“什么时候的事儿?”

    贾母笑道:“想来就是这几日。算算不过两月,还不算坐实了,也是因此才没往外说。”

    湘云应下,心中五味杂陈,如此一来,来日过门之后自己个儿岂非就要当人母亲了?

    她若有所思,一旁的黛玉、迎春也是如此。

    却听贾母道:“俭哥儿这两月忙得脚不沾地,算算来了两回都是匆匆就回了家。我看这几日趁着俭哥儿不忙,也请俭哥儿领着家中丫头来家中热闹热闹。”

    此时就听王熙凤笑道:“老祖宗莫是忘了,过几日可就是文龙亲迎的日子呢。”

    贾母好歹维持着笑意,说道:“总是薛家的事儿,又跟咱们有多少关系?到日子凑凑热闹罢了,总不能喧宾夺主吧?”

    也无怪贾母心下不满,几次三番明示暗示,薛家就好似狗皮膏药一般粘上了脱不掉。若只是薛姨妈与宝钗母女二人借住贾家也就罢了,偏生那混不吝的薛蟠也来凑趣。

    这回更好,便是娶亲也要在荣国府操办。再是亲戚,也没这般道理!

    偏生前一日王夫人私下与贾母说过,如今还欠着薛家的银子。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贾母那些体己都是留着来日给几个姑娘做嫁妆的,这会子又哪里肯拿出来填补亏空?

    因是虽阴阳怪气,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顿了顿,又道:“是了,也不好撞在一处。下月初正好是凤哥儿生儿,我看俩好凑一好儿,干脆就九月初三请俭哥儿过府热闹一番。”

    这会子宝钗不在,探春就笑道:“凤姐姐,老太太这是方才听了云丫头说你不已,体恤凤姐姐呢。”

    凤姐顿时乐不可支,道:“诶唷,那可多谢老祖宗心意了。好啊,我这回也拿乔装一回大的!”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荣庆堂内好一阵欢声笑语。

    ……………………………………………………

    却说转眼到了二十六日,这一日薛蟠披红挂彩,骑着高头大马,吹吹打打一路往夏家而去。

    薛家亲朋旧友汇聚荣国府,倒是颇有几分鸠占鹊巢之意。待自夏家回返,那陪嫁足足一百二十八台,城外的庄子也就罢了,城里的铺面十几处,算算单是这些就值个七八万银子。

    一众亲朋自是恭贺不已,都道薛家讨了门好亲事。

    李惟俭自持身份,便托了薛蝌将贺礼送上。薛姨妈、宝钗情知如此,也不以为意。唯独薛蟠拎不清,被一众人等灌了酒,大着舌头又要去找寻李惟俭。

    亏得贾琏劝住,不然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端来呢。

    好容易婚宴散去,薛姨妈赶紧命人将薛蟠送入洞房,待听墙根的同喜回来红着脸儿禀报,薛姨妈这才略略宽了心,与宝钗叹息道:“这孽障好歹成了家,就盼着往后有了媳妇管束,也能守住家业。”

    所谓成家立业,就薛蟠那性子,薛姨妈已然不指望后者了。宝姐姐娴静落座,附和着说了两声便止住了话头。

    她如今早已及笄,转过年来便要十六,寻常人家女子多是此时出嫁。好比刚过门的嫂子夏金桂,今年不过方才及笄,算算竟比宝钗还小一些。

    薛蟠成了婚,嫂子又比她小了几月,宝姐姐又如何能不多想?

    再者,今儿莺儿自薛蝌口中得了那夏金桂些许消息。薛蝌虽说的极为客气,可宝姐姐思忖一番,那言辞却分明暗指夏金桂‘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

    兼那亲家母只这么一个女儿,在家中百般宠溺,无所不应……宝钗心下暗暗警醒,只觉这嫂子只怕不是个善茬。

    奈何薛家亏空,此番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宝钗心下惴惴,好歹是夜平安无事。转过天来‘待晓堂前拜姑舅’自是不提,薛姨妈与宝钗眼见薛蟠、夏金桂好似蜜里调油一般,纷纷放下心来,宝钗只道先前是多心了,那薛蝌所说之言定是谣传。

    如此过得两日,薛蟠过了新鲜劲头儿,又往外头随着贾琏一道儿厮混。夏金桂正在房中生着闷气,忽而便见丫鬟宝蟾煞白着一张脸儿寻了过来。

    夏金桂乜斜一眼,道:“可是大爷又去寻那小蹄子去了?”

    夏金桂说的自然是薛蟠的妾室碧莲。却见宝蟾摇摇头,说道:“奶奶,我方才往前头去,就听穿堂里两个婆子嚼舌,说奶奶……”

    “说我?说我什么?”

    宝蟾咬了下下唇,道:“说奶奶上赶着做妾人家都不要——”

    嘭——

    好好的茶盏摔了个稀巴烂,夏金桂扭身下了炕,恼道:“哪个婆子说的嘴?我今儿非撕了她那臭嘴不可!”

    夏金桂自小娇生惯养,养成骄矜之气。年初乘车往庙观游逛时,刚好迎头撞见骑着高头大马,领着北山护卫而来的李惟俭。

    少女情思,夏金桂一眼便瞧中了李惟俭。转头与妈妈说了,妈妈扫听一番,回来长吁短叹只道无缘。却是李惟俭贵为竟陵伯,又怎会娶个商户女?

    夏金桂哀伤一阵,心下却念念不忘,几月后咬牙又与妈妈说了,宁可做妾也要嫁过去。

    素来宠溺夏金桂的夏家太太自是怒不可遏,母女两个闹了好一场,眼见夏金桂日渐萎靡,夏家太太只得应下。

    夏金桂顿时满心欢喜,却不料那李惟俭非但看不上她这个人,连那百万家业也瞧不上眼!

    此事为夏金桂平生奇耻大辱,有如逆鳞一般,最怕旁人提及。不想这甫一到贾家,便被下头人揭了疮疤!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