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71章 小鬼难缠
    “自然……”朱高煦也是连忙摆上笑脸,然后投其所好的说道:

    “我观奏疏中,地方官员对朝廷政策多有阳奉阴违的现状,就是不知道为何太孙只是斥责他们,而不是严厉的惩处他们。”

    “煦弟也这样觉得吗?”朱允炆眼前一亮,对朱高煦的讨厌削弱一分的同时,他给出自己的回答:

    “我此前也觉得要严厉惩处他们,但皇爷爷说惩处无用,换个人来亦是如此。”

    “地方官员们没有按照朝廷的旨意做,并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地方上的乡绅胥吏不想做。”

    朱允炆拿着一份奏疏对朱高煦解释道:“就拿四川移民不得成效,朝廷号召江南各县移民来说……”

    “官员们若是能移民自然移民,毕竟这也是能录入考功的成绩。”

    “然而移民一事只能惠及官员和朝廷,却不能惠及江南各县的乡绅胥吏。”

    朱允炆放下奏疏,有几分惆怅道:“这些乡绅胥吏手中握有大量田地,但他们又不可能自己耕种。”

    “因此,他们只能吸纳百姓为佃户,以此来耕种手中土地,从而收取田租来养活家族。”

    “这江南的百姓是有限的,朝廷移民多了,江南的百姓数量便会减少,这百姓数量一少,雇佣他们种地的价格就贵了,地方上的乡绅胥吏只能减少田租来雇佣他们。”

    “这么做,一年下来,原本能拿到四成的田租便只剩下三成,长此以往下去,亏损自然就大了。”

    “正因如此,江南乡绅胥吏并不同意县官移民,而且还会对从西南逃回的移民进行包庇。”

    “没有乡绅胥吏的支持,仅凭地方的几个流官,自然难以管理地方。”

    朱允炆道出了封建王朝的本质,那就是不管如何,王朝与地方始终是合作关系。

    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想要在每一个县都驻扎一队兵卒,常驻大量属于朝廷的官员书吏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秦依赖地方贵族,两汉依赖世家与豪强。

    只有从隋唐开始,才从依赖门阀转向挖掘民间人才,宋代继而发扬光大。

    只是不管怎么变化,想要管理地方,依旧需要地方上的那群地头蛇。

    没了贵族还会有世家豪强,没了世家豪强还有门阀,没了门阀又崛起士大夫,可谓杀之不绝,斩之不尽。

    越是依赖土地税收,就越要和地方打好关系,除非你能拉出一支和地方好奇毫无瓜葛的政务人才。

    想到这里,朱高煦不禁想到了朱元璋培养的国子监门生。

    “为何不派国子监门生前往地方治理地方?”朱高煦询问。

    “你说的,我也曾说过。”朱允炆眼前一亮,对于朱高煦的厌恶又少一分:

    “我当初说了之后,皇爷爷只说国子监门生太少,两三万人若是丢在一地还好,若是丢到全国便不够看了。”

    “把他们零散的派出去,只会让士绅豪强有机会拉拢他们。”

    “相比较地方上的这些个士绅豪强,朝廷能给国子监门生的东西是少之又少的,一旦被拉拢便没有回头的机会。”

    面对朱允炆的回答,朱高煦点了点头。

    他不得不承认朱元璋说的很对,相比较乡绅能拿出来的东西,朝廷给国子监门生的俸禄简直不值一提。

    他们可以拿全年一半的收入来收买官员,但朝廷却不可能把全年一半的岁入都拿来给官员发银子。

    朱高煦听出了这一点便已经足够,对于这些乡绅胥吏,想要抗衡他们,除非有一个诸如后世小初高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行。

    贪污不碍事,主要培养人才的速度够快,培养出来的人才够多就足够。

    在明初,只要识字,懂算术便是人才。

    朱高煦眼中闪烁:“看样子得在我的里填上几笔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