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86章 老谋深算
    “动手!”

    彭六知道了朱高煦的身份,心里怕得要死。

    朱高煦可是在大教场开弓一百三十斤的人,要是由他持杖,他彭六怕是三杖都撑不过去。

    “快啊!”见朱高煦撸袖子,彭六急的快哭了出来。

    左右兵卒见状,这才小心翼翼的上前,举枪便要打。

    “都给我打实咯!别让我遭两次罪!”彭六生怕这两人不敢用力,连忙吩咐。

    “是……”兵卒见状也是无奈,只得咬牙挥枪,结实的打了下去。

    “啊!!!”

    长枪先后结实落下,彭六惨叫连连,等十棍打完,全身汗流浃背不说,便是站起都困难。

    瞧着他那模样,朱高煦从怀里掏出一吊钱,也不数数多少,想来是过了百文,直接丢了过去。

    “一百文是这老汉的罚钱,剩下的给他买药擦上。”

    他交代一句,随后又看向被人艰难扶起来的彭六:“日后办差,以律法行事,若是有谁犯了不法还不伏法,你便唤我的名号!”

    “是……卑职谨记……”

    彭六此刻已经意识模糊,但还是勉强着在旁人搀扶下作揖回应,而后在朱高煦摆手下仓皇离去。

    这一幕被朱高燧看在眼里,他心里恼怒却不敢表现,生怕自己也落得彭六的下场。

    “你要名声,何必拿我开刀……”朱高燧心里暗骂,俨然将朱高煦的举动当成了收买民心之举。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朱高煦回过身来后并未说他,而是对受伤的老汉皱眉道:

    “你犯的事情我为你了了,但你害我弟弟差点落马,此事却要给个结果。”

    朱高煦此话说完,四周围观的百姓顿时议论了起来,显然觉得朱高煦要找老汉麻烦,甚至朱高燧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不过,朱高煦并未苛责老汉,只是指着朱高燧道:“你上去,对他行个五拜三叩之礼便可。”

    “啊?”听到朱高煦的话,老汉愣在了原地,朱高燧和许多百姓也一脸愕然。

    这并不是说朱高煦对老汉的惩罚很重,而是这惩罚几乎可以说没有。

    老汉本就是庶民,又走了不该走的道,冲撞郡王之后,本该行五拜三叩之礼,这是基本的一个礼制。

    不仅如此,在行礼之后,按照《大明律》,他最少要被杖二十,罚没百文。

    然而到了朱高煦这里,他只要求老汉行个礼就算过去了,众人如何能不惊讶。

    如果天下官员勋贵都如他这般好说话,百姓也不至于怕这群人怕得要死。

    “莫不是不想行礼,想挨上二十杖?”

    见老汉不动作,朱高煦轻笑反问。

    “是是……草民这就行礼。”

    樵夫老汉反应过来,当即走到朱高燧面前,跪下之后行了五拜三叩之礼。

    朱高煦见状也走到朱高燧身旁:“这小老汉年纪大了,你即便要了他全部身家,也值不了几个钱,就这样吧。”

    “哼……今日就给我二哥一个面子,你这老腌臜日后看路,别走不该走的道,滚吧!”

    朱高燧本不想原谅这樵夫老汉,只是碍于朱高煦站在一旁,只得黑着脸让樵夫老汉离开。

    那樵夫老汉闻言,起身不顾伤势,点头哈腰的道歉,之后才转身去收拾散落一地的柴火。

    “今日我还有课学,便不与二哥玩了。”

    朱高燧心里不高兴,自然懒得听朱高煦说他,拍开了朱高煦的手后,他便翻身上马,带着两名燕府兵卒离开了。

    倒是在他走后,朱高煦看了一眼那鼻青脸肿的樵夫老汉,上前拍了拍他的肩:

    “你这柴火送到府军前卫第三弄第六院去,这是柴钱。”

    朱高煦取出一吊钱,从中拿出百来文放到晃神的老汉手中:“多的算是药钱。”

    说罢,朱高煦不等老汉说别的,转身翻上马鞍,骑着赤驩向府军前卫踏上返程。

    见他离去,围观的百姓纷纷拍手叫绝,显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明事理,为百姓出头的贵胄子弟。

    那拍手声渐渐传播,而此地发生的事情,也被有心人记录传回了宫里。

    “他倒是一点不顾高燧的感受……”

    紫禁城乾清宫内,听着下面人的禀告,躺在一张靠椅上闭目养神的朱元璋呢喃说出这句话,而他跟前则是站着那名熟悉的不知名武官。

    “你说朕这孙子,此举是不是有几分收买人心的心思?”

    朱元璋很明显对朱高煦的做法很满意,但他却揣着答案反问武官。

    武官不敢插手皇家之事,只能作揖:“臣不敢揣摩。”

    “嗯……”朱元璋没有理会武官的自保之举,而是缓缓睁开了眼睛,起身坐正了些。

    武官见状后退一步,等待倾听圣谕。

    面对他的后退,朱元璋眼底流露出几分失望,却又很快摆正身份,威严询问:“那云南的矿山,如今找到几处了?”

    “回陛下,仅找到两处银铜矿。”武官的话若是被旁人听到,恐怕要瞪大了双眼,只因皇帝不管是对朱高煦,还是朱允炆,都明确说了三处金银矿。

    “两处也好,总算高煦那小子没糊弄朕。”朱元璋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下一秒目光盯着武官:

    “让人放出话去,便说在云南找到了六处矿山,四处金银矿,两处银铜矿。”

    “另外让云南的矿匠加紧些,让云南都司全力配合。”

    “朕倒是要看看,那小子画的矿图能找出多少矿来。”

    “臣、领谕!”武官应下,朱元璋瞧他这副模样,也不耐烦的摆手:“下去办你的事情去吧,东宫那边给朕瞧好,江东六府的富户乡绅也是如此。”

    “臣告退……”武官缓缓退下,先前被支开的宫女太监也先后入殿。

    见他离去,朱元璋也起身走到自己平日里坐着休息的地方,坐下后喝了一口茶,细细回味。

    他看着窗外,中元雨后的紫禁城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以往这种时候,朱元璋总是会与亲近的人下棋、谈心。

    只是自从傅友德与晋王、冯胜与周王的事情先后被揭开,他便少有能谈心的人了。

    唯一能好好谈心,还不用担心的汤和也中风患病,口不能言。

    如今的他,可谓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只是孤家寡人又怎样?

    他又不是第一次体验这种孤家寡人的感觉!

    想到此处,他将茶杯放下,静静等待着接下来的大戏登台上演。

    不出他的预料,当暮鼓声刚刚响起,殿外便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

    不多时,前几个时辰离去的那名武官便再度返回乾清宫,而此刻的他脸色凝重,显然有要事禀告朱元璋。

    “陛……”

    “东宫那边有动静了?”朱元璋手指轻轻敲击矮几桌面,旁边侍奉的司礼监太监熟练的为茶添上热水,为其斟茶,而后带着殿内宫女太监先后走出殿内。

    此刻的朱元璋似乎早就料到了一切,在他的示意下,武官看了一眼空荡荡的殿内,而后低下了头,沉闷回应:

    “太常寺卿去翰林院找了汉中教授方孝孺,希望方孝孺号召江南士子为太孙造势。”

    “好……”朱元璋脸上浮现笑意,那笑容就好像见到了上钩的鱼一般。

    他坐不住的站起身来,来回渡步片刻后停住脚步,对着武官交代:

    “让你的人帮着这群儒生造势,不仅仅是在朝堂上,便是乡野间也是如此!”

    “苏松二府以钞抵税的事情,朕要江南人尽皆知!”

    “臣领命!”武官作揖应下,本能便要起身离开,但朱元璋却拦住了他:“慢!”

    他摸了摸自己的白须,仅是片刻的犹豫,便再问武官:“颖国公和宋国公与周王和晋王可还有联系?”

    “未曾发现”武官老实回答,但朱元璋却再问:

    “近来与高煦联系之人,可有与西平侯有关的?”

    “……”听到朱元璋的话,武官心里一咯噔。

    如今的西平侯是沐英之子沐春,而沐春又是云南军政的一把手。

    朱高煦一个未曾去过云南的人,居然能在云南点出那么多金银铜矿,这由不得朱元璋不怀疑。

    只是他的怀疑却在下一秒被武官的话打消大半:“西平侯府与燕府、二殿下都无联系。”

    “便是跟随二殿下左右的王瑄之父,也与西平侯府相交不密。”

    “臣斗胆认为,若是西平侯发现如此多金银铜矿,恐怕不会轻易交给二殿下,毕竟二殿下在此前未有能获得如此……”

    “你退下吧!”不等武官说完,朱元璋便打断他让他退下。

    “臣领谕……”武官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乖乖听话的退出了殿内。

    在他离去后,宫女太监们如之前一样回到了殿内,至于朱元璋本人则是起身回到了自己的龙案后。

    他并没有过多纠结朱高煦和沐春的事情,因为他很清楚,自家那个孙子即便再有才干,他也是一个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人。

    对于沐春来说,一个未来上限仅限于郡王的人,并不值得花费那么大的力气拉拢和扶起。

    与其将这功劳推给朱高煦,倒不如直接交给东宫来的实在。

    “或许这小子,真的有看山点矿的才能吧……”

    今天一大一小两更八千字,算是休息半天吧,明天上午十一点两更一万二千字,以后基本维持这个更新量,生病、有事除外。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