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214章 女真八卫
    “那群读书人不知道我们,您还不知道吗?”

    当朱高煦说完庙堂之上对女真人的态度,弗提斤城的少头人塔失,以及托温城的少头人多尔和齐等六城大部少头人及头人纷纷开口。

    确实,因为懂得耕作,因此六城之地的女真人在历史上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后被屠都一直安分守己,也接受明朝的调令。

    从这点来看,六城之地的女真对大明朝的确无可厚非。

    不过朱高煦不能让他们继续安分守己下去,说到底六城之地二十二部还有五六万人,能拉出两三万男丁。

    放任这样的势力在吉林、肇州、安东三城中间,很不利于朱高煦南下。

    因此这次朱高煦召六城之地二十二部前来,为的就是收服他们。

    “朝廷最近在忙着削藩,我自己也自身难保……”

    朱高煦说出了自己的难处,也解释了削藩是什么,包括削藩的过程。

    当众人听到新的大明皇帝居然连自己的亲叔叔都下手,他们瞬间就充满担忧的看向了朱高煦。

    他们虽然在之前没有接受渤海的招抚,可他们只是不想受制于人,担心朱高煦拿他们充当炮灰。

    但要是朱高煦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他们心里肯定是不情愿的,毕竟朱高煦是第一个大举与他们互市粮食的汉人,而且还是一个汗王。

    如果他被废了,那六城之地的日子就更困难了。

    眼下虽然没有粮食可以互市,但一些简单的铁器还是能够互市的。

    另外,一些部落一旦遭遇到了粮食耗尽而即将面临灭族时,朱高煦也会提供少量粮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刨除这些,朱高煦对女真人的招抚政策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因此自朱高煦招抚女真政策出现后,许多部落间就有了一句话:“真要过不去,那就去找渤海汗”

    这样的话,也表达了渤海其实就是关外女真的最后退路,能保障他们活下去的退路。

    “我若是被废,恐怕罪名就是与你们互市粮食、铁器。”

    朱高煦略带感叹,这让众人纷纷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看着他们的模样,朱高煦在心里摇头,心想也难怪朱棣在招抚他们之后,他们明明已经繁衍到了十几二十万人口,却还是在土木堡之变后,被兵马数量不过一两万的脱脱不花给击败了。

    说到底,完颜阿骨打这样的人上千年也难出一个,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即便努尔哈赤那样的野心家,也顶多只是个建州左卫指挥使罢了。

    他们这群人没有完颜阿骨打的雄心壮志,也没有努尔哈赤那样割据辽东的野心,因此很难完成关外一统。

    只是这样也好,没有雄主的女真人,更容易让自己驾驭。

    “渤海汗,不能想想其它办法吗?”

    “是啊,我们部落近两年的孩子出生后都因为没有充足的粮食而饿死,活不到长大。”

    “渤海汗,再这样下去,我们之中许多人都会饿死的。”

    六城之地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人口很难继续繁衍,所以他们都渴望朱高煦再次开始粮食互市。

    对此,朱高煦也假装为难,让众人的心悬到了嗓子眼。

    “我……”朱高煦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在众人的注视下咬牙道:“我可以重启粮食贸易,但你们得答应我一件事。”

    “您尽管说,我们一定照办!”

    众人先后开口,朱高煦也点头道:“如果我因为与你们互市粮食而被朝廷惩治,甚至派兵镇压,那我需要你们出兵听从我的调遣。”

    “这……”听到朱高煦的话,习惯了安乐的诸多头人面面相觑。

    关键时刻,弗提斤城的少头人塔失站了出来:“弗提斤没有问题,您让弗提斤的孩子吃上饱饭,我们自然要报答您。”

    “弗提斤城有一万多人,男丁有四千多,我们愿意调三千人听您的节制!”

    弗提斤城与亦失哈有旧,因此与渤海利益牵扯最深,这渤海停下互市的这几年,但凡弗提斤城粮食不够吃,渤海总会私下开一些互市接济他们,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毕竟弗提斤城因为朱高煦的帮扶,眼下已经是六城之地第一繁荣的大城,人口也是最多的那个。

    众头人见塔失都站出来,并且交出了七成以上的男丁来保护朱高煦,他们为了获得粮食互市的资格,也纷纷开口道:“托温城可以调两千男丁!”

    “弗思木城可以调两千男丁!”

    “弗踢奚城可以调一千八百男丁……”

    一时间,二十二部头人先后开口,朱高煦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计算。

    他早已掌握了这二十二部的大概人口和男丁数量,自然能从其中知道有哪些部落出了多少人,占本部落人口男丁多少。

    在他的计算下,二十二部头人先后大概调动了一万七千人左右的男丁给自己,基本超过了他们男丁总数的三分之二。

    显然,他们都不想自己倒下。

    “好!”听到众人的话,朱高煦也颔首道:“我虽然手上没有编制,但也不会苛待你们。”

    “你们调来的兵马,也由你们自己人统辖,渤海也只会派部分人与你们一起训练他们。”

    “今日起,授弗提斤城少头人塔失为肇州左卫指挥使,统辖本部。”

    “授托温城少头人多尔和齐为肇州右卫指挥使,统辖本部。”

    “授弗思木城少头人尼玛察为长春左卫指挥使,统辖本部。”

    “授弗踢奚城少头人塔刺赤为长春右卫指挥使,统辖本部。”

    “授……”

    朱高煦一口气将二十二个头人、少头人册封为了指挥使及千户官。

    在原本吉林卫的编制下,增设肇州左右二卫、长春左右二卫及吉林左右二卫、安东左右二卫,合计八个卫。

    八个卫统辖兵卒为两千余人,后续朱高煦还会将八个卫的兵卒增加到三千人。

    也就是说,仅这八个卫便有二万四千人,算上吉林城的一万六千人就是四万人。

    如果再加上黑水城的预备役,那就是五万人。

    这样的布置,让一旁的王府长史陈昶汗流浃背,只觉得肩头的压力十分沉重,不过好在朱高煦接下来的话让他轻松了不少。

    “入了八卫的兵卒,算是渤海军的预备役,秋收之后我会派徐晟率六千人去帮助你们训练,节制他们,同时也会带去甲胄和军饷。”

    “我说过,不会让你们白出力,因此从即日起,二十二部编为八卫二十四所,你们都会成为有渤海官身的人。”

    “不过,你们毕竟还未帮助渤海征战,所以只能算是预备役。”

    “各个官职的详细俸禄,我会在之后让徐晟带俸禄文册去告诉你们。”

    “至于普通的预备役兵卒,则是按照每人每年三贯钱、十二石和一匹布,三斤盐来作为军饷发放。”

    “待八卫有功,我会将你们一一扶正,同时军饷也会调到与渤海军一样的数额。”

    “若是日后讨伐兀良哈,你们其中有人立了功,也将获得渤海的赏田和赏钱。”

    朱高煦的话,让众人难以回过神来,他们没想到朱高煦给出的军饷会那么高。

    三贯钱他们不知道是什么概念,但十二石粮食却是关外六城之地几乎三十亩地的产出。

    以女真人的渔猎方式,十二石粮食都足够一家四口全年的主粮了,更别提布匹了,那是只有小头人才能穿上的东西。

    兵卒都如此,那将领呢?

    一时间,二十二部头人都尝到了甜头,但朱高煦的话很快就提醒了他们。

    “兵卒的军粮,我不希望有人克扣,因为只有让他们的家人吃饱饭,他们才能在前线奋力杀敌。”

    “你们作为将领,我给出的俸禄本身就十分丰厚,如果战事成功,你们能够收获的赏钱和赏田也不少,不要想着克扣士兵的军饷,那样只会让你们的利益受到损害。”

    朱高煦苦口婆心的教导着众人,同时说道:“秋收过后,你们与手下人一同参军,届时开始计算军饷,军饷每月初一发放一次,你们不用担心会有拖欠的事情发生。”

    “好了,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吧!”

    朱高煦举杯,众多得了利益的头人也纷纷举杯,脸上的笑容隐藏不了,显然他们都十分高兴。

    瞧着他们的模样,朱高煦的心也渐渐落了地。

    如果不是黑水城募兵速度太慢,他也不会搞出八卫来笼络六城二十二部。

    不过不管如何,眼下他终归是将六城二十二部的大部分兵权集中到了一起。

    有了这八卫兵马,他南下靖难的本钱又大了。

    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殿外小心翼翼的走进了一个人,从殿旁绕道走到了朱高煦身旁。

    “殿下,鸡西关来了几个外人,他们说他们是北平来的。”

    当那吏目小心交代,朱高煦脸上的笑意也更甚:“终于来了……”

    《渤海纪事本末》:“八月中秋,上召海西六城,晓以利害,募兵八卫。”

    《明世宗实录》:“八月十五,六城女真闻关内削藩,自募兵马以保渤海,上恸,设八卫”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