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218章 湘王自焚
    “湘王有功,应当先彻查此事,坐实再论罪……”

    哪怕是之前义愤填膺的暴昭,在面对这个话题时,也表现得小心翼翼,可见朱柏确实是贤王代表。

    “臣以为……”暴昭才开口说完,黄子澄便主动站出来作揖道:“臣以为湘王伪造宝钞之事需彻查,但为了提防,还是应当派兵护卫御史前往。”

    “派兵?不可!”郁新一听到黄子澄的话,当即就反驳道:“既然是查案,那派遣巡察御史便足够,何须派兵?”

    “湖广境内不安,派兵保护御史有何问题?”黄子澄淡然回应,同时开口道:“况且,湘王手中有三护卫兵一万二千有余,以防湘王异动,派些兵去也理所当然。”

    “若是真的有罪,湘王自然会跟随御史到京解释,可若是派兵,那诸藩如何看待朝廷?”

    郁新还在据理力争,可朱允炆已经不在乎这个老臣了,他对黄子澄的建议颔首肯定:“既然如此,便派御史,再选三千护卫兵护送其去荆州吧。”

    朱允炆表态了,而且比黄子澄更直白。

    黄子澄还只是说了派兵,但没说数量,但朱允炆开口便是三千兵马。

    这架势不像是去查案,更像是去抓捕。

    “此外,青州官员弹劾齐王意图谋逆,兰州官员弹劾肃王私下收哈密马匹、锤杀卫卒,云南官员弹劾岷王擅收诸司印信、杀戮吏民,你们又是如何看待?”

    朱允炆不等诸位大臣反应,便再度提出了针对齐王、肃王、岷王的问题。

    这会儿群臣都看明白了,皇帝是想要人站出来背锅,自己大公无私的处置自己的叔叔。

    这事情办好了,站出来的人自然有功劳。

    或许是齐王与肃王、岷王本就有问题,因此这次许多大臣都赞成将他们召回京城审问。

    见群臣如此,朱允炆也颔首道:“就按诸位说的办吧。”

    在三言两语中,在朱元璋崩殂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朱允炆再次举起了削藩的大刀,不过这次不是只削一个,而是要一口气削五个,比历史上多出了一位。

    不等消息传开,都察院御史耿埕率三千兵卒乘船直奔荆州,其余兰州、云南、青州、大同等地各有官员率少量兵卒前往。

    三月中下旬,在长江水雾弥漫荆州城时,耿埕带着三千兵卒包围了湘王府。

    人在府中的湘王朱柏听到了甲胄声,正在练武的他翻身下了一匹白马,将手中弓箭递给了旁边的太监,擦了擦汗后对身旁的几名百户官询问:“怎么有这么多甲胄声?还没到换班的时间吧?”

    朱柏长相英俊,举止间十分潇洒,加上喜欢白马白衣,看上去还有几分飘渺的仙风道骨。

    见他询问,几名百户官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只能派人去打探消息。

    只是不等他们派人离开,便见班值王府的千户官急匆匆跑来。

    “殿下!巡察御史耿埕带兵将王府包围了!”

    千户官半跪作揖,朱柏听后脸上诧异,随后便是愤怒:“一个巡察御史也敢包围我的王城!”

    说罢,他便带着左右前往王城之上,寻着踪迹找到了在崇礼门外的巡察御史耿埕。

    朱柏并不认识他,加上毫无过错,因此他质问耿埕道:“何人派你来我湘城,不怕问罪吗?”

    耿埕有皇帝撑腰,即便见到了手握重兵的朱柏也毫不胆怯,反而嗤笑着骂道:“罪臣朱柏!你在荆州擅杀百姓,又私下伪造宝钞,如今天兵已至,还不束手就擒!”

    “放伱娘的屁!!”听到朱柏被骂,湘王三护卫的军官兵卒们破口大骂。

    耿埕被骂了一遍,他气得用马鞭指着城头上朱柏:“你这不忠不孝的谋逆之徒,还敢率兵自守来抵抗朝廷。”

    朱柏被耿埕说的莫名其妙,他明明在城上待着,怎么就成了抵抗朝廷的人。

    “你们要害孤,不用搞什么莫须有的罪名!”

    “莫须有?你敢诋毁陛下!”

    朱柏虽然喜欢谈论经文,但疏于辩论,看着耿埕污蔑自己,他气得攥紧了拳头。

    “殿下,这朝廷看样子是要削藩,您绝不能与这狗人前往京城,反了吧!”

    “对啊!反了吧!”

    朱柏在三护卫中深得人心,因此得知皇帝要对朱柏下手,加上皇帝去年削周藩并将其废为庶人的例子,诸将纷纷劝谏朱柏。

    城外的耿埕见城头的诸将向朱柏劝谏,当即便心虚了下来。

    朱柏的三护卫就在荆州城外,如果朱柏真的造反了,那不出七日便能直抵京城。

    想到这里,耿埕有些害怕了,连忙换了口气,对朱柏劝谏道:“湘王,你身为人子,难道要起兵谋逆,让高皇帝蒙羞吗?”

    “你身为三军主帅,难道要率领三军起兵,害三军将帅兵卒家破人亡吗?”

    “你身为人臣,难道要起兵造反,落个不忠不孝不义的名头吗?”

    “你……”

    耿埕边说边骂,好似要将朱柏说的身败名裂一般。

    诸将在朱柏耳边劝他起兵,城外耿埕却带着数千兵卒齐声喊着他不忠不义不孝。

    听着这些嘈杂声,朱柏只觉得头痛欲裂。

    他本就不喜欢争权夺利,人在荆州闲暇时便修道,在外便行军打仗,镇压叛乱。

    他对朱元璋极为孝顺,让他造反的事情他做不出来,况且朝廷拥兵百万,而他只有本部三护卫一万两千人。

    且不提朝廷的百万大军,单单湖广都司的四万兵马他就难以击败,若是起兵,那确实是害了三军及其家人。

    “孤不会随你去京城的!”

    朱柏看着城外步步紧逼的耿埕,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这让耿埕脸色惨白,护卫诸将脸上一喜。

    然而,朱柏下一句话却让耿埕摸不着头脑:“孤也不会谋逆,做那不忠不义不孝之徒。”

    “你说孤让高皇帝蒙羞?孤乃太祖高皇帝十二子,孤只有让高皇帝骄傲,未有蒙羞之举。”

    “要蒙羞,也是你的那陛下,孤那侄子!”

    朱柏说完,转身便下了城墙,诸将纷纷跟上,耿埕却一脸迷糊。

    “让皇帝蒙羞?皇帝怎么让高皇帝蒙羞了?”

    他摸不着头脑,而朱柏却劝退了诸将,让他们好好守城,解释自己要去后府穿甲胄,与他们并肩作战。

    闻言,诸将还以为朱柏要起兵证明,纷纷停下脚步:“殿下,我们等您!”

    “好!”看着诸将,朱柏转身走向后府,并在这里见到了刚刚得知消息的海国公之女吴氏。

    吴氏年华双十,比朱柏小了八岁,曾为朱柏生育二女,但都不幸夭折。

    “如何了?”

    吴氏担心的询问,朱柏却道:“恐怕今日,我们要与你兄长一样被冠莫须有的罪名了。”

    “怎么会……”吴氏的哥哥吴忠因为胡惟庸案被除爵,因此她很清楚自己哥哥的下场。

    一想到那样的下场,她便脸色难看起来。

    “还好我们未有子女,免了他们与我夫妻二人受苦。”

    朱柏握住她的手,吴氏也脸色惨白,与朱柏对视道:“殿下准备怎么做?”

    面对问题,朱柏沉默片刻,随后缓缓开口:“我观前代大臣,遇到昏暴之朝而下狱,往往多自尽而亡。”

    “我身为太祖之子,父皇逝世,我既不能探望病情,亦不能参与葬礼,抱憾沉痛,活在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乐趣。”

    “今日那耿埕不过是一个奴仆便敢辱骂我,我若是落到了京城,免不了要和五哥一样被废庶人。”

    “与其被废庶人后受辱于奴仆之辈,我宁愿以死明志,也绝不苟且偷生!”

    “我陪你……”没有其它的回答,吴氏从八仙桌上拿起酒壶,为二人各自倒了一杯酒。

    “可怜你了……”朱柏愧对吴氏,可吴氏摇摇头,没多说什么。

    夫妻二人如当年新婚一般同饮,随后朱柏在吴氏的帮忙下穿戴甲胄。

    他去马厩牵出了他平定古州蛮时一直乘骑的白马,吴氏也让人准备了桐油,将前寝宫倒满。

    不多时,她站在宫门,持着火把等待朱柏。

    眼看朱柏身骑白马而来,她便抛下了火把,大火将前寝宫点燃。

    朱柏看着吴氏走进火中,低头看了一眼白马:“罢了,你应当留在世上,日后得了个好的将军,还能带你征战四方。”

    “唏律律……”白马似乎听出朱柏话中意思,但它没有坐实朱柏下马,而是突然奔跑起来,往那被点燃的前寝宫中冲去。

    “殿下!!”

    看到火光而赶来的湘王三护卫将领看到了身骑白马,手执弓槊的朱柏。

    他们试图阻拦,却没来得及拦下,只能眼睁睁看着朱柏身骑白马,跃入火中……

    “朱允炆,孤要看看,到底是谁让皇考蒙羞!”

    今天早会开太久,二更估计会晚点,应该在十二点左右更新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