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227章 战胜似败
    若是无人为他们救治,他们很快就会死在战场上。

    这种时候,他们被渤海军束缚,丢到了运兵船上。

    他们被运往了江北,而这一幕看的吴高脸色发寒。

    他不怕朱高煦只知道争勇斗狠,但他唯独怕朱高煦能在争勇斗狠的期间保持清醒。

    眼下这一幕,许多撤回来的兵马都看到了,那他们会怎么想?

    往好的想,此后不少伤兵倒下后,恐怕会在面对渤海军救治时任其摆布。

    往坏了想,许多兵卒兴许会直接佯装受伤,反正渤海军也不会杀俘,被俘过去就不用打仗了。

    吴高不是在臆想,而是这种事情在元末战争中常有出现,朱元璋就下令过不要苛待俘虏,还要救治他们。

    正因如此,在击垮陈友谅与张士诚后,才会有大批将领和兵卒投降朱元璋,而常遇春也因为杀俘一事常被朱元璋斥责。

    “杀人诛心……”

    看着三百步外那飘扬的红底黑边朱雀旗,吴高握住刀柄的关节发白。

    朱高煦,此人有太多像太祖高皇帝了……

    “娘嘞!你们杀老子弟兄,还得老子救你们。”

    北岸,看着那一批批被运来的伤兵,负责接收伤兵的王义骂骂咧咧。

    放眼望去,被运来的伤兵足有数百人之多,而他们被王义骂了之后也纷纷低下了头。

    说到底,当兵吃粮不过是一份职业,况且这是内战,不是对胡人作战,没有必要不死不休。

    话说回来,他们身为辽东都司的兵卒,多少都知道渤海郡王是个贤明的人。

    他们以往运粮去渤海,渤海郡王也是杀羊捕鱼招待他们,眼下他们与之为敌,渤海郡王还愿意救治他们,这样的对待,让他们怎么好意思抬头,何况他们还知道渤海郡王造反也是被当今皇帝逼的,这就让他们更抬不起头来了。

    王义毕竟是个汉人,嘴上虽然骂骂咧咧,但心里还是十分复杂的,摆摆手就让兵卒将他们抬下去给军医医治。

    在他们医治伤兵的时候,吴高也冷着脸下令全军出城准备迎敌。

    或许他知道今日自己无法战胜朱高煦,也无法守住铁岭城,因此他更改了军令,让前番撤退的长枪兵直接撤往城南。

    他的意图很明显,众人都能感觉到。

    铁岭守不住,而他们要撤退了。

    只不过在撤退前,他们必须发起一次进攻来消耗渤海军实力。

    一个时辰的时间缓缓过去,当两万明军步卒出城,城东的明军数量已然达到了两万四千之巨。

    与他们相比,经过前后一个时辰运兵的渤海军也仅仅只有一万二千余人。

    六千神机营与六千余长枪兵结阵驻守,等待着后方兵马不断上岸。

    饶是已经组织起这样庞大的军队,他们却依旧没有发起进攻。

    “吴高要守?可是为什么?”

    望着全军出城却不主动进攻的吴高,东岸的朱高煦心生疑惑。

    他可不相信吴高要结硬寨,打呆仗,因为那是优势在己才会使用的手段。

    眼下优势都在自己这一边,吴高这么做等同是送死。

    “渡河!”

    朱高煦冷脸下令,自己骑上了一匹黄骠马渡河。

    这次南下,他没有带赤驩,兴许是想到了唐太宗那八骏的下场,他不想让老朱送给自己的这匹马见证这场内战。

    时间一点点过去,又是半个多时辰过去后,时间渐渐来到了巳时(9-11点)。

    这时,朱高煦已经率军渡河,渤海军数量来到了一万八千。

    六千神机营与一万二千步兵渡河,马匹留在了后方,这让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

    眼看时机成熟,朱高煦也穿戴了双重甲胄,骑上了黄骠马指挥道:“击鼓进军!”

    “咚…咚…咚……”

    鼓声作响,一万八千渤海军开始推进。

    一路上所遇的陷马坑与拒马枪、鹿角木、铁蒺藜等东西都被清理一空,这让他们很快靠近了拒马枪后的明军营盘。

    两万明军步卒为中军,四千骑兵为左右两翼。

    渤海军因为柴河而被抹平了优势,其引以为傲的马步兵和骑兵无法派上用场。

    三百余步的距离在朱高煦的指挥下步步紧逼,吴高则是一言不发,只是安静打量朱高煦麾下兵马的行军情况。

    “左右中军皆有结阵不密的情况……”

    吴高判断着渤海军对这种规模作战的经验,最后得出渤海军并未万人以上作战经验,各部传令缓慢,行军迟缓混乱等现象。

    “下令耿都督与王献准备左右绕后突袭敌军身后,两万大军结阵出兵!”

    “是!”

    “咚咚咚……”

    伴随着吴高下令,明军两万余人的营盘也开始活动起来。

    四十几门碗口铳与洪武铁炮被推到了最前面,这一幕也被朱高煦看见,朱高煦也下令开始炮火反击。

    双方驻守,距离不过二百余步。

    二百门野战炮率先开展炮击,沉闷的炮火声响起,二百枚石弹落入明军阵中,打死打伤无数。

    出乎预料的是,吴高并未让明军火炮射击,显然是在欺骗朱高煦率先炮击。

    “骑兵出击,准备扰乱渤海军阵。”

    吴高眯着眼睛冷脸下令,同时下令全军再往前行军五十步。

    二者距离开始靠近,耿瓛与王献的骑兵也开始冲锋。

    “杀!!”

    马蹄声与喊杀声响彻战场,四千骑兵从左右包抄渤海军,却因为渤海军外围的长枪兵而无处下嘴。

    这时候,明军火炮开始发射了。

    “嘭嘭嘭——”

    不如明军火炮沉重的炮声响起,八十余枚石弹正面砸入阵中。

    “这老家伙怎么知道我们左右中军的衔接处是哪?!”

    孟章被吴高的判断吓了一跳,朱高煦却冷下了脸。

    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由于缺少只会大规模作战的经验,加上没有磨合时间,他们这群人没有指挥过上万人的作战,因此一旦遭遇这种程度的战事,军阵就很容易被行家看出端倪。

    吴高显然看出了渤海军的情况,而下一秒朱高煦担心的事情也发生了。

    被火炮打出缺口的左右两军豁口开始遭到明军骑兵的进攻。

    他们逼近后面突,在五六步的距离射中渤海军,造成不小的死伤。

    “不要给他机会,全军往本阵去!”

    朱高煦下令全军冲锋,不过一百余步的距离很快就能接近。

    然而面对渤海军的冲锋,明军阵中却响起了鸣金声。

    “铛…铛…铛…铛……”

    在鸣金声中,四千骑兵与两万步卒按照预设的方向向南撤退。

    朱高煦有意追赶,可当他看到大军追击时开始逐渐散开的阵型时,他立马吹响了木哨。

    “先拿下铁岭,不要追击他们!”

    “殿下为什么?”

    “是啊殿下,我们追上去就能围杀他们!”

    朱高煦一声令下,许多将领纷纷不解询问,朱高煦却黑着脸质问:“你们的军阵呢?”

    “额……”诸将闻言,这才发现他们追击不过数十步就已经‘各自为战’了。

    “驻守,先拿下铁岭城!”

    朱高煦黑着脸下令,而与此同时一直在观望渤海军动向的吴高与耿瓛也各自叹气。

    “可惜了……”

    二人都察觉到了渤海军不善于兵团作战,一旦能够利用这一点,就能在渤海军追击的路途上将他们分割包围。

    “侯爷,还要撤退吗?”

    一名指挥使询问,吴高也颔首:“渡了河,我们便不是对手,不要与他们缠斗,直接撤往沈阳。”

    “是!”闻言的指挥使不再询问,而朱高煦也在一刻钟后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了。

    “入城!”黑着脸,朱高煦在一字时后成功进入了他所期望进入的铁岭城。

    然而铁岭城在吴高的手段下,早就成为了一座空城。

    全军除了在一些地窖里搜到了一些粮食,其它一无所获。

    这时候,朱高煦算是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朱棣会骂吴高胆小了。

    不止是朱棣,就连他也想骂。

    两方列阵,他兵力居多,居然只是试探性进攻一次,见自己不上钩就撤退。

    若是天天与这种人交手,朱高煦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被气出病来。

    “殿下,这吴高真是胆小,有这么多兵马,居然不与我们交战!”

    王义谩骂吴高,倒是朱高煦听了他的谩骂稍微顺了顺心。

    “与他交手,讨不得大的战果,反倒受一肚子憋屈。”

    “委屈倒是小,主要是没有太大的战果。”

    王义与孟章交流着,朱高煦则是坐在了马背上,细细揣摩着自己的手指,似乎在思考。

    只是呼吸间,他便想到了历史上朱棣除去吴高的手段,不由眯了眯眼睛。

    “小心谨慎是好,只可惜我那大兄不需要这样的人,我那大兄需要的是大胜。”

    朱高煦说罢,转头看向王义:“把辽东的伤兵救治好后,选出几个受伤轻的派去辽西。”

    “去辽西干嘛?”

    王义迷糊,朱高煦却轻笑:“自然是对付那吴高了……”

    《渤海纪事本末》:“与高连战三日,高怯不任战,遂弃铁岭,上获铁岭。”

    《明世宗实录》:“上至铁岭,与官兵战三日,诸将奋勇。高怯战,欲弃城走,诸将所劝皆不听也,遂撤。

    上闻高撤,追击败之,指挥使吴文阵没,余部皆没,是役官兵辽北第一惨败。”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