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331章 穷途末路
    所有人向外看去,朱棣则是直接起身走出了自己的木屋。

    “陛下,第一批五万石粮食和五千石豆料已经运抵!”

    负责与孟章联系的李失率先带着一千骑兵护卫两万民夫和两万挽马将粮食运抵兀良哈秃城。

    朱棣上前将他扶起,随后询问道:“走恼温江水运,再转陆路到这里,损耗了多少粮食和豆料?”

    “粮食不足一万石,豆料不足八百石。”李失不假思索的回答,让朱棣立马喜笑颜开。

    “好好好,老二选的这条水路好,选的好!”

    前一秒还在骂朱高煦的朱棣,此刻又夸赞起了朱高煦。

    要知道以往他们走大宁出兵北巡漠东,单单路上损耗的粮食就在五成。

    十石粮食,往往只有五石能运抵兀良哈秃城,再往北还得再多。

    如今有了渤海水师和恼温江的水运,这个损耗被降低到了不足两成,节省出来的三石粮食,足够让一名甲兵吃四个月。

    “王彦,李远和增寿有没有找到兀良哈的主力?!”

    朱棣回头对木屋门口的王彦喊叫,王彦也连忙走出作揖:“陛下,尚未寻到,想来那脱鲁忽察儿是去了更北边的地方。”

    “不管了,准备准备装上军粮,大军三日后出发,沿着哈剌温山脉(大兴安岭)一直向北搜寻。”

    朱棣开口下旨,随后便走回了木屋之中。

    随着他的旨意下达,马步兵们开始砍伐哈剌兀山下的树木,虽说这里的树木被兀良哈人砍伐多年,但哈剌温山脉的树木依旧郁郁葱葱。

    为了避免吃冷饭,各小旗都得准备好自己的柴火,而得到消息的明军也开始行动起来。

    只是一天一夜,兀良哈城以西,哈剌温山脉脚下的数百亩树林就被砍伐一空,徒留数千上万的树桩。

    李失被朱棣委派继续砍伐木柴,以便大军凯旋时可以从容南下。

    此后两日,甘越、李齐二人各自运输了两批粮食抵达兀良哈秃城,朱棣则是要求全军将粮食制成军粮。

    在三万大军的动手下,十五万石粮食被制成了一万五千石军粮携带,直到第三日孟章率领民夫运抵第四批粮食时,朱棣才让三军吃了一口白米饭。

    五月二十六日,伴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三万马步兵与四千骑兵开始北上搜虏,被留下的两千骑兵则是负责八万民夫运粮的护卫。

    六月初二,经过六百里的行军,朱棣率领大军抵达了兀良哈秃山。

    作为兀良哈人聚集的祭祀之山,此时的这里只剩下一堆被焚毁的废墟。

    朱棣翻身下马,看了一眼被焚毁的房屋后便判断道:“他们应该走了快一个月了,东西两边有消息没有?”

    “暂时还没有,牧群的痕迹都被前几日的大雨给冲洗了。”跟在他身后的王彦回答,同时孟章也对朱棣作揖道:

    “陛下,兀良哈秃山的北边,东北边臣都派哨骑去过,那里以泽地居多,胡兵绝不会向北边和东北边走。”

    “太子殿下当年带兵时说过,哈剌温山脉可以横穿,只要找对地方就行,故此臣以为我军当把搜虏方向放在西北方向。”

    孟章身为渤海派武将的第三人,他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朱棣不得不重视,但同时他也说出自己的经验。

    “脱鲁忽察儿没有在哈剌兀战败后就投奔鞑靼和瓦剌,想来是因为不太想掺和他们内斗的事情。”

    “这次我们北上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压力,但他也不会因此而西逃。”

    “俺估计,那脱鲁忽察儿此刻正带着部众躲在哪处山坳里,准备等我们撤退后他们再南下。”

    “你率领增寿和李远、李失三人各领千骑,向哈剌温山北麓一路搜寻而去,必定会有收获。”

    朱棣说罢,孟章也不假思索的作揖应下。

    很快,四千骑兵被他调遣,由兀良哈秃山向哈剌兀山脉东北麓搜寻而去。

    事实证明朱棣和孟章指出来的方向是对的,四千骑兵不过奔走百余里,便寻到了一个人数在四五百人规模的小部落,并将他们纷纷俘虏。

    孟章让李失带他们南下兀良哈秃山,自己则是继续与徐增寿、李远探路。

    六月初四,李失带着被俘的小部落头人返回了兀良哈秃山,而明军已经在这里砍伐树木,修筑了军营。

    “走快点!”

    望着被砍得光秃秃的兀良哈秃山,那小头人挫败的低垂着头,被李失带进了营盘之中。

    他双手被束缚,好像一匹马被人牵着走。

    在这里,他可以感受到那从四周传来的炙热目光。

    如果李失准许,他毫不怀疑自己的头颅会在下一秒被那群穿着鸳鸯战袄的兵卒砍下。

    “到了,跪下!”

    李失用力一拉,那小头人便踉跄跪在了草地上,仓皇失措的抬头,见到了一顶大帐,以及从大帐走出的那张熟悉面孔。

    “陛下,这是我军出西北百余里抓到了一个小部落头人。”

    李失作揖汇报,朱棣则是笑呵呵的带着解缙等文臣走出,并在看到那小头人后笑容更浓了。

    “俺见过你,你是哈剌兀的侄子对吧?”

    “兀良哈部的术儿彻,参见大明皇帝陛下!”听到朱棣认出自己的身份,这小头人也不隐瞒,直接曝出了自己的身份。

    见他老实,朱棣也双手叉腰:“给他绳子解开。”

    “是!”李失闻言,不假思索的起身抽刀,将术儿彻手腕的绳子割断。

    “谢大明皇帝陛下隆恩!”

    术儿彻毕竟也算是贵族,官话还是懂一点的,因此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李失,伱们俘虏他的时候,他有多少部众?”

    朱棣目光看着术儿彻,问题却问向李失。

    “不足五百人!”李失老实回答,朱棣也爽朗一笑,对着术儿彻便道:“俺记得当年你跟你叔叔征战的时候,手下最起码有几千部众,现在怎么只有这么点人了?”

    朱棣对各支蒙古都十分熟悉,就连术儿彻这样的小人物背景也了解的十分清楚。

    “在大宁败给了太子殿下,回了部落后又被其它歹人给蚕食了部众,故此在兀良哈秃山西北百余里等着皇帝陛下到来。”

    术儿彻没有什么头脑,但他毕竟跟在哈剌兀身边那么多年,因此他也看出了兀良哈诸部已经穷途末路,所以他并没有选择北上太远。

    毕竟朱棣要是真的追到了兀良哈秃山,那他们除非投靠鞑靼部的阿鲁台,不然绝对没有活路和去处。

    “俺知道你的心思,不过你这人话说的不错,要是能说点更好听的话,俺能给你个世袭的指挥使当当。”

    术儿彻的小心思在朱棣面前难以隐藏,不过朱棣也没有揭穿的太彻底,而是给了术儿彻机会。

    “脱鲁忽察儿他们听闻陛下到来,便前往了四百余里外的哈喇山东北麓,天军搜寻的方向正是他们躲藏的方向。”

    “若是皇帝陛下需要,臣可以为皇帝陛下带路!”

    术儿彻毫不犹豫的出卖了脱鲁忽察儿他们,毕竟脱鲁忽察儿没有庇护术儿彻的部众,术儿彻自然也不需要给他们留活路。

    “他们有多少甲兵,多少兵马,多少部众和多少牛羊?”

    朱棣没有贸然答应,而是想要获取更多的情报,术儿彻也知道朱棣的顾虑,所以在他询问后便继续回答道:

    “一万六千余甲兵,还有一万余轻骑和六万余部众,数十万牛羊。”

    “好。”朱棣颔首,随即对身边的王彦吩咐道:“给他安排一顶帐篷,宰只黄羊给他填填肚子,将他的部众安置在军营不远处,留个百户看守。”

    “明日大军出发,由他当向导。”

    朱棣吩咐过后便也对术儿彻承诺道:“这仗打完,俺授你个世袭卫指挥使,但前提是要见到兀良哈诸部的主力。”

    “臣谢皇帝陛下隆恩!”术儿彻闻言连忙跪下叩首,朱棣则是返回了自己的大帐。

    不多时,李失带着术儿彻离开,解缙等人也趁机远离了大帐,纷纷松了一口气。

    “总算可以回去了。”

    解缙这话一说出来,不管是杨士奇还是胡广等人都纷纷颔首,同时杨士奇也开口道:

    “陛下带我等北上,无非就是想让我等能理解到漠东对朝廷的重要罢了。”

    “此次南下过后,但凡陛下在庙堂上开口,我等最好还是附和较好。”

    杨士奇很清楚解缙他们都对北征有怨言,就连他自己也是如此。

    不过他也很清楚,有怨言可以,但绝对不能说出口。

    即便漠东产出贫瘠,那也不要出口去阻碍这对天家父子对漠东的投入,不然下次北征恐怕还得带上他们。

    这样的罪,杨士奇是不想受第二次了。

    见他这么说,就连一向高傲的解缙都不由得阴沉着脸色点头,显然这次苦头没少吃。

    见他们都识大体,杨士奇也松了一口气,随后在解缙带领中返回大帐。

    对于他们消失的这一字时,朱棣只是瞥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但他心底怎么想,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几天遇到点棘手的事情,二更更新的会稍微晚点,今天估计下午一点更新。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