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346章 郑和回国
    因为它的特性,朱高煦只能寄希望于郑和从美洲带回橡胶树,至于杜仲胶虽然缺点也很多,但也可以用在制造硬性橡胶制品,或者用来制作为车轮实心轮胎。

    虽说不如橡胶树的橡胶,但也比铁轮和木轮要好太多。

    “是,奴婢会转告太学的学子们的。”

    亦失哈应下同时,朱高煦也对他说道:“这次下西洋所带回商品不能都放在江南贩卖,光凭江南,肯定吃不下这一百万斤胡椒,更别提其它香料了。”

    “先把他们库存起来,一点点放出。”

    “那第二次下西洋什么时候开始?”亦失哈询问朱高煦,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先休息一年,同时把战船检修差不多后再准备。”

    “对了,西洋贸易区的海商现在有多少报名了?”

    “大小一百二十六家。”亦失哈回答的同时补充道:“听闻朝廷可以保障航道安全,不少人变卖了手中土地,投身下海。”

    “倒是聪明。”朱高煦轻笑。

    虽说大明掌握了最大的香料市场,可印度与阿拉伯地区依旧有大明所需的许多舶来商品,一百二十六家海商,具体能活下来多少家,就看他们各自本事了。

    “通知他们明年开始准备,第三次下西洋将由朝廷的船队带着他们前往西洋进行贸易。”

    朱高煦并不准备按照原历史上一样的进行七下西洋,因为他的目标始终很明确,那就是将美洲的花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橡胶等水果蔬菜及植物引进大明。

    有了它们,山区的粮食产量才能上来,大明的产油也就不仅仅依赖大豆了。

    第二次下西洋,必须要抵达好望角,并在沿途筹建官厂。

    等郑和返程准备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那就是大明舰队抵达美洲的时候。

    做完这一切,朱高煦就可以安安稳稳的治天下了。

    在他这么想的时候,金辂也驶进了西华门,向着武英殿进发。

    来到三龙桥前,前方的大辂停下,朱棣牵着郑和的手走上三龙桥,往武英殿里走去。

    朱高煦见状对亦失哈吩咐道:“你去春和殿帮我处理下奏疏,我忙完这边的事情就回去。”

    “是”亦失哈应下,同时起身送朱高煦下车后,他才步行往春和殿走去。

    不多时,朱高煦跟着朱棣他们走进了武英殿,朱棣也让人展开了《天下四夷宾服总图》,指着南边上了色的旧港和吕宋道:

    “这就是你的功绩,俺不能忘记,你也是一样。”

    “全赖陛下与殿下赐福。”郑和没有骄纵,而是一如既往的谦卑。

    朱棣闻言自豪的捋了捋胡子,同时说道:“你带回的这批货物一旦贩卖出去,朝廷起码两三年不缺钱粮。”

    说罢,朱棣看向不开口的朱高煦:“老二,俺要北征了!”

    “爹想带多少兵马北征,又想要对付谁?”朱高煦似笑非笑的看着朱棣,朱棣听后却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自然是阿鲁台和鬼力赤。”

    “漠东三卫的情况我知道,去年已经开辟了九万亩耕地,今年迁徙的人更多了,只要渤海那边多调些驯化好的耕牛,那凑个三十万还是挺容易的。”

    “三十万亩的产出起码二十万石,从那里运往漠北东部顶多损耗五万石,还有十五万石可以用。”

    “俺不去太久,带五万人去四个月就足够。”

    朱棣什么都算好了,朱高煦闻言却笑着摇摇头。

    他这举动,让朱棣的脸色瞬间就黑了下来,只是不等他出口成脏,朱高煦就直接作揖道:

    “渤海那边儿臣查过了,存粮五十万石,等到年末应该有八十万石,这批粮食都可以调往鹤城卫。”

    “鹤城卫通往哈剌温山西面的驿道已经修建了大半,最多到年末就能开辟出一条两丈宽的驿道,唯一的问题就是道路没有夯实,所以运粮会比较慢。”

    “儿臣的意思是,您点三万骑兵,两万马步兵,从辽东、渤海等地征调十五万民夫,从鹤城卫发动西征。”

    “大宁的粮食从辽东调,漠东三卫的粮食也率先供给给您,合计是一百万石。”

    “您这军队民夫合计二十万人,从鹤城卫到漠北东部的齐王城差不多一千里,这一百万石能运抵齐王城的差不多有四十万石。”

    “粮食运抵后,您怎么打就看您自己的,永乐六年五月动兵,打到什么时候全看您自己。”

    朱高煦如实说着自己的想法,可他的这话却听得武英殿内所有人炸毛,朱棣更是被他给吓到了。

    只是反应过来后,朱棣立马怒叱道:“伱少给俺阴阳怪气的!”

    “俺把胡人收拾了,到时候你坐江山才稳固!”

    “爹,儿子没阴阳怪气,儿子说的是事实。”

    朱高煦哭笑不得,他不支持要挨骂,支持也得挨骂,合着老头就挑他一个人骂啊。

    “事实?”朱棣愣了下,狐疑道:“你小子卖什么关子?”

    “没有,儿子就想提早把胡人收拾了,其它没什么想法。”

    朱高煦无奈,他总不能说,再不收拾阿鲁台和鬼力赤,过两年本雅失里就带着元裔身份回漠北,用这个身份不断从欧亚大草原摇人了吧。

    只要重创鬼力赤和阿鲁台,让他们无法全力支持的本雅失里,那本雅失里恐怕得和瓦剌斗好几年。

    “俺不管你说的是不是气话,反正你刚才既然已经说了,那就不能改。”

    朱棣见朱高煦都这么说,连忙立马摆上笑容,走到朱高煦身旁抓住他的手,拍了拍手笑呵呵道:

    “就按照你说的,明年五月动兵,从鹤城卫西征漠北。”

    “是您想打,什么叫我说的?”朱高煦感觉有点不对劲,目光不由放到了坐在角落的起居注官身上。

    只见他低着头,手上的笔写的飞快。

    “俺本来只是说说,没想到你这么支持,那俺就放心了。”

    “这样,俺明年二月出发去漠东,到时候你提前一个月监国,熟悉熟悉。”

    “四川新政的事情,你好好办,俺回来后可是要检查的。”

    朱棣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模样确实很腹黑,只是他毕竟是自己爹,朱高煦只能咬着牙,皮笑肉不笑的点头。

    原本朱高煦以为这就算了,却不想朱棣又开口道:“郑和这次下西洋带回来那么多东西,俺刚才询问过了他,那些战船顶多十月就能检修结束,所以这个下西洋啊,还得继续。”

    朱棣拍拍朱高煦的手,声音略带哭腔:“俺不容易啊,俺那三个哥哥都是四十几岁就走的,俺也不知道俺还能活多久。”

    “趁俺还活着,帮你多存点钱粮在国库里,到时候俺身体不行了,你也准备准备上位了。”

    “你和俺不同,你人聪明,身体也好,到时候你即位了,说不定能和你爷爷一样,把这天下治理好。”

    “到时候,俺们这大明,还能再兴旺五十年啊……”

    老手艺继续上演,朱棣的饼朱高煦已经吃的够多了,所以他现在看着朱棣的模样,并不觉得他可怜,反倒是觉得这老头在嘲讽自己。

    不知道能活多久的人上马杀敌,下马治国活了六十五。

    但凡他早死几年朱高煦也就信了,现在他只觉得朱棣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您要是这么说,那不如这次北征结束之后直接禅位吧。”

    朱高煦无语的看着朱棣,那话一说出来,众人心里一咯噔,朱棣的手更是悬在了半空中,尴尬的看着朱高煦。

    好在他熟悉自家儿子,干咳几声便道:“俺也想,但是你现在还年轻,太早上位容易劳累,俺先帮你坐几年,过几年再给你。”

    “咳咳,郑和啊,说说南洋还有什么趣事给我们父子听听。”

    朱棣调转话题,不过朱高煦却作揖道:“您自己听吧,儿子还得去为您的北征调拨粮草呢。”

    “去吧去吧,辛苦你了,老二啊。”朱棣拍拍朱高煦的肩膀,朱高煦见状也笑着转身离开。

    瞧着他走远,郑和这才小心翼翼的作揖回礼:“陛下,殿下刚才不过是打趣罢了。”

    “这个俺知道。”朱棣捋了捋大胡子,郑和闻言愣了愣,他明明记得之前朱棣很担心朱高煦的,怎么现在不担心了?

    自己才下海两年,回来什么都变了?

    “老二嘴巴不着调,别听他说什么,瞧他干了什么就行。”

    朱棣仿佛突然成长了,对朱高煦曾经的疑心也荡然无存,让郑和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您……您能这么想就好。”

    “嗯,亲人最重要,老二毕竟是俺儿子,京城又只有他一个人,他就算真要这位子,俺给他也行。”

    朱棣笑着回应郑和,可郑和却从朱棣眼角看出了一丝疲惫。

    他想了想能让朱棣这么疲惫的事情,心情却沉到了谷底。

    直到最后,郑和才紧张的开口道:“皇后殿下,还好吗……”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