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357章 改书为史
    在他走后,朱高煦看向亦失哈,不满道:“我派往山西的那些人,还有西厂的人,为什么没有把这些事情上奏。”

    “到底是觉得这种关乎百姓疾苦的事情不重要,还是他们拿了当地官员的好处,不想上报?”

    “这件事情,你和胡纶给我查清楚,一个月后给我答复。”

    “是……”亦失哈知道现在怎么解释都没用,自己殿下只看证据,所以没有狡辩,而是应下了这份分内事。

    “二哥!”

    王骥才走不久,熟悉的声音就在春和殿内响起。

    朱高煦看去,却是朱高燧莽撞的闯进了殿内,寻着自己就走了过来。

    “你不去乾清宫陪娘亲,来这里作甚?”

    朱高煦整理了一下手中的奏疏,询问着这段时间已经相见到厌烦的朱高燧。

    “娘那里太闷,我来你这里叙旧。”

    见朱高煦不高兴,朱高燧立马就收敛了几分,自己从亦失哈手中接过了椅子坐下。

    不过他坐了没一会,就把目光放到了《天下四夷宾服总图》上。

    他凑近看了看,对旧港、吕宋、安南等地十分好奇,更是指着填上颜色,却没有任何卫所、衙门的台湾说道:

    “这小琉球怎么改名叫台湾了,而且上面也没卫所啊,为何不派卫所?”

    他十分好奇,朱高煦闻言只能叹气道:“上面疟疾多,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返回前,我不准备插足上面。”

    “除此之外,从福建横渡海峡前往当地也比较困难,适合朝廷的只有从长江口一路南下这条航道比较安全。”

    “目前来说,朝廷只需要掌握澎湖就足够了。”

    朱高煦说着,便见朱高燧看着地图上的旧港说道:“郑和他们还没有离开旧港吗?这都几个月了……”

    “不把旧港经营好,他怎么下西洋?”看着只有小聪明的朱高燧,朱高煦叹气起身,用指挥杆指向旧港的同时,一路沿着海岸线滑向昆仑角(好望角)。

    朱高煦给郑和的任务很重,他希望把所有官场在第二次下西洋期间修建好,例如苏门答腊、大古剌、榜噶喇(孟加拉)、锡兰(斯里兰卡)、古里、忽鲁谟斯、剌撒、阿丹、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层拔国等等。

    这些有的是国家,有的是城邦,一直从马六甲沿海到后世南非东北部海岸地区。

    抵达昆仑角后,郑和会在当地设置一个昆仑宣慰司,并开垦耕地,建设城镇返回。

    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前,这个宣慰司会从层拔国购买可以长期储存的粮食等待郑和抵达,并作为郑和前往中美洲、南美洲的补给点。

    只要能和印加帝国、阿兹特克人沟通,并建立一定的友谊,届时郑和就能留下一队兵马,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找到朝廷所需的各种作物和植物。

    这次的友谊建立,也方便日后大明走大明洋(太平)前往美洲西部,省去补给上的麻烦。

    只要把各种贸易商品价格谈好,那船队就不需要带沉重的粮食,完全可以带着商品从大明洋前往中美洲的西海岸,然后用船上的货品和当地人换粮食。

    如果朱高煦没有记错的话,北美野牛的数量是数百乃至上千万头的庞大数量。

    如果不是遭到白人滥捕滥杀,这群野牛足够当地土民正常吃数百上千年。

    一想到欧洲那群家伙,朱高煦就气不打一处来。

    大明眼下的情况是无法殖民美洲的,而且朱高煦也不打算殖民美洲。

    相比较美洲,他更在意中南半岛和南洋。

    至于美洲,大明完全可以用商品来换取黄金、白银等资源,并且可以放心扶持美洲上的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

    美洲和大明的冲突注定不会很大,相比较之下,美洲和欧洲的冲突才让人好奇。

    朱高煦很好奇,如果大明把马匹和甲胄、弩箭等东西带给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那欧洲人登上这座新大陆的时候,会遭遇到什么?

    想到这里,他兴致勃勃的看着美洲的方向,而朱高燧见他看着地图上的美洲方向,也不由询问道:“这北洲和东洲上有人吗?”

    “自然有的。”朱高煦闻言,当即走到了书架上,从书架上找出了一本书。

    这本书看上去很古朴,朱高煦将其打开后,上面出现了一段话。

    【北荒者,距中国三万六千里,需越大河,渡冰海……】

    “这本书应该是先秦时期的书,其中的中国按照《诗经》的解释是天子所居住的京师,也就是从周天子居住的洛邑到北洲,需要走三万六千里才行。”

    “先秦一里和我们现在的一里长度不同,折算下来差不多就是两万五六千里左右,但也足够很远离。”

    “书上说的冰海,应该就是这里……”

    朱高煦心知肚明的指着白令海峡:“这里就是冰海,据传天下大寒的时候就会结冰,可供人行走渡海。”

    “另外一本书上就说了,北洲和南州的人是怎么到当地的。”

    朱高煦说着,又放下这本书,找到了另一本看上去很古朴的书。

    他翻开给朱高燧指出了那句话,上面的意思大概是在说,在燧人氏时期,由于天下大寒,华夏北部的一些部落渡过了冰海,抵达北洲后,因为依旧寒冷,所以不断向南迁徙,一直到他们来到一处暖和的地方才开始定居下来。

    在书上,中原一共有三批部落先后进入北洲,并依次在南州、北洲与南州中部,北洲相继安家。

    “这书也是先秦的吗?”

    朱高燧看了看这古朴的书籍,朱高煦则是脸不红心不跳的点头:“应该是先秦的,我在古今典籍馆翻找的时候找出来的。”

    “当时还找到了许多更早的版本,但那些书都因为保管不当被虫蛀了。”

    “我准备等这次父亲北征回来,主持编撰一本百科全书,将这些书籍都拓印在新的百科全书中,在两京十四行省的省治分别设置一座藏书阁,让各地百姓可以阅览。”

    “除此之外,我还准备收集从燧人氏到如今的一些史料,编为一本《华夏历史概略》。”

    朱高煦说着自己的想法,朱高燧却不感兴趣,他关注点都在朱棣北征身上。

    “大哥前些日子给我写信,说让二哥你有时候劝劝爹,别让爹北征,让他多陪陪娘的时候,也好好修养修养,毕竟他也四十八岁了。”

    朱高燧说着老大让他代传的话,朱高煦听后却不是滋味。

    什么叫“也四十八了”,你们怕是不知道这老头差点把我们三兄弟熬死……

    一想到年纪最小的老三都才比朱棣多活七年,朱高煦真不觉得有什么好劝的。

    这一世有自己分担,朱高煦都担心朱棣能把他们三兄弟给熬走。

    “爹的身体,比老大和你的还强壮,你们担心他,不如担心担心你们……”

    朱高煦瞥了一眼朱高燧,朱高燧还以为是他生气了,连忙闭嘴开始看地图。

    倒是瞧他这模样,朱高煦就知道他大概是有事情要求自己,所以冷静开口道:

    “你无事不登三宝殿,之前来,每次都让我赏你点东西,今日恐怕也不是单纯的叙旧吧?”

    “嘿嘿……”朱高燧假装腼腆的笑了笑,然后才小声道:

    “二哥,您看看您说的这话,我只是想您了才过来。”

    “在您面前,我比在爹面前都老实,哪敢来要什么东西啊。”

    “只不过是你看我可怜,随便补贴补贴弟弟罢了。”

    如果说朱高炽继承了朱棣的体态,朱高煦继承了朱棣的能力,那朱高燧估计就是继承了朱棣的厚脸皮。

    看着朱高燧这厚脸皮的模样,朱高煦直接坐回位置上:“给你三息时间,不说就滚。”

    “说说说!”听到朱高煦要赶自己走,朱高燧连忙凑上跟前帮朱高煦捏了捏肩膀,一边捏一边说:

    “我前些日子看见宫人带一匹马去散步,他们说那马是您的赤驩。”

    “您的马我肯定不敢有想法,我就是想要两匹它和大食马生的马驹……”

    朱高燧说出了自己的意图,要知道即便是汗血马和大食马所生马驹,那也是价值千金的存在,不得不说他还真敢要。

    “这个问题不大,前些日子赤驩刚刚配种,反正你要在京城照顾娘,等你走的时候,我让人送你两匹它的马驹。”

    朱高煦说罢,朱高燧立马作揖:“谢二哥!”

    “滚吧……”

    “诶!我这就滚……”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